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未亮,临安城郊外的山道上便响起了脚步声。济公背着酒葫芦,踩着破草鞋,慢悠悠地走在前面,时不时喝一口酒,哼几句俚曲;白子画手持折扇,一袭白衣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步履轻盈,目光却始终警惕地扫视着四周的山林。
“白公子,这千年蛇妖藏在何处?你可有线索?”济公晃了晃酒葫芦,笑道。白子画收起折扇,指着前方云雾缭绕的山峰:“活佛请看,那座山名为‘黑风岭’,蛇妖便盘踞在山中的‘万蛇窟’内。此妖修炼千年,神通广大,不仅能呼风唤雨,还能吐毒雾迷人心智,官府派去的官兵,大多是被毒雾所困,要么葬身蛇腹,要么狼狈逃回。”
济公抬头望了望黑风岭,只见山峰陡峭,古木参天,云雾缭绕间透着一股阴森之气,空气中隐约传来丝丝缕缕的腥气。“嗯,好重的妖气!”他咂了咂嘴,“这蛇妖的道行倒是不浅,不过越是厉害的妖孽,贫僧越要会会它!”
两人一路前行,渐渐深入黑风岭。山路崎岖,荆棘丛生,周围静得可怕,只偶尔传来几声鸟鸣,却更显山林的幽深。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前方突然出现一片开阔地,地上散落着不少残破的兵器和衣物,显然是之前官府围剿蛇妖时留下的痕迹。
“活佛,前面便是万蛇窟了。”白子画停下脚步,指着前方一个黑漆漆的山洞说道。那山洞洞口巨大,仿佛一张张开的巨嘴,洞口周围布满了湿漉漉的苔藓,不时有毒蛇在洞口游走,吐着信子,看得人头皮发麻。
济公走上前,仔细打量着山洞,眉头微蹙:“这万蛇窟内妖气冲天,蛇妖定然就在里面。白公子,你暂且在此等候,贫僧先进去探探虚实。”白子画连忙说道:“活佛,万万不可!蛇妖狡猾,洞内定然布满了陷阱,我与你一同前往,也好有个照应。”
济公笑道:“哈哈哈,白公子不必担心,贫僧自有分寸。你修为不浅,但这蛇妖的毒雾非同小可,你若进去,怕是会有危险。你在此处接应,若有变故,也好及时应对。”说罢,不等白子画再说什么,济公便转身走进了山洞。
山洞内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腥气,让人作呕。济公从怀中取出一根蜡烛,点燃后,微弱的光芒照亮了前方的道路。洞内蜿蜒曲折,岔路丛生,仿佛一个巨大的迷宫。济公一边走,一边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时不时用破蒲扇扇开迎面而来的毒雾。
走了约莫半柱香的时间,前方突然传来一阵“嘶嘶”的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济公心中一凛,熄灭蜡烛,藏身于一块巨石之后。很快,一群毒蛇从黑暗中爬了出来,它们体型巨大,鳞片闪烁着寒光,朝着济公藏身的方向游来。
济公屏住呼吸,待毒蛇靠近,突然从巨石后跳出,手中的破蒲扇一挥,一道强劲的风力将毒蛇吹得东倒西歪。他趁机念起经文,佛光从他身上散发出来,毒蛇们遇到佛光,顿时痛苦地扭动着身体,纷纷退去。
解决了毒蛇,济公继续前行。又走了一段路,前方豁然开朗,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石室。石室中央,盘踞着一条巨大的蟒蛇,它体长数十丈,鳞片呈墨绿色,闪闪发光,头顶上隐约有一对小小的角,正是那千年蛇妖。蛇妖的身旁,堆放着不少金银珠宝,显然是它多年来掠夺所得。
蛇妖察觉到有人闯入,缓缓抬起头颅,一双灯笼大的眼睛闪烁着凶光,死死地盯着济公:“大胆狂徒,竟敢闯入本王的洞府,活得不耐烦了!”
济公嘿嘿一笑,晃了晃酒葫芦:“哈哈哈,什么本王?不过是一条修炼了千年的长虫罢了!你残害无辜百姓,霸占黑风岭,今日贫僧特来收服你!”
