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隐蔽集结地,眼前景象让众人一愣。
来帮忙的老百姓,一个都没走!
赵保胜抓老罗来问,老罗一脸无奈:“乡亲们说,这会儿走了,万一消息走了风声,谁都说不清……”
高一刀眼角直跳!群众工作啊!做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这么好的老百姓,竟然到现在都没组织好!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能达成!
回去就建议丁政委开党委会!哪怕丁政委就是主要负责人,这一炮也必须开!
缺人?缺人不是借口!
王朋没吭声,这是独立团地头上的事,他不好言语。
胡义没见过这个,不知道说啥好。
赵保胜倒是站出来了:“乡亲们!感谢大家的支持!咱八路军有一说一,事儿,做完了,拿粮,大伙儿安心拿着!”
高一刀以为老赵要赶人走,瞪眼想阻止,老赵个儿大,一拨,他就被撇到一边:“夜里走山路,咱也不放心大伙儿安全,有老有小的,马良!组织同志们多捡柴火多点火堆,让出毯子!让乡亲们在这儿过夜!”
“是!”
老百姓里有人喊八路仁义。
赵保胜摆摆手,接着说:“明天咱还有活儿!一样给粮!大伙儿安心待着,伙食按咱八路的,吃三顿!”
人群嗡地一声,好悬没炸锅!八路军真仁义!
高一刀反倒郁闷了,哪儿来那么多粮食啊?!
老罗也惊讶,惊讶过后赶紧拉老赵:“那么多粮食……不能……”
“老罗你听我说……大家伙多吃一顿饱饭,是不是能多扛些日子?”赵保胜问,几个人都点头。
“我们没能力,也养不起大家伙,但……几顿饱饭,能活人!能多活几个人!”所有人都听明白了。
沉默。
吃的,会定量发下去,群众舍得一口气全吃完?大家都能想到,肯定不会的。
部队标准的三顿,老百姓能靠这些活三天!
“粮食不用担心,明天咱还会缺这点粮食?”
大家都笑了,包括高一刀那张死人脸,也难得露出一点笑容。
赵保胜笑:“这也就大北庄的土豆没能收获,收了土豆,我打算到处送,想想看,能活人的东西,忍住不吃,种下去,明年日子是不是好过一点?”
都散了,王朋追着老赵问土豆的事,被打发了:找你们团里,去独立团问。
赵保胜看着围坐火堆的老百姓和八路军战士,很满意,瞧,初步信任就这么建立起来了,谁说粮食催动的事情就简单只是交易?
山坳里渐渐安静,但很多人没有睡着,有人想着明天的战斗,有人想着明天的伙食,也有人想着,八路军每天吃三顿!
赵保胜白天睡足了,晚上也没干多少活儿,这会儿睡不着。
他找到一个装过粮食的麻袋,拆开,想给小红缨做一件吉利服……手残党绣花,十字绣也是绣不是?有个样子的吉利服…那也是吉利服不是?
小红缨白天睡了一小会儿,这会儿撑不住,安静睡在老赵身边,老赵借着火堆忙活,身边还有一堆黄的绿的草秸秆。
……………………
山里的早晨,有淡淡的雾气。
“啊?!”小红缨的声音,“我不要!太丑了!”
九班一帮人憋着笑,忙活收拾。
“哎!你不懂!这个套上,改变身形比例,敌人远远的看不出是个人样子,就不会朝你开枪。”老赵的嘴有点瓢,嗯,不知道咋编了,眼前的小红缨变成个刺猬样的霍比特人……
“麻袋啊!披麻戴孝的,还插着草……老赵你这是要卖小丫头啊?!”
噗!胡义终于被老罗的话给逗喷了!身后罗富贵几个早滚到地上了。
赵保胜好说歹说,带小红缨走远,藏到远处山头的杂草后,朝胡义挥手,胡义忍着笑,举望远镜……半天没说话。
高一刀来找胡义,需要提前安排大路附近的哨位,还得去等着看车队规模,看胡义举着望远镜,着实有些眼馋,却不知道他在看什么……
望远镜到了高一刀手里,他还有些不适应曹长镜右眼的分划,调整一下,视野里,赵保胜朝这边挥手……没什么奇怪的啊?这帮人没见过望远镜?不可能啊?等等!
高一刀看到老赵身边蹦跶着的那一坨……他也愣住了。
小红缨风一般从坡上冲下来,夺过高一刀手里的望远镜,哼!想骗姑奶奶的宝贝!想瞎了心!
她哈口气,拽衣角小心擦了擦目镜,举起来,看老赵,老赵被她逼迫,顶着不合身的斗篷式‘吉利服’,蹲在草丛里,举着根棍子……在小红缨的视线里,老赵消失了!
刚想惊叫,胡义的大手按住了她的脑袋:“丫头,别喊,这事儿别到处说!”
高一刀也点头,等下他要找老赵问问,看怎么做到的……二连也有神枪手的!
……………………
预警哨早早地被派出去了。
火力组直接绕路上山,胡义要现场安排射击位,九班作为协助力量,也跟着,老罗他们游击队的大抬杆,这回被胡义看中,作为主要输出!
