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郑义没有走多远,一个拐角后,眼前算是豁然开朗,很多人摊位前都是点着蜡烛,还有的是提溜着一个玻璃瓶,里面点着一个蜡烛,也有提溜着一个灯笼的。

这个点的人没有多少,应该是这里刚开始开,也算便宜了郑义。

卖东西的还真不少,郑义看到了大米,还算新的,问了一下,4毛5一斤。

粮店里现在是一毛七,不过粮票贵很多,现在两毛五没有人卖,基本都在两毛七八的样子,看你急要,人家卖票的能给你开到3毛都是一定的。

你买票是这个价,在这里买粮食也差不多是这个价格。

反正都一样。

郑义也就是来看看。

又转了起来。

别说,还有卖野物的,比如野猪,野兔,还有说是鹿肉的,不过都是死的,郑义没有兴趣。

关键是鹿肉看着也不新鲜,起码两三天了。

看到有卖古董的,看了看,用精神力感知了一下。

不错的小摆件,开价50,有四个,还是一样的,不单卖,这就是200。

根据郑义的判断,这应该是清中期的。

看着挺精美,也看不出来什么官窑民窑,主要是没有接触过这东西。

这里可没有一口价,郑义当然砍价了,直接出价100,卖货的老板差点气疯。

反正现在人少,从一百砍到了150,嘴皮子都磨破了快,看了看都10多分钟了,拿着几个小东西看了又看,突然觉得不值得。

开始的时候开100,那是真想买,可到了150,郑义怎么看怎么不喜欢了。

摇了摇头,郑义起身就走。

就是卖家小声叫郑义回来的时候,郑义也没有回去。

过2年,150,能买特么多少好东西?现在花了,岂不是浪费钱?

自己那个小房子才特么150了,以后起码得二三百万起,这四个小东西怎么看怎么不值那个价格。

转悠了一大圈。

郑义竟然收到了一样东西,只有两斤,是没有冲的稻谷,边上有一小把冲过的,烛光之下,大米泛着微弱的倪虹色的光。

卖家说这是胭脂米,只有这么多了,而且这种米最好就是啥时候吃,啥时候冲出来,这样的米才好吃。

郑义看着没有冲壳的稻谷,草……那以后岂不是自己也能种这米了?

这东西以前可是贡米,只有几百亩。

而且看过红楼的郑义也看到过里面说的,这米是贾母专吃的米。

当年还搜过这个信息。

说什么这米七八千一斤,主要是培育艰难且产量稀少,几近绝迹。

介绍还说胭脂米色泽暗红,香气四溢,煮熟后色泽红润如琥珀,口感弹软滑嫩,令人回味无穷。

传说常食此米,能补气养血,调和五脏,益处多多。

这不就是专为武者种的食物吗?