蛇妖大怒,猛地张开血盆大口,喷出一股黑色的毒雾,朝着济公席卷而去。毒雾所过之处,石壁都被腐蚀得冒出白烟。济公早有防备,连忙举起破蒲扇,扇出一道清风,将毒雾吹散。
“可恶!”蛇妖见毒雾无效,怒吼一声,猛地朝着济公扑了过来。它的速度极快,瞬间便来到济公面前,巨大的头颅带着强劲的风力,狠狠砸下。济公侧身躲过,手中的佛珠抛出,化作一道金光,朝着蛇妖的七寸打去。
“砰”的一声巨响,佛珠砸在蛇妖的七寸上,蛇妖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身体剧烈地扭动起来。它没想到济公的法力如此高强,心中又惊又怒,连忙后退几步,警惕地盯着济公。
“臭和尚,你竟敢伤本王!我要将你碎尸万段!”蛇妖怒吼着,再次朝着济公扑来。这一次,它使出了全力,身体在空中盘旋,化作一道绿色的旋风,将济公紧紧包围。
济公身处旋风之中,只觉得头晕目眩,耳边传来阵阵呼啸声。他连忙定了定神,念起了《金刚经》,佛光越来越盛,将旋风撑开。他趁机纵身一跃,跳到蛇妖的背上,手中的破蒲扇狠狠砸向蛇妖的头颅。
蛇妖被砸得晕头转向,更加愤怒,它疯狂地扭动着身体,想要将济公甩下来。济公紧紧抓住蛇妖的鳞片,任凭它如何扭动,始终稳如泰山。他一边砸,一边念着经文,佛光不断涌入蛇妖的体内,蛇妖的身体渐渐开始颤抖,动作也变得迟缓起来。
就在这时,石室的入口突然传来一声巨响,白子画冲了进来。他看到济公正与蛇妖激战,连忙说道:“活佛,我来帮你!”说罢,他手持折扇,朝着蛇妖的眼睛刺去。
蛇妖见状,心中大惊,连忙转头去对付白子画。济公趁机从蛇妖背上跳下来,抛出佛珠,将蛇妖的身体牢牢缠住。蛇妖被佛珠缠住,无法动弹,白子画趁机一剑刺中了蛇妖的眼睛。
“啊!”蛇妖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鲜血从它的眼睛中喷涌而出。它彻底疯狂了,体内的妖气暴涨,竟然挣脱了佛珠的束缚,朝着白子画扑去。白子画猝不及防,被蛇妖的尾巴扫中,重重地摔在地上,吐出一口鲜血。
“白公子!”济公大喊一声,心中大怒。他不再留手,从怀中取出一尊小小的佛像,口中念念有词。佛像瞬间变大,散发着耀眼的佛光,朝着蛇妖镇压下去。
蛇妖感受到了佛像的威压,心中充满了恐惧,想要转身逃跑。济公哪里会给它机会,大喝一声:“妖孽,哪里逃!”佛像重重地砸在蛇妖的身上,蛇妖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身体渐渐开始消融。
“不!我不甘心!我修炼了千年,眼看就要化蛟成龙,为什么要毁在你的手里!”蛇妖的声音充满了绝望和不甘。济公说道:“蛇妖,你残害生灵,罪孽深重,化蛟成龙不过是痴心妄想!今日你必死无疑,这是你应得的下场!”
随着济公的话音落下,蛇妖的身体彻底消融,只留下一颗晶莹剔透的内丹,散发出淡淡的光芒。济公走上前,捡起内丹,对着白子画说道:“白公子,你没事吧?”
