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1950神秘桃园空间 > 第335章 经济总量超日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2010年秋日的晨光透过皎兰山庄书房的窗棂,在青石板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

诛皎坐在紫檀木官帽椅上,面前的老式收音机正在播报早间新闻,主持人清晰有力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中国Gdp正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陈兰兰端着刚沏好的龙井走进来时,正好听到这条消息。

她轻轻放下茶盏,注意到丈夫扶着桌沿的手微微颤抖,那双见证了近一个世纪风云的眼睛里泛起水光。

“终于……等到了。”

诛皎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他示意妻子在身边坐下。

收音机里的专家正在分析数据,从制造业总量到外贸出口,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科技研发投入,一个个数字如同战鼓擂响。

“还记得1952年吗?”诛皎握住陈兰兰的手,“那时全国的Gdp还不如现在一个苏州市。”

陈兰兰温柔地回握。

“怎么不记得?你当时说,总有一天中国会重回世界之巅。”

---

诛皎起身走到书架前,取下一本已经泛黄的笔记本。

翻开内页,密密麻麻记录着从1950年至今的经济数据,每一页都是国家发展的足迹。

在1978年那一页,他特意用红笔标注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在2001年那一页,记录着中国加入wto的历史性时刻。

而今天,他将写下最新的一笔——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用了六十年。”

诛皎的笔尖在纸上轻轻划过,“这六十年,也是皎兰集团从无到有的六十年。”

陈兰兰接过笔记本,一页页翻看,不禁感慨。

“从百家镇的桃园,到如今的跨国集团,我们每一步都踏在了国家发展的节奏上。”

收音机里传来对企业家代表的采访,皎兰集团作为民营企业典范被多次提及。

主持人在介绍皎兰的发展历程时,特别强调了集团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贡献。

“这不是偶然。”

诛皎关掉收音机,目光深远,“国家每一次重大决策,都为我们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

---

书房墙上的中国地图标注着皎兰集团的产业布局,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从传统制造到高新科技,每一个标记点都是与国家同频共振的见证。

陈兰兰指着地图上汶川的标记。

“记得地震那年,你坚持要抽调集团最精锐的力量参与救援和重建。”

“那是应该的。”

诛皎缓缓踱步到窗前,“没有国家的稳定,何来企业的发展?”

他回忆起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不少企业选择收缩自保,而皎兰集团却逆势扩张,不仅收购了多家国际知名企业的核心技术,还加大了在国内的投资力度。

“当时很多董事不理解,现在他们明白了。”

诛皎转身,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自己。”

阳光透过窗棂,在他身上勾勒出金色的轮廓。

这位八十岁的老人,此刻依然挺拔如松。

---

午饭后,诛皎让助理调出了集团历年来的社会贡献报告。

从希望小学到科研基金,从扶贫项目到生态保护,皎兰集团累计投入已超过千亿元。

“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

诛皎在报告扉页上写下这行字,“这才是企业存在的真正价值。”

陈兰兰在一旁默默地整理着这些年的照片,从黑白到彩色,从百家镇的老屋到皎兰集团的摩天大楼,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一个故事。

她特意挑出几张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摆放在书桌上:诛皎在改革开放初期参加经济座谈会的留影,皎兰集团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敲钟的瞬间,集团承建的奥运场馆亮灯的那一刻……

“这些照片,就是最好的见证。”

陈兰兰轻声说道。

诛皎拿起那张奥运场馆的照片,不禁想起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评价——“无与伦比”。

当时他就在现场,亲眼见证了中国如何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实力与风采。

“国家的强大,才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

傍晚时分,诛皎和陈兰兰在山庄的园林中散步。

夕阳西下,天边的云彩被染成金红色,宛如一幅绚丽的油画。

“还记得我们刚结婚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让全家吃饱饭吗?”

诛皎停下脚步,望着天边的晚霞。

陈兰兰挽住他的手臂。

“那时全村人都吃不饱,你带着大家种桃树,还被批评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现在不一样了。”

诛皎语气中充满感慨,“国家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为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他告诉陈兰兰,昨天接到相关部门的通知,皎兰集团入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将承担更多关键领域的研发任务。

“这是信任,更是责任。”

夜幕降临,书房里的电视机正在播放专题报道,全方位解读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意义。

当镜头扫过皎兰集团参与建设的重大工程时,诛皎的眼中满是自豪。

从高速铁路到跨海大桥,从航天工程到深海探测,都有皎兰人的贡献。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潮,才能创造无限的可能。”

诛皎对陈兰兰说。

---

深夜,诛皎独自在书房整理资料,为明天的集团会议做准备。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消息,必将对全球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他仔细研究着各行业报告,思考着皎兰集团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在新能源领域,皎兰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在芯片行业,自主研发的麒麟系列打破了国外垄断。

在高端制造方面,通过国际并购获得了先进技术。

“但这还不够。”

诛皎在笔记本上写下新的目标,“要从跟跑者变成领跑者。”

他接通了与诛华的视频通话,父子俩就集团未来规划聊到深夜。

从产业升级到国际化战略,从技术创新到人才培养,每一个话题都关系着皎兰集团能否在新形势下继续保持领先。

“国家为我们创造了最好的发展环境,我们绝不能辜负这个时代。”

诛皎在结束通话前郑重嘱咐。

挂断电话后,他走到窗前,眺望着远处的城市灯火。

那片璀璨的光海中,有皎兰集团投资建设的科技园区,有集团参与运营的智慧城市项目,更有无数与皎兰共同成长的企业和家庭。

“这盛世,如我们所愿。”

诛皎轻声自语。

在他的识海中,桃园空间内的灵泉欢快地流淌,泉眼深处的金光璀璨夺目。

空间内的作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预示着国家和企业都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从一个人、一个家庭,到一个集团、一个国家,这条路他们走了六十年。

而今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诛皎更加坚信: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唯有将企业发展融入国家发展,才能基业长青,永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