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老太太的后事,最后还是在殡仪馆草草办了,也没开什么追悼会,95号院里也没有人去送行,充分表明了,95号院的人对聋老太太的真实态度。
除了易中海和何雨柱,院里没有人喜欢聋老太太。
如果说聋老太太以前在95号院里就是老佛爷一般的存在,那么易中海就是李莲英的角色,而何雨柱就是荣禄一样的人,他们是聋老太他的左膀右臂,哦不是,是哼哈二将。
95号院里的街坊邻居,就是他们欺压的对象,压榨的对象。
这些街坊邻居苦聋老太太久矣,又怎么会去参加她的葬礼呢?
易中海也没去,因为易中海去了派出所,被拘留了,说是要拘留七天。
秦俊当场抓获的,现在聋老太太死了,王爱琴死了,他自己也废了,杨光明已经不管他了,如果没有意外,他就要在看守所里待七天。
马上到国庆节了,从上面下来了很多通知,要求举办各种活动,李俊虽然心里不是很愿意,但也拗不过霍巾帼。
街道办要举办一场庆祝国庆的文艺表演,优秀节目还要送到区里面,甚至市里面参加演出,有一定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接到这个通知,救助站里的人都很兴奋,就想拿到那些奖励。
这也就是救助站这段时间伙食好了一些,不能说吃饱吃好,至少能少饿肚子了,也有了一些油水,让大家的身体都有了一定的改善,所以才有了一些精力。
而且现在每个人都有了一套新衣服,精神面貌也好了很多。
针对现在救助站的人员情况,李俊组织了三个节目,一个是儿童的合唱,一个是妇女的山歌合唱,还有一个是成年男子的武术表演。算是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参与,把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调动起来了。
不过不能耽误了正事,所以排练的时间都是安排在晚上,所以这些日子,每到晚上,救助站就非常热闹。
要是放在以前,救助站晚上这么吵闹,估计周围的居民都要抗议了,但是现在他们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看起了热闹。
原因主要是现在的晚上没什么娱乐活动,有热闹看就让人很开心了。
这个年代的晚上,娱乐方式非常缺乏,不外乎看电影、听收音机、看报纸、看书等,但都不是一般老百姓能享受到的。
比如看电影,现在虽然有电影院,但是数量非常少,电影放映设备也少,放映员也少,城里的人都很少看电影,更不用说乡下了。
这也是为什么许大茂在乡下这么受欢迎的原因。
有人说他借放电影的机会向农村的干部索要土特产,如果不是放电影这么重要,就算许大茂索要,人家愿意给吗?不直接向上面举报你就好了。
在农村里面,一年放电影的次数屈指可数,离城市近的郊区可能多一点,远一点的一年能有一次就差不多了,那不是和过节一样?
其实城里人看电影的机会也很少,一年也看不了几次电影。
首先就是电影院太少。
电视剧《血色浪漫》里面,为了看一场电影,整个京城的大院子弟都聚集在一个电影院里买票,排队的人那是人山人海,充分说明了电影的稀缺性。
这当然是夸张了,但电影院少却是肯定的。
收音机同样如此,根本不是一般家庭能买得起的,当初阎埠贵有一台收音机,每次听广播的时候声音都要调到很低,就自己坐在旁边能听到,为的是省电,也是不想让街坊邻居占便宜。
看报纸就更不用说了,一来当前的识字率太低,很多人都不识字,自然看不懂报纸。
至于电视机,那玩意比电影还珍稀。
1958年,华夏才开始生产第一台电视机。
华夏的电视机产业起步很晚,在1957年才开始研制生产,1958年3月17日晚,华夏电视中心在京城第一次试播电视节目,才标志着华夏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研制成功。
而此前,全华夏的电视机,也不过才20台。
很多人说,在那个娱乐匮乏的年代,人民群众晚上最多的活动就是造人。
这也没错,只是这也是一项重体力劳动,饭都吃不饱,没有体力,怎么造人?
于是对于周边的群众来说,在救助站看热闹,听里面的人排练唱歌,也是一项不错的消遣了。
李俊也没有阻止这些人看热闹,在他看来,救助站的这些被收容的人,最终还是要回归社会的,和周围的群众隔离开来也不是好事。
他把排练的地方安排在了一堂前的院子里,这里地方最宽广,能容得下更多的人。
李俊还在堂前搭了一个不大的舞台,让排练更有舞台气氛,也深受救助站所有人的欢迎。
对于来看热闹的人,李俊划定了区域让他们站着观看,如果自己带了凳子也没问题,救助站不提供凳子。
同时让保卫科安排了工作人员维持秩序,防止有人捣乱、起哄,也防止一些人闯入救助站内部搞破坏或者偷东西。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救助站里有肉了,也不得不防。
院子里拉了点灯,亮度虽然不高,放在前世21世纪只能算是昏黄的灯光,但现在是什么时代?现在是1959年,就算在京城,也没有实现用电自由的时代,有一盏灯已经显得很亮了。
通往跨院的月亮门边,李俊一边看着一堂院子里的情况,一边听着田小亮的汇报。
参加文艺表演还是给救助站造成了不小的压力,粮食要保证供应充足,肉类、青菜也不能断,表演用的衣服、鞋子等也要准备。
长远来看,还要准备过冬的煤、柴火、棉花。
这些通过之前卖猎物给有关单位、工厂,同时组织救助站里的人出去收集也有一些,但缺口还是很大,也让他有些忧心。
“站长,我们现在还有大米122斤,棒子面574斤,玉米面337斤,白面265斤,红薯1537斤,淮山688斤,野猪肉167斤,野兔31只,野鸡44只,各种野菜干800斤,现在咱们救助站一共177人,如果没有街道办拨付的粮食,每人每天一斤的口粮,我们只能最多撑二十天。”
李俊揉着眉心:“我再来想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