白子画挣扎着站起来,擦了擦嘴角的血迹,说道:“多谢活佛关心,我没事。多亏了活佛,才能降服这只蛇妖。”济公笑道:“哈哈哈,举手之劳而已。这蛇妖的内丹蕴含着强大的法力,你且拿去炼化,对你的修为大有裨益。”
白子画连忙推辞:“活佛,这内丹是您降服蛇妖所得,理应归您所有,我怎能收下?”济公说道:“贫僧早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内丹对我无用。你修为不浅,收下它,日后也好造福百姓。”
白子画见济公坚持,便不再推辞,接过内丹,对着济公道谢:“多谢活佛!我定不会辜负活佛的期望,日后定当斩妖除魔,保护百姓。”
两人走出万蛇窟,此时天色已经大亮。黑风岭周围的村民们得知蛇妖被降服,都纷纷赶来,对着济公和白子画磕头道谢:“多谢活佛,多谢白公子!你们救了我们,真是我们的大恩人!”
济公笑道:“各位乡亲不必客气,为民除害乃是我们的本分。日后黑风岭再也不会有蛇妖作祟,你们可以安心上山砍柴打猎了。”村民们闻言,都十分高兴,纷纷邀请济公和白子画前往村中做客。
济公和白子画盛情难却,便跟着村民们来到了村中。村民们拿出最好的食物和美酒,热情地招待他们。席间,村民们纷纷诉说着蛇妖的恶行,以及济公和白子画降服蛇妖的英勇事迹,对他们赞不绝口。
济公和白子画与村民们开怀畅饮,直到傍晚时分,才起身告辞。村民们依依不舍地送别了他们,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山路尽头,才渐渐散去。
离开村子后,白子画对着济公说道:“活佛,此次多亏了您出手相助,才能顺利降服蛇妖。在下无以为报,若活佛日后有任何差遣,在下定当万死不辞!”
济公笑道:“哈哈哈,白公子不必如此。你我相遇便是缘分,互帮互助乃是应该的。天色不早了,我们还是尽快返回临安城吧。”白子画点了点头,说道:“好。”
两人一路同行,朝着临安城走去。路上,济公看着白子画,心中暗道:“这白子画气质不凡,修为高深,绝非普通人。看他的言行举止,倒像是名门正派的弟子,只是不知他为何会独自来到临安城。”
白子画似乎察觉到了济公的目光,笑道:“活佛,您在想什么?”济公嘿嘿一笑,说道:“贫僧在想,白公子如此年轻,修为却如此高深,不知是师从何人?”
白子画说道:“在下师从长留山,家师乃是白子画。”济公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哦?长留山白子画?久仰大名!没想到你竟然是他的弟子,真是后生可畏啊!”
白子画谦虚地说道:“活佛过奖了,弟子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此次下山,一是为了历练,二是为了寻找一件遗失的宝物。”济公说道:“哦?什么宝物?若是有需要贫僧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白子画说道:“多谢活佛。这件宝物名为‘镇魂珠’,乃是长留山的镇山之宝,半年前不慎遗失。家师推算,镇魂珠可能落在了临安城附近,所以派我前来寻找。”
济公点了点头,说道:“镇魂珠?贫僧倒是略有耳闻。此珠蕴含着强大的灵力,能够镇压邪祟,稳固心神。若是落入坏人之手,后果不堪设想。你放心,日后贫僧若有镇魂珠的消息,定会第一时间告知你。”
白子画连忙道谢:“多谢活佛!有了活佛的帮助,相信很快就能找到镇魂珠了。”
两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间便回到了临安城。刚进城门口,济公便看到一群衙役正急匆匆地朝着城外跑去,为首的正是临安城的知府。
济公心中好奇,拦住一名衙役问道:“这位差大哥,何事如此匆忙?”衙役认出了济公,连忙说道:“回活佛,城西的‘静心庵’出事了!庵内的尼姑们都被人掳走了,只剩下庵主一人,身受重伤,知府大人正带人前去查看!”
济公闻言,眉头一皱:“哦?竟有此事?看来临安城又不太平了!”白子画说道:“活佛,我们也过去看看吧,或许能帮上忙。”济公点了点头,说道:“好!我们这就过去!”
说罢,济公和白子画便跟着衙役们,朝着城西的静心庵赶去。一路上,济公心中暗道:“刚降服了蛇妖,又出了掳走尼姑的事情,这临安城到底藏着多少秘密?看来此次临安之行,注定不会平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