能补气养血的东西可不多见。

见了就得拿下。

问了一下,20一斤,这人是好不容易得来的两斤,卖了换点钱。

用精神力扫了一下,很好,稻壳里都是一样的米,郑义就放心了,就怕他拿的是胭脂米,稻壳里的不是。

郑义没有还价,直接买,不为别的,就为了那能补气养血。

练武的人不补充好气血,整个人看着都是精瘦的。

郑义在16岁以后,才允许练武,6岁以前是背诵秘籍口诀,8岁以后只是拉练筋骨肌肉。

要是太早练武,气血不足,就会让人早夭,或者身体有终身病痛折磨。

并不是说你练武的就得用什么药浴什么的,功法不一样,你就是用了也是白用。

郑家庄每一代都会用充足的肉食倾全族之力去培养几人。

这一代,是郑义的六叔 七叔。

现在六叔在京城军区任职,只知道挂着连长的名头,至于干什么,问了也没说。

七叔是率人攻入鬼子一个连队驻守的县城,最后清扫的时候被一个鬼子女人在身边拉了一个手雷,最后没有救回来。

这也是老爷子的心病。

当年六叔想让郑义入军营参军,这事被老爷子知道了以后,按着六叔打了个半死,最后郑义参军的事情才作罢。

不过最小的十姑在空军,十一叔在海军,十二姑现在倒是也在军营,不过是特战旅,不在京城这边,就是郑义也好几年没见过十二姑了。

看着米,郑义思绪有点飘飞了,赶紧回神。

看了看左右,把米装进口袋里,其实是直接进了空间。

继续闲逛了起来。

有个蒙面的人,走近了还能闻到一股油烟味从身上传出来,不用看,用鼻子就能猜的出来,这人是个厨子。

摆的摊位上也都是好东西。

鲍鱼干 海参干,还有一些蘑菇干什么的。

这不会是这人从后厨自己偷出来的吧,而且还是大户人家的厨子。

不然一些公家食堂可没有这东西,就是大酒楼里,这东西也都是有数的。

郑义凑了过去看了看,上辈子没研究过,不过吃过。

还行,至于是不是真的有效果,那就不得而知了。

鲍鱼有30个,海参郑义数了一下,50来个,一小袋子蘑菇干。

“同志,这些怎么卖,我全要了。”

“成,有诚意的话50你全拿走。”

“得嘞,你还有吗?我全要了。”

这人看了看郑义,等了一下才说道 “还有这么多,你能要完吗?”

“当然。” 郑义从口袋里掏出来了一沓钱,都是十块的,快速的查了十张出来。

男人点了点头,转身在后面扒拉了几下,又捞出来了一个小袋子。

从里面拿出来两个小袋子 “这是鲍鱼,一共65个,海参120个,各种干蘑菇有12斤。”

郑义看了看,没有问题,质量都一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男人凑着光亮查了下钱,没有问题,点了点头起身就走。

郑义也是装好东西拎着小袋子装进了麻袋里,其他的也扫了进去,拎着就走。

就这一会,就有好几个目光投射了过来。

嘿……这就是传说中要黑吃黑的节奏了吗?

郑义有逛了一个胡同,这次没有买什么东西,回到主街道,剩下的两个小街道依然没啥东西买,不过花了30,买了个精神力探查后显示很浓郁气息的一个镯子。

逛下来花了一个多小时。

真的是不知不觉。

确实,这一路下来,没有发现几个卖粮食的,有卖各种票的,郑义没有买,就怕是假的。

自己又不缺东西,买票干嘛?

这票要是假的,买东西的时候被人直接给按在了地上,这多冤枉?虽然有人能把郑义捞出来,可丢人不是。

从原路出了黑市,郑义并没有骑车,而是慢慢的走着。

这不对呀?

别人买东西从黑市里面出来都有人跟着尾随准备黑吃黑,可自己在黑市上也漏了富,可为啥没人来追自己?

等了半天还是没人追出来,难道自己是气运之子?

有点意难平的郑义把车子放出来,骑上车子朝家赶去。

大门竟然插上了,郑义拍了拍门,没有几下,睡在最边上的一家人起来开了门,郑义对这人有了解,是街道扫地的。

身体弱,干不了重活,年轻的时候,救了个逃荒女,两人生了个儿子,孩子还没有两岁,女人就跑了,现在孩子都15了,不过一直没有停止过上学,孩子也争气。

红星初中上三年级,和小雪不是一个班,但都是一个学校的。

“小郑呀,怎么回来这么晚。” 王金生举着蜡烛看清楚了是郑义。

“王大哥谢谢了,从亲戚家回来晚了,麻烦您了,这里有俩苹果,您别嫌弃,天冷,赶紧回屋吧,我这就赶紧走了。” 郑义从挂着的布袋里拿出来两个苹果塞给王金生推车就进了院子。

都快凌晨1点了,大院静悄悄的。

回了家,收拾一下,随便洗了个澡,躺在了床上。

进入空间后,就开始折腾起了胭脂米。

听说这东西得用冷水养着。

自己空间中的冷水只有从山洞里流出来的水是冷水,有个20多度的样子。

就在山洞入口的脚下开辟了一块10亩田,不过前期肯定用不了这么大。

郑义就开始折腾了起来。

讲真的,郑义对于水稻来说,还是有点心得的。

看电视,也有一些娱乐节目是让演员从水稻培育到种植来演的。

郑义当然也看了。

虽然没有把握,不过郑义这次只打算用2两稻谷实验。

多试验几次,总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