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潇洒的家族继承人 > 第313章 有了三蹦子 老头乐还远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3章 有了三蹦子 老头乐还远吗

‘主任,这么好的车子,真要拆呀?’

一群人围着一辆崭新的三蹦子下不去手。

“拆,当然要拆,不拆了怎么改装。”

一位老师傅走了出来,“主任,要不和其他车子一样,后面给您加个棚子不行吗?”

“加了棚子那不还是三蹦子?我要的不是三蹦子,我要的是三轮汽车。” 郑义拿着自己手里的设计稿晃了晃说道。

“这……” 一群师傅围着这辆车子真有点儿下不去手。

“都赶紧的,别磨叽,拆完了,还有下一面工作要做呢,你们也不想让我顶着风雪上班吧?要是我半路被吹感冒了,谁给你们整肉吃?”

“哈哈……”

郑义虽然这么说,但是大家都哈哈笑了笑。

“那……我们就拆?”

“拆,立刻拆,都别犹豫,时间就是金钱,大家记住这一点。

浪费时间就是浪费金钱。” 郑义在人群外边补了一刀。

“拆。” 一位老师傅下了决心拿起工具就开始忙了起来。

其他人也跟着干了起来。

申请了半个月,终于批了下来。

估计也是上面看到锅炉有了效应后才批的。

郑义还知道很多技术都在国外申请了专利,这里面肯定有六叔出的力。

申请专利的时候,虽然碰了很多困难,但还是克服了过去。

有了这次申请专利的经验,很多人也都意识到了专利这件事情。

加上中间有人进行传话,外贸部和外交部的人经过了不短时间的盘查,还真发现了好几样国内研发的技术在国外被申请了专利的事情。

反正就是脸色都不好看。

立刻通知了国内,然后就是开始攻坚合力研发换代技术。

技术研发成功后,也都第一时间进行了申请专利。

至于曲折是什么郑义不想知道。

反正他只知道自己的三蹦子下来了。

型号是bm021,被归为货运摩托车种类。

后来有人进行了改装,成了可以拉人的车。

随后三蹦子厂也进行了技术改进,直接生产了带棚子客运的三蹦子型号是bm021J型,可乘坐6人,载重高达470公斤,真正实现了商用与家用的完美结合。

都知道三蹦子耐造省油。

这辆三蹦子就是,油耗仅为4L\/100公里,配备15L的油箱,最高时速可达65公里。

飙在路上,绝对是这时候路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郑义这辆是货运的,没有带专配的车棚。

拆起来就更省事儿了。

很快车头拆下来,然后就是车斗。

看着不算低的地盘,郑义点了点头。

底盘够高才能越野不是……嗯,跑土路。

郑义拿着自己的图纸,开始了更精细的测量了起来。

各个尺寸,还给画了一个布局图。

几位老师傅看了直咂嘴,主任果然是主任,就凭这手艺,不做主任都亏了。

郑义没关他们的奉承。

等所有的数据都量好以后,然后就看着这个外挂的油箱,看来也得进行隐蔽性的改装了。

一些设计上的数据需要大范围的修改。

郑义也就是随便画了一个草图。

让其他师傅先走,设计图出来估计得等到明天早上。

每位师傅给了一张肉菜票,这是郑义自己出钱补助的。

师傅们也没客套,直接接了。

一个肉菜买回去得让家里人高兴半天,不然那就是傻子了。

几位师傅也说了,明天一早准时到,收拾工具直接出了这个小厂房。

郑义回到办公室进行了更加细致的绘制。

绘制好了以后进了空间,在空间中对比设计图制造了一个实物出来。

实物不出来,你怎么知道哪里有问题?总不能造好了然后再进行更改吧?

这不耽误时间吗?

郑义有空间这个外挂在,压根就不需要考虑耽误时间这个问题。

所有的部件改进也就是一念之间的问题。

整个轮廓在一点点的细化。

至于轧钢厂现在机器的精度问题已经不用担心,经过换装以后已经到了国际水平。

不过就是没往外说而已,捂得严严实实的。

对外,则是还在高调的高价求购各种高精度机床,那演技让郑义看了都有点捂脸。

果然都是过来的人,这压根儿就不用演,直接本色演出了。

对于机床的信息一切都是保密,就算是加工出来的东西,看着比以前的要精细很多但没有具体数据,就算是知道了,也没有任何的用处。

经过一下午的写写画画,郑义在空间中又更新换代了好多次。

终于把后世满大街跑的三轮老头乐给绘制了出来。

前面一个驾驶室,后面是两座,再带一个后备箱。

一家三四口人足够了。

至于实用不实用,后世已经给了很多经验,要是不使用也不会路上跑那么多了。

就是没有芯片,要是再来上一段请注意倒车,那就更经典了。

时间刚好到下班。

收拾一下,穿上外褂下了楼。

现在已经不需要接媳妇了,老娘从家里已经来城里了。

媳妇中午会回家一趟,刚好可以喂孩子顺带吃饭。

老爹本来想来的,但是家里面的事情太多,这又正式被任命为了公社人委主任,每天要做的数据和报告就太多了。

而且还时不时的有其他地方来的公社主任前来这里学习,都得老爹陪着。

到了家,洗洗手换了身衣服,和娘 媳妇说了几句话,进屋就逗起了闺女。

屋里暖和的很,老娘在家,一天锅炉都不用熄灭。

小家伙就穿一身薄棉衣,在地上铺了一层防雨布,上面在铺上两床被子,这就是小家伙玩的地方了。

看到郑义,阿啊的伸着手嘴都是笑的。

抱起闺女蹭了蹭,亲了亲。

都说闺女好,就是不知道长大会不会漏风而已。

媳妇给孩子喂了饭,等睡着了,一家人这才开始吃饭。

而大院里也很热闹。

明天后院姑娘结婚,虽然女婿就在后院住,可还是得走个形式不是。

果然,没有了易中海啥傻柱,就算有贾家人,她们也乱不起什么事情出来。

这么多天,郑义都没有听说贾张氏在出来作妖过。

贾张氏只要不傻她就不敢,院子里没有人给她们家撑腰,两个寡妇没有人上门折腾,这也算就是大院的人和谐了,要是有的院子,早就被人吃干抹净了不可。

说到结婚,闫家老大相看了好几个,不过很快人家就不同意了,只要不傻的,打听一下这家人什么情况,就不会让家里姑娘跳坑里去。

关键彩礼给的就那么多。

闫家老大还是个临时工,听说要转成学徒工,可谁知道是不是真的?谁愿意在这时候下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