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7月30日,周日。

“领导,进检查一下,看看哪里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哈哈……宋组长,我昨天就已经看了,非常的不错,最重要的是所有师傅的手艺都不错,把我要的都盖在了我说的点上,一些细节我没注意到,但是师傅们都已经做到了最好。

谢谢大家。”

“领导,得到您的夸奖,就是我们最大的荣幸,给领导办事,当然是要精益求精。”

“很好,这次我很满意,我也看到了咱们厂队伍的实力。

我这里有几张兑换票,麻烦宋组长给大家发一发,让师傅们去南城外xxx号,拿着票,每人可以领取50斤玉米面和一条腊肉,记得,悄悄的过去,他们只认票不认人。”

郑义说完,给宋组长一摞英雄做的票据。

这纸是郑义在空间中弄得,就算是仿制,一时半会儿也仿制不出来,是不是真票一看就可能看得出来。

这种票只是内部票,不对外出售。

“这这这……太谢谢领导了,有了这些粮食,我们兄弟们就能给家里人吃顿饱饭了。”

“哎,都是不容易的,老宋,你和师傅们说一声,下个月开始,每个人多一个窝头,这是我私下给大家的福利。”

‘嗯嗯,明白,您放心,我不说。’

“哈哈……”

“领导,要是没事,那我就先走了,以后房子有任何问题,您随时找我随叫随到。” 宋组长拍了拍胸膛。

‘好,我就不送了。’

“不敢不敢,领导留步。”

宋组长带着一摞票,跟着几人匆匆的出了四合院。

新房子前后经历了三个星期,终于建好了,人多力量大。

不是吹的。

要不是中间需要晾上几天,只需要两个星期的时间,这几间房子都能盖好。

大大的双层双开的窗户,屋子里明亮的很。

坐北朝南的主屋分成了5间。

最西边是书房,可茶座客厅,进门这间是大厅,往东两间一间主卧一间是给以后孩子准备的房间,现在没有孩子,郑义准备先把这个房子当成衣帽间,过冬的那些衣服被子,平时不穿的衣服什么的都可以放在这里。

最东边一间是干湿分离的浴室和厕所。

房子后面还有一个能盛放3吨的蓄水塔。

不过这个也就是日常冲马桶用的,或者给别人看的。

屋子里还有个隐藏式的大水箱,需要水了,郑义从空间中拿水出来加进去就行了。

西屋是三间,一间小客厅,两间客房,以后有人来家里做客,要是太晚也不会半夜走了。

实在不行,院子里的那间耳房也能改成一间客房,厨房修改一下,也能是一间小房间。

做饭就用跨院这边新盖的厨房,两间房子,分成了三份,中间分开,一小部分做了厨房,另一小部分是餐厅,两间隔出来的打通的隔间就是储物室。

这可以放很多东西了。

现在院子里没有人了,郑义就开始了自己的改造。

后院这边一层层的土消失不见。

不一会一个15米的大坑出现在了角落里。

从空间中拿出来做好的水泥排污净化池,有3米高,3米宽,程度是按照后院长度来的,足足有10级分化过滤,这些都不用没事搞什么清污了。

就是郑义和姜悦蓉两人,就算再加上以后的孩子,搁劲造,没有十来年都不用想填满它。

排污池最后面过滤出来的水,也和净水没啥区别了,这里有个蓄水池,平时浇花的水都是从这里来的。

弄好池子,回填上土,还没忘给压实。

低矮的棚子下面现在是空的,从从空间中拿出一个武器架放在了这里。

上面放着很多武器,不过都是没有开刃的。

也把石锁从空间中拿了出来。

这才像个演武场的样子。

还得在种点花草,这就更好了。

周围的院墙也都用城砖重新加固的,高度在4米,足足的深宅大院。

回到中院,这边院子是住的地方,中间空空荡荡的。

把地面整合一下,挖了个3米乘3米的水池,放在院子中间。

从空间中移出来一些河底泥,在弄点莲藕带着荷花一起种下去。

媳妇看到了,就说是找人去别地方挖的。

一些水草,再来点小鱼 小虾什么的在水池里点缀一下。

前院就不用动,一边种了点菜,还有鸡笼都在这里,另一边是杂草 灌木,长得枝枝叉叉的。

郑义就把枝杈伸出路面来的地方给剪了一下。

这边院子和前院朱大爷的倒坐房连着,以前就开了个小门,这次是直接全开了。

以后回家只需要把车停到这边就好了。

至于再开个门的想法郑义开始是有的,后来自己给自己的想法否决了,在别的地方自己可以随便搞,可这里是京城,还是低调点的好。

朱大爷的房子里面留下来的东西都给清理了一下,尤其是那把不认识型号的枪。

郑义找人问了,这是一把国内自研发最早的一把枪,还是自研发的半自动,叫刘将军步枪。

1914年研发成功,然后由于材料的不足,弹簧达不到要求,到了1919年改进后才算完成最后的研发。

可惜的是当年这枪刚研发成功后,也就是1920年刘将军病逝及军阀混战,这枪最终未也没有量产,只有小批量开始试生产的一批。

可以说这东西是绝对的收藏品。

朱老头果然是活的够长久,这枪他都能弄到手,果然是跟着人从北打到南,再从南干到北的角色。

朱大爷在郑家庄生活自在这呢,乡下生活简单安逸,只是看这粮油厂的大门就行了。

吃的喝的都有食堂。

想要买东西,庄子头那里有一家新开的供销社,种类齐全的很,是对标京城铺的商品。

至于各种票,那就是来拉货的,基本都是钱票都有。

然后公社这边在往下发给工人,其次是社员。

东西一点不缺。

要不是有时代约束性,郑义都想辞职不干回家发展了。

郑义刚从跨院回到自己的小房子,就听到了门口有人敲门。

“雨水,怎么了?”

“郑大哥,我考上中专了,你看,我的录取通知书。”

“哦,恭喜恭喜。” 郑义接过来看了看,轻工业学校,和前院小雪考的是一个学校,两人可以做校友了 “不错,不错,什么时候开学?”

“下个星期我们就得去了,老师说我们去了要完成一个月的军事训练。”

“嗯,这是好事,好好学,加油。”

“大哥,谢谢。”

“谢什么,这是你自己的努力,你不用谢任何人,还缺什么东西吗?要是缺了,你找你蓉蓉嫂子,让她带你买。”

雨水眼睛红红的看着郑义。

“好了,都是大姑娘了,不用这么煽情,要是敢动了,以后好好的学习分配个好工作,没事来看看大哥就行了。”

‘嗯,我会的。’ 雨水用袖子擦了下要掉下来的眼泪。

“好了,回去收拾东西吧,晚上来家里吃饭。”

雨水点了点头,看了看郑义,拿着通知书进了傻柱的屋子。

自从傻柱去了西北,空出来的屋子雨水就住了下来。

郑义看了看雨水,又看了看易中海这边。

嗯……有些事情是该发酵一下了。

郑义笑了下,关上了院子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