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主力东归,壶关前线压力骤减,但诸葛亮并未感到丝毫轻松。郭淮、陈泰皆是魏国宿将,用兵老辣,壶关天险经过司马懿的加固更是固若金汤。强攻,无疑是拿蜀军健儿的性命去填无底洞。
经过几次试探性攻击,诸葛亮内心不禁感叹道:壶关这地形,真是让人头疼。强攻损失太大,就算打下来,估计也剩不下多少力气打晋阳了。得换个思路,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他站在巨大的并州沙盘前,目光越过壶关,投向了更北方的晋阳(今太原)。晋阳,并州州治,汾河谷地的中心,拿下它,才能真正意义上控制并州,切断河北与关陇的联系,并对邺城形成泰山压顶之势。
“强攻壶关,非上策。”诸葛亮缓缓开口,帐下姜维、邓艾、王平等将肃立聆听,“司马懿虽走,然郭淮、陈泰亦非庸才,壶关险峻,急切难下。我军当避实击虚,绕开壶关,直取晋阳!”
“绕开壶关?”姜维眉头微蹙,“丞相,壶关乃通往晋阳之咽喉,如何绕行?莫非……要走井陉?”
井陉,太行八陉之一,连接河北与并州,但其出口土门关亦是一大险关,且有滹沱河阻隔,并非易途。
诸葛亮摇了摇头,手指点在沙盘上壶关西北方向,一条蜿蜒于群山之间的细线上:“井陉出口土门关,魏军必有重兵。亮意,不走大道,行奇兵!”
他指向滏口径以北,壶关以西的一片崇山峻岭:“由此处,穿越太行山中小径,迂回至涅县(今武乡西北)、襄垣一带,进入上党盆地北部!此地魏军防御相对薄弱,我军可由此北上,直扑祁县、京陵,切断晋阳与上党南部的联系,而后再图晋阳!”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且冒险的计划!意味着蜀军主力要放弃相对安全的补给线,冒险穿越数百里人烟稀少、地形复杂的太行山腹地。一旦被魏军察觉,或粮道被断,后果不堪设想。
邓艾眼中却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他本就擅长险中求胜:“丞相此策,虽险,然出其不意!若能成功,则晋阳震动,壶关之敌不战自溃!”
“然此路艰险,粮草补给乃重中之重。”姜维补充道,他考虑问题更为周全。
“故此战需分兵而行,双管齐下!”诸葛亮决断道:
“姜维、邓艾!命你二人为北进主力,率五万精锐,以山地作战能力强的无当飞军、羌胡义从及部分精锐步兵为主,携带半月干粮及必要器械,执行此次迂回穿插任务!务必隐蔽疾行,克服险阻,按期抵达指定位置!”
“王平!命你继续统领攻城部队,伴攻壶关!多设营寨,日夜鼓噪,做出我军主力仍在,即将大举攻关之假象,牢牢吸引住郭淮、陈泰!”
“马铁、马承!命你二人率领西凉铁骑,游弋于滏口径至潞县(今潞城)一线,既掩护姜维、邓艾侧翼,防止魏军自河北方向来袭,又负责与北进主力保持联络,并在必要时提供支援或接应!”
“亮自统中军及霹雳营大部,坐镇天井关,总督后勤,协调各方,并为王平部提供远程火力支援,维持对壶关的压力!”
“此战关键,在于隐、快、狠!”诸葛亮目光扫过众将,“隐而不露,快如闪电,狠击要害!让郭淮、陈泰困守孤关,让晋阳守军猝不及防!”
“末将等领命!”众将轰然应诺,战意昂扬。
姜维、邓艾领命后,立刻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他们挑选最精锐、最擅长山地行军的士卒,携带炒面、肉干等便于储存的干粮,以及大量的绳索、斧凿、药弩。所有重型器械,包括霹雳营,一律留下。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五万蜀军精锐,如同一条悄无声息的长龙,离开了壶关前线大营,钻入了莽莽太行山中。
前路之艰难,远超想象。所谓的“小径”,很多时候仅仅是猎人和采药人踩出的痕迹,甚至需要攀援绝壁,涉过冰冷的山涧。毒虫猛兽、恶劣天气、迷路的风险时刻相伴。辎重补给更是困难,全靠人背马驮,且数量有限。
姜维、邓艾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邓艾更是发挥其“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特长,亲自勘察路线,指挥开凿栈道。部队昼伏夜出,小心翼翼,避开可能遇到魏军巡逻队和山民的区域。
尽管如此,艰苦的行军依然造成了不小的非战斗减员。不断有士兵因失足、疾病或体力不支而倒下。但蜀军纪律严明,士气并未崩溃,他们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王平在壶关方向的佯攻进行得有声有色。他命令部队轮番上前,摇旗呐喊,发射箭矢,偶尔还用留下的少量霹雳器械进行轰击,制造出大军攻城的假象。郭淮、陈泰站在壶关城头,望着下方“声势浩大”的蜀军,虽觉其攻势不如以往凌厉,但见其营寨连绵,旌旗招展,也不敢断定蜀军主力已去,只能严令守军提高警惕,不敢轻易出关。
马铁、马承的骑兵则在广阔的区域机动作战,清扫魏军斥候,打击小股运输队,有效地遮蔽了姜维、邓艾主力的行动。
经过近二十天的艰苦跋涉,姜维、邓艾率领的奇兵,如同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上党盆地北部的涅县附近!
