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小李正对着屏幕汇报打假视频的传播情况:“国内主流媒体都转发了,播放量已经破亿,评论区里大部分人都看出来金广发的证据是伪造的;国际上,国际刑警也发了声明,说金广发提交的‘自首材料’存在明显篡改痕迹。”
陈默刚松了口气,口袋里的工作手机突然震动 —— 是省委办公厅的紧急专线,电话里的声音急促而严肃:“陈秘书长,立刻到省委常委会议室来,中央纪委的同志来了,有重要事项宣布。”
陈默心里咯噔一下,快步走出实验室时,正好撞见老谢。
他压低声音,飞快地说:“窃听器继续盯,有重要线索立刻通过‘夜莺’传出去,别断了联系。”
老谢点点头,递给他一个眼神 —— 那是他们之前约定的 “紧急信号”,意思是 “放心,我们会守住”。
走进常委会议室,气氛比上次庆功会时还要压抑。
长桌的主位上坐着两位穿深色西装的人,胸前别着 “中央纪委” 的工作证,旁边是省委书记李建国和省纪委的几位领导。
看到陈默进来,其中一位中央纪委的同志抬手示意他坐下,开门见山:“陈默同志,根据当前舆论情况和金广发的指控,为了体现司法公正、平息社会疑虑,中央决定成立联合调查组,对你、周若雪同志以及另外三位被金广发点名的省委干部,暂时停职,进行隔离审查。”
“隔离审查?” 旁边一位被点名的省发改委副主任立刻急了,站起身大声说:“我是被冤枉的!金广发那是反咬,凭什么停我的职?” 中央纪委的同志眼神一沉:“同志,冷静点。隔离审查不是定罪,就是暂时停下工作,在专门地点配合我们把事情说清楚,就像老师叫学生对账,只是规格更高、更严肃,有问题吗?” 副主任脸色涨红,却不敢再反驳,只能悻悻坐下。
陈默倒很平静,他看着对方:“我配合审查,但有个请求 —— 我手头有个跨国案件的关键线索,需要我的团队继续跟进,能不能允许他们在审查期间正常开展工作?”
中央纪委的同志和李建国对视一眼,点了点头:“可以,但你的团队要接受调查组的监督,不能泄露审查相关信息,也不能干扰案件调查。”
接下来的流程快得让人反应不过来:陈默交出了手机、工作证,甚至连口袋里的钢笔都被检查了一遍 —— 怕里面藏录音设备。
一位工作人员拿着他的个人物品清单,逐一登记:“华为手机一部、钢笔一支、钥匙一串、现金三百二十元…… 没问题,跟我走吧。”
隔离地点在省委招待所的三楼,一个独立房间 —— 里面只有一张单人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窗户装着磨砂玻璃和防盗护栏,门外站着两位穿便衣的工作人员,说是 “提供必要帮助”,其实是确保他不与外界私自联系。
工作人员把一个暖水瓶和几本杂志放在桌上:“有需要按床头的呼叫铃,三餐会有人送过来,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次问询,其他时间可以在房间里休息或看书。”
第一次问询在当天下午两点。
会议室里,三位调查组的同志坐在对面,桌上摊着厚厚的材料 —— 金广发的指控书、相关证据的复印件,还有陈默的工作档案。
“陈默同志,我们先核实第一个问题:金广发指控你在 2023 年 10 月,通过邮件指示他将‘某批资金转到离岸账户’,这封邮件你承认吗?”
