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沈阳城中,一伙轻骑悄悄出城,一人多马。监视的八旗兵赶忙追击,双方不计马力,一方玩命追,一方玩命躲。十来个人,三十多匹马,日夜兼程,直奔辽阳。
辽东都司,袁经略焦躁不安,沈阳不容有失。丢了沈阳,只剩辽阳一座孤城,那就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大人,沈阳城有信使到。”一大早,巡按御史张铨匆忙进了门。
“快,带上来!”
“卑职,沈阳把总陆铭见过袁经略,这是尤总兵等人的信件。”
几人慌张抽出信纸,仔细阅读起来。
袁应泰读完信,将它交给了张铨。
“张大人,你也看一看。”
此时的袁经略失魂落魄,仅仅两天已经损失万余人,总兵、参将、游击将军都有战死。最关键的是他引以为傲的政策,收纳蒙古难民居然是沈阳的罪魁祸首。
“大人,大人?”张铨连喊几声,袁应泰都未应声。
“此事,你怎么看?”经略神情有些不自然。
“挥刀斩乱麻,趁现在八旗兵未至,清理军中和城中的鞑子为妙。至于支援的事情,还得经略做主。”巡按御史张铨,原来就不同意收纳这些养不熟的白眼狼。
“好!来人,召集各总兵、参将大殿议事。”袁应泰想到,曾经一个少年郎和他说过的话。当时他好像压根没在意,还派人调查一番,现在看来他自己才是个小丑。
很快城中,将士纷纷行动起来。一队队的蒙古士兵被集合起来,一些心中有鬼的人,见状不好,赶忙藏了起来。辽阳的地形他们已经很熟悉,这么大的城池,藏个百来人,完全不是问题。
不知所以的蒙古士兵和百姓,陆陆续续被赶出城门。当中很多混进来的奸细,很是不解,是不是有人叛变了?他们暴露了,可是明军并没有杀人,只是被赶出城,自生自灭。
城中百姓,见状纷纷拍手叫好,这么多天,这些人在城中坏事干尽,却没有人管。
第二天,陆羽进城的时候,看到还有不少鞑子恋恋不舍的离开城池。看来,大哥陆铭已经到了辽阳,一路上他看到不少溃败的士兵,可是后金八旗兵一个都没有遇到。难道他想错了,努尔哈赤只是打个草谷?
不!如此大军,他的野心肯定不止这些,辽沈才是他的目的。
守备曹逸飞去经略府报讯,陆羽则带人去结义大哥木脱的府邸休息。
木脱此时正在建州女真的地盘撒野。自从听闻后金大军尽出,他就知道机会来了。绕过宽甸六堡,直奔赫图阿拉腹地。一路上来去自如,虽有抵抗,但都不足为虑。
三百多人的骑兵,秉持走过路过,绝不放过的政策,一时间整个部落死伤无数。同时收拢不少受压迫的叶赫部落族人,队伍越来越壮大,机缘巧合下,知道娘亲还活着。便直接带人闯入努尔哈赤祖地,烧、杀、抢、掠一番,大大方方的接走母亲。
终于引起留守的八旗关注,派出精锐骑兵追击。木脱有了足够的马匹,一路带着骑兵兜圈子,直至耗尽对方的马力,最终扬长而去。敌人有了防备,木脱见好就收,带着抢夺的牛马羊,还有百来个曾经的部族及家眷赶回黄骨岛堡。
中途担心有人跟踪,还特地绕远路,迷惑敌人。
营帐中,看着熟睡的母亲,他有些后悔没有早点去救她。仅仅几年没见已苍老这么多。
原来她在后金的日子不好过,没有子女在身边,只能依附曾经帮助过的侄子过活。可是该死的家伙,完全不把她当叔母看,每天有干不完的活,吃最少的饭,睡最少的觉。
一怒之下,木脱直接噶了他全家,忘恩负义的东西,不值得可怜。
这边留守八旗将士,看着一地狼藉的草原大地,异常愤怒,从来只有他们抢别人,今天居然家里遭贼,这不是可耻是什么?
后金的勇士,不能接受这种现实。大队人马,纷纷走出营帐巡视草原,展开地毯式的搜索,誓要找出这伙女真散兵。同时对刚刚归附的叶赫部落的人严加看管,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一应处罚等侯大汗回来再处置。
陆羽才休息一个晚上,第二天辽阳城中,就开始疯传沈阳陷落,总兵投降后金的消息。城外溃散的逃兵,纷纷要求进城,此类消息就是他们带来的,一并传来的消息就是后金大军已经南下。
城中顿时人心惶惶,陆续有人出走。富户商贾们早就出走,剩下的一些百姓,也开始收拾包裹,逃亡辽西。经略一时拿不定主意,只好传令调集周边士兵入城。
大街上很快忙碌起来,传令兵络绎不绝。
几日后,八旗大军如约而至,沈阳的八旗就是一个幌子。而辽阳城中,此时已有六万左右的士兵。看到如此之多的士兵,陆羽心中也放下心。事先有准备,而且没有了鞑子的干扰,依靠如此坚城,八旗将士肯定铩羽而归。
大战一触即发,刚开始八旗还只是派人试探,见到城楼上火炮如此猛烈,比沈阳高出不止一档次,强攻不明智,只先围住。
战事陷入僵局,陆羽反而很高兴,后金退兵指日可待。看来辽东之行又可以告一段落,泰州那边还有好多事情等着他呢。
好景不长,令他傻眼的事情出现了,城内明军在集结,看架势不对劲。城门开了,这个时候城门居然打开了?陆羽冒出一句‘我草’,脑袋瓜子嗡嗡的,他好不容易保住沈阳,还提前解决鞑子的隐患。就是想着辽阳,这下应该稳了,谁知会这个样子。
陆羽随即站在门口破口大骂:“哪个傻逼玩意出的主意,难倒一点常识不知道吗?好好的城池不守,非要出城打?脑袋被门夹住,少一根筋吗?”
总之想到什么,骂什么,骂累了,休息一会儿继续骂。他算是看明白了,这辽东是如何丢的,蠢人太多。
“读书人何事这么激动,有辱斯文。”一个中年人出现在身旁,看着他在口吐芬芳。
从没见过,骂人还可以骂成这样,巡按御史张铨一时有些好奇。
陆羽转过身,这才发现,有两个官员站在身后,一个不认识,还有一个是宋断事。
“额,二位大人好!没什么事情,有感而发,这会儿心情舒服不少。大人见笑。”
宋断事在张大人的耳边捣鼓一会儿,抬起头的张铨开口说道:“原来是秀才陆羽,本官巡按御史张铨,英雄出少年,读书人也有如此神勇,可喜可贺。本官已经将你的功劳揍明朝廷,不日将会有封赏。”
“学生拜见张大人,辽东也是学生的祖地,尽上一点绵薄之力是应该的。何况女真以小犯上,人人得而诛之。”
“哈哈哈,说的好!”
“将士们请命,经略大人商议后下令,出兵四万与敌酋一战。”
陆羽脸色难看,问道:“大人也觉得必须要出城吗?”
“我乃御史,不管兵事。袁经略引用典故——兵书云:久守必失。众人纷纷赞同,我虽有异议,也无伤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