涅县守军毫无防备,一触即溃。蜀军迅速攻克涅县,获得了宝贵的粮食补给和休整机会。消息传开,整个上党北部震动!
姜维、邓艾毫不迟疑,立刻按照预定计划,分兵北上!
邓艾率两万精锐,疾扑襄垣、厩亭(今襄垣北),切断铜鞮(今沁县)等地与晋阳的联系。
姜维率三万主力,直取祁县!祁县位于晋阳以南,汾水之滨,是拱卫晋阳的重要门户。
祁县守将乃是魏国并州刺史郭淮麾下大将,率兵死守。姜维挥军进攻,姜维本想将缴获的魏军旗帜换上,试图诈城,但是被魏国守将识破,姜维果断下令强攻。经历一番血战,祁县终被攻克!
蜀军兵锋直指晋阳!
晋阳城内,并州留守官员惊恐万状!他们万万没想到,蜀军主力不是被挡在壶关,而是如同幽灵般穿越太行山,杀到了家门口!晋阳城虽然坚固,但精兵强将大多被郭淮、陈泰带往壶关,城内守军兵力不足,且多为郡兵,战力有限。
“快!向壶关郭淮将军、陈泰将军求援!向邺城大将军求援!”刺史惊慌失措地下令。
然而,求援的道路已经被邓艾切断。郭淮、陈泰在壶关接到晋阳告急的文书,又惊又怒!他们这才明白,自己被诸葛亮耍了!蜀军主力早已金蝉脱壳!
“诸葛亮奸诈!”郭淮气得须发戟张,但他深知壶关重要性,若弃关回援,王平部蜀军趁势夺关,则后果更不堪设想!他只能一边严令守军不得妄动,一边派出小股精锐,试图突破邓艾的封锁线,向晋阳传递消息并了解情况,但收效甚微。
邺城的司马师接到晋阳危急的消息,更是焦头烂额。父亲司马懿正在洛阳与陆逊对峙,河北兵力捉襟见肘。他只能紧急从常山、赵国等地抽调兵马,任命将领刘靖率领,南下救援晋阳。
姜维攻克祁县后,并未立刻强攻晋阳。他深知晋阳城坚,强攻不易,且己方缺乏攻城重器,后勤补给也主要依靠就地取材和之前缴获,并不充裕。
他采取了围城打援的策略。
以部分兵力监视、围困晋阳,断其外援,扰其军心。主力则埋伏在晋阳以南,汾水以东的有利地形,静待魏国援军。
果然,刘靖率领的河北援军两万余人,经井陉出土门关,渡过滹沱河,南下救援晋阳。他们并不知道蜀军主力的具体位置和实力,以为只是小股部队窜扰。
当刘靖军行进至洞过水(今潇河)与汾水交汇处的一片丘陵地带时,早已在此设伏多时的姜维主力,骤然发动了攻击!
“放箭!”
“弓弩手,火矢覆盖!”
“骑兵,两翼包抄!”
姜维指挥若定,伏兵四起。蜀军占据有利地形,以逸待劳,箭矢如雨点般落下,装备的小型弩炮也发射出燃烧的箭矢,引燃了魏军的辎重。马铁、马承的骑兵适时从侧翼发起猛烈冲锋,将魏军阵型冲得七零八落。
刘靖部猝不及防,又处于行军状态,难以组织有效抵抗。激战半日,魏军大败,刘靖本人死于乱军之中,两万援军几乎全军覆没。
此战,彻底粉碎了魏国短期内救援晋阳的希望。晋阳城彻底成为一座孤城。
壶关方向,郭淮、陈泰得知援军覆没,晋阳岌岌可危,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王平指挥的佯攻部队依旧“尽职尽责”地保持着压力,让他们无法抽调兵力回援。
晋阳城内,守军士气低落,粮草日渐消耗。并州守城将领多次组织突围,均被姜维击退。
姜维并不急于攻城,他不断压缩包围圈,同时派人向城内射入劝降信,宣扬蜀汉政策,瓦解守军意志。他还利用缴获的魏军衣甲旗帜,伪装成溃败的援军,试图诈开城门,虽未成功,但也让守军更加风声鹤唳。
诸葛亮收到战报后,心里赞叹道:姜维这小子打得不错!围点打援,心理战都用上了。晋阳已经是瓮中之鳖,就看郭淮、陈泰能撑多久,或者司马昭还能不能挤出援兵了。
他命令坐镇天井关的中军,加快向姜维部输送补给,尤其是粮食和箭矢。同时,严令王平,继续对壶关保持高压,绝不能让郭淮、陈泰有喘息之机。
整个并州战局,因为诸葛亮这招“暗度陈仓,直取晋阳”的妙棋,彻底盘活。蜀军主力跳出壶关僵局,在北线取得了决定性优势。晋阳这座并州的心脏,已然在蜀军的兵锋下颤抖。郭淮、陈泰虽然守住了壶关,却眼睁睁看着并州腹地沦陷,陷入了战略上的极大被动。
并州的归属,似乎已经只是时间问题。然而,所有人都知道,司马氏绝不会轻易放弃并州,更激烈的风暴,或许正在酝酿。中原的战火,因并州之变,燃烧得更加炽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