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同志,买粮,这是证,两人的。”

“好的,您稍等。” 玻璃台里面的同志看了看郑义递过来的粮本拿出对应的号码本,快速的翻开郑义一栏这边的购买记录。

‘您是买郑义同志和姜悦蓉同志的粮对吧。’

“对的。”

“郑义同志的定量是27斤,姜悦蓉同志是25.5斤,这周您可以买13斤粮。

2斤白面,4斤玉米面,7斤代粮。”

“好的。” 工作人员咔咔写了个单子,直接盖了章。

压根就不给你粮票。

排到郑义了,拿单子取粮食。

至于肉票和油票,压根就不提这事情。

估计要等到月底才会发了。

郑义拿着粮食回了家。

这就是一周的粮食了。

哎。

骑车到了街道办,领取了这个月的街道票。

就是最普通的肥皂票、火柴票、烟票、菜票(每人三张,10天)。

而且街道干事说明了一下,从这个月开始,布票按人头发放,凡是在京有正式户口的每人全年四尺五寸,郑义两人,领取了9尺布。

够做个上衣的。

看来是越来越困难了。

除了布票,还有4两黄豆票和2两红糖票。

红糖是只有16岁以上女孩才会有。

而且一个季度也就是说三个月的时间,就这么2两。

可想而知红糖多贵重了,平时有亲戚串门,来杯红糖水,那绝对是贵客。

另外还有两张小球藻票,可去各大销售点购买两包小球藻种子。

好吧。

种小球藻还是上面的要求。

看报道还说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

给体质病弱的人吃小球藻,病人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很多报道称小球藻为‘水中猪肉’、‘植物牛奶’、‘人造鸡 蛋’。

嗯……郑义能说什么呢?

那就回家试试?

至于吃不吃,这谁知道。

反正郑义不会吃。

不过养来当个门面也是好的,谁知道有没有人查一下。

在领票的本子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郑义这才骑着车回了家。

进了院子,竟然没有发现闫埠贵拦路,有点奇怪了嘿。

郑义到了中院,竟然发现自己媳妇在洗衣服。

“蓉蓉,你咋洗起衣服来了。”

“义哥,你下班了。” 姜悦蓉甩了甩手跑了过来。

“嗯,买了粮食,街道的票也领了。

这周咱们只有2斤白面,4斤玉米面,咱家以后要苦了。”

“没事,我吃的少。”

“手冷不冷?” 郑义看了看这妮子的手,上面还是水。

“我用的热水,马上就洗完了,真的,不信你摸摸……” 姜悦蓉拿着衣服出来,让郑义摸。

还真是温的,边上放着一个热水壶呢。

‘行吧,水冷了就加热水,咱家煤球还有很多呢。’

“嗯嗯,知道了。” 姜悦蓉又回到水池这里揉搓起来了衣服。

推门进了小院子,粮袋子拿进屋里。

把玉米面倒进一个袋子,白面倒进一个袋子,代粮,也给倒进一个袋子。

用盆舀了点代粮,加了点热水,从空间弄了点碎青菜,给撒到鸡笼里。

没有一会,媳妇就回来了。

郑义接过衣撑,给伸手挂在了绳子上。

进了屋子,把今天领的票都给了媳妇,百货大楼,还是让媳妇去买吧。

“妮子 晚上吃什么?”

‘要不咱们吃简单点吧。

炒个青椒腊肉,土豆也炒个吧,回来的时候我和了盆五合面,咱们蒸个5合面的窝头,再做个鸡蛋面汤就好了。’

“啊……好。” 郑义笑了,这就是媳妇说的简单点的饭菜。

郑义正在切土豆,媳妇就从后面抱住了郑义的腰。

“咋了?”

“哥,你猜猜咱家有多少钱了?”

“嗯,年前都有1千9了吧,这都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怎么着也过2000了。”

“嘿嘿……2300整了,我今天把钱都存银行了,咱们家就剩了20来块零花,你兜里还有没有钱,我给你一半。”

“媳妇这么好?”

“那是,我可是你媳妇,不对你好对谁好。”

“好了,我要炒菜了。” 郑义反手拍了拍赖在自己身上的妮子。

易家。

“师父,现在世面上都买不到粮票了,就是有,这票也是贵的出奇,都两块五 一斤了……哎。”

“溢价粮那里呢?你问了吗?”

“问了,暂时没粮食。” 贾东旭说完低下了头。

“哎……” 易中海也哎了一声 “这几天柱子带菜回来了吗?”

“都是清汤寡水的萝卜白菜。”

“现在粮食都在限量,我这也帮不了你了呀,这样吧,家里今天粮站买的粮食,有10斤代粮,老太太吃不了,你师娘也吃不了,就都给你吧。

另外你自己也想想法子。”

“谢谢师父。”

这进入61年,还没有几天,突然感觉日子一下子都难过了起来。

不单单是贾家,其他家也差不多。

不过有些人家里上年黑市买了很多粮食,也都在家里藏着呢。

起码能保证一家人每顿饭多2两饭。

至于吃饱……压根就不可能。

闫家闫埠贵那老脸现在一直耷拉着。

昨天掏钢笔写字,哗啦一下……桌子上,衣服上裤子,总之就是没有没沾墨水的地方。

虽然外套也是深色的,可斑斑点点的,也是相当的难看。

难道是两天没去护国寺的原因了?

闫埠贵现在越来越迷信了,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他信了。

至于桌上一个人两个一两的小窝头,几根咸菜半颗白水呛白菜,一碗照人影的热水。

这就是一家人的晚饭了。

至于水煮红薯,每三天才能吃一次。

就这,每个人都是吃的小心翼翼。

啪……

刘家饭桌上,刘海中用筷子狠狠地敲了一下想偷吃他鸡蛋的二儿子。

“爸,我就吃一口。”

‘想吃?交钱,要么自己买去,就这几个鸡蛋,你知道你老子怎么弄来的吗?’

可不是,外面现在压根就没有鸡蛋卖,就这30个鸡蛋,还是好不容易他的那些徒弟硬跑几个乡下亲戚家给凑出来的。

刘海中一天一个鸡蛋,这能补充一下他的营养,没有油水,还没有营养,抡大锤的估计这身体也就个把月就垮了。

‘您呀,就掉鸡蛋里面去吧,赶明我上班了,您就瞧好吧,我给您买鸡蛋,一天仨儿。’

“嘿……小贼,老子可记住了,别只会不干。” 刘海中现在打儿子都懒得打了,不费力气呀?有那个工夫,还不如进厂多抡几下锤子呢。

打这来败家子?没那个力气,也没那个功夫。

“唉……爸,这是谁家炒肉了?还是腊肉……不会又是郑科长家里吧?您说说,他家咋就肉多的吃不完呢?

妈,咱家啥时候弄顿肉吃吃,我这都小半年没吃肉了。”

“吃肉?你把我吃了还干脆点。” 刘海中媳妇也瞟了一眼自己这俩儿子一眼。

炒腊肉味不但刘家闻到了,都是一两个月没碰一点油腥的人,这鼻子不是一般的灵敏。

有的人家关了门,有的人家里开了窗户。

也有人家里闹了一通,还有人家里咬着牙说着各种的坏话。

不过对于郑义来说,不管干什么,能让他少一根头发算他输,知道这么多人惦记他,说不定估计还能多吃两个窝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