陈默拿起邮件复印件,指了指发件时间:“2023 年 10 月 15 日下午 3 点,这个时间我正在市公安局召开跨境追赃会议,有会议记录和参会人员可以作证;另外,这封邮件的发件 Ip 是在东南亚,我的工作邮箱 Ip 一直是国内固定地址,技术组已经做了 Ip 溯源报告,你们可以查。”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至于‘转资金到离岸账户’,完整的会议录音里,我后面还有‘追查该账户非法资金流向’几个字,金广发把后半句剪了,这是断章取义。”
调查组的同志翻了翻手里的会议记录,又看了看技术报告,在本子上记了几笔,接着问:“那关于你和金广发在私人会所见面的照片,你怎么解释?”“照片里的会所叫‘悦龙阁’,我查过工商记录,这家会所 2022 年就因为违规经营被查封了,照片里的招牌是用 AI 合成的,光影都对不上。”
陈默拿出手机里存的会所查封公告(之前存在云盘,调查组允许他临时调取),“而且我 2023 年全年的工作行程里,没有任何私人会所的出入记录,单位的公车也没有去过那个地址。”
问询持续了三个小时,从金广发的指控到日常工作细节,调查组问得很细,陈默都一一作答,拿出对应的证据 —— 工作记录、会议纪要、技术报告,甚至还有同事的证言。
走出会议室时,他看到走廊另一头,周若雪正被工作人员领着往另一个房间走,两人眼神对视了一秒,周若雪眼里带着委屈,却轻轻点了点头,陈默知道,她也在坚持。
回到隔离房间,陈默靠在床头,脑子里却没闲着 —— 他想起窃听器里听到的那个 “上面的人”,想起名单里那些还没露面的高层,现在自己被隔离,只能靠老谢和技术组了。
傍晚送晚餐时,他故意把筷子掉在地上,弯腰捡的时候,看到送饭的工作人员手腕上戴着一个熟悉的手链 —— 那是老谢之前送给 “夜莺” 的,他心里一松:这是老谢安排的人,说明外面的联系没断。
果然,晚餐的米饭底下,藏着一张折叠的小纸条,上面是老谢的字迹:“窃听器捕捉到金广发和‘上面的人’通话,提到‘让调查组拖时间,等 m 国政治庇护批下来’,技术组正在定位通话来源。”
陈默把纸条揉成小团,塞进鞋底 —— 这是他唯一的希望,只要能找到 “上面的人” 的证据,不仅能洗清自己的冤屈,还能把名单里的腐败分子揪出来。
第二天的问询,气氛有了微妙变化。
调查组的同志不再只问金广发的指控,反而聊起了金广发的海外资产:“你之前追查的金广发在阿根廷的庄园,现在有新线索吗?” 陈默心里一动,知道这是老谢通过 “夜莺” 传了消息,调查组已经开始怀疑金广发背后的势力。
他趁机说:“我的团队正在跟进金广发的心脏起搏器窃听器,里面可能有他和幕后人员的通话,只要拿到录音,就能证明我的清白,还能揪出真正的腐败分子。”
隔离审查的日子一天天过去,陈默每天除了接受问询,就是在房间里回忆案件的细节 —— 金广发的每一个动作,名单里的每一个名字,周家的每一次试探。
他知道,这是他职业生涯最凶险的时刻:一步错,不仅自己会身败名裂,之前的努力也会付诸东流;但只要坚持住,找到关键证据,就能逆风翻盘。
这天晚上,床头的呼叫铃突然响了,工作人员进来通知:“陈默同志,调查组请你去一趟会议室,有重要情况要和你沟通。”
陈默整理了一下衣服,走出房间 —— 走廊里的灯比平时亮,他隐约听到会议室里传来老谢的声音,心里涌起一股希望:窃听器应该有新发现了,这场凶险的审查,或许快结束了。
他走到会议室门口,深吸一口气,推开门 —— 里面不仅有调查组的同志,还有李建国和老谢,老谢手里拿着一个 U 盘,脸上带着兴奋。
看到陈默进来,老谢立刻说:“陈秘,窃听器捕捉到关键录音!金广发和‘上面的人’通话,承认指控是假的,还提到了周家参与洗钱的证据!”
陈默的眼睛亮了 —— 这场隔离审查,不是终点,而是他反击的开始。
他看着调查组的同志,坚定地说:“现在,我们可以谈谈名单里的腐败分子了。” 会议室里的灯光,照亮了他脸上的笑容,也照亮了这场正义与腐败斗争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