高一刀和王朋也跟着九班,他们俩都见过胡义使机枪。
王朋对胡义的机枪射击感触不深,他没亲眼看到胡义射击,只知道九班以机枪为中心,扰乱了一个小队鬼子对他们连的正面进攻,甚至直接灭掉鬼子两处机枪!
高一刀在上次邀请九班协助进攻炮楼时见过胡义用机枪对炮楼的压制,嘴上骂胡义果党作风全靠子弹多,其实他心里明白,机枪就得那样使!八路军……没条件那么用机枪啊!
两个连,都支援出一支轻机枪小组,都是歪把子大正十一年式,配齐两百发子弹,唯一嘱咐,就是跟着九班长,好好学习使用机枪!
没傻子的,再不服气,人家本事就在那儿,只要不瞎,都能看出胡义玩机枪那是真行家,没有几千发子弹,喂不出来!
一群人都在小山头后静默,胡义和高一刀在山头灌木后向南张望,预警哨都有玻璃镜子,昨天已经学会熟练使用反光,只要看到车队,就会朝这边山头晃。
马良和刘坚强,帽子上扣着草圈伪装,也在山头协助观察。
罗富贵和吴石头开始卸弹匣子弹,检查弹匣弹簧,再重新一发一发装满,六个满弹匣,足够循环,备用子弹背包里还有二百发。
两个歪把子机枪组,也在检查机枪给弹药上油,油很珍贵,平时他们一般用油纱布擦子弹,只有战斗时才给弹斗加一点油。
赵保胜和小红缨在‘装饰’胡义的步枪。
九班几支步枪,胡义那支精度最高,这次归小红缨掌握,老赵一边帮这支枪缠麻布带,一边和小红缨讲他知道的一些基本狙击知识。
“狙击手啊,欧洲早就有,人家玩枪早嘛,其实没多大了不得,也就枪好,”赵保胜给小红缨打气,“最重要的是,狙击手不随便开枪!”
小红缨翻白眼:“那拿那么好的枪干啥?”
“狙击手的目标,都是重要目标!指挥官,机枪射手,炮手,通信兵……你…能理解吧?”
“……”小红缨其实能明白。
“狙击手最重要的,就是隐蔽……老子就是要打你指挥官,小兵在我眼前晃,我就不打你!你知道为啥?”
“……打了小兵,敌人就会知道附近有个神枪手,指挥官就不敢露头了!”
“对!一击必杀,打不到,或者没把握,我宁可一天不开枪!”
“……”小丫头可能有些不能接受,战友们都在拼命射击,自己在旁边看热闹……
“一般狙击手不和机枪什么的一块堆儿,那样容易招炮…招掷弹筒。你瞧,给你配的这隐蔽衣,和枪上缠的隐蔽,就是让狙击手单独藏着的,你拿望远镜都找不着。”
小红缨努力理解老赵说的话,她隐约觉得非常有道理,但还是绕不开那战友们在血战,她在旁边不开枪……
王朋暂时没事,跟在旁边听,他比小红缨更能理解老赵的意思,就是古代的刺客,没有成功把握,宁可放弃机会……
赵保胜还给小红缨准备了一块布,一壶水,这是让她打湿,铺在枪口前面的,防止枪口焰卷起地面灰尘。
他知道的不算多,大多数都是影视剧里看来的,讲给小红缨听,也是希望她不要裹在火线上和敌人对射,做个孤独的狙击手,伤亡的机会少。
小丫头来了兴致,缠着他多讲……那有什么难的?吹呗!
“望远镜你有的,想过只有一个筒的望远镜,装在枪上,里面划的十字线,拿那个瞄准敌人……嘿!两三里外就能一枪打中脑袋!”
小丫头张大嘴,一脸不可置信。
“当然,那个很复杂,咱们现在没有。”
唉!
马良的声音从山头传来:“观察哨有闪光!车队来了!”
老赵的牛,只能留到下次吹。
…………………………
骡子拉的车,呃,真骡子拉的车,二十二辆,可能是有备份。
整个车队拉开不到二百米,在老赵的预估之内。
这会儿看,鬼子伪军都是坐车的,大家数下来的结果一综合,鬼子一个满编小队,伪军一个连。
观察到了三挺歪把子,三个掷弹筒,前所未有的甲种师团标准配置,当然,守备部队标配是没有的,肯定是凑出来的,也不奇怪。
伪军像是标准治安军,不是保安团改编的那帮杂碎,也是满配,但只看到两挺捷克式,没其它重武器。
胡义没有参加数人头,他掐着怀表计算车队行进速度,这很重要,从北边观察哨看到车队,到进入伏击路段的大致时间要能预估,才不会出纰漏。
车队过完,山头上谁也没动,直到刘坚强通知,北边观察哨闪光,车队已经过了两里地,一群人才按计划行动。
高一刀和王朋去召集部队,胡义开始安排山头火力。
李有德说过,运粮队会在落叶村吃一顿,所以时间还算充裕。
二连负责重新扒开路上的沟槽,扒出来的碎石什么的,还得抛在路面上拍平,延缓敌人回填沟槽的时间。
胡义的要求是十五分钟不能填完,他要十五分钟,利用火力尽可能多的消灭敌人,这期间,二连不动,防止己方火力误伤。
老赵说他的计算有问题,车队只要填车轮可以通过的两小段就行,所以胡义把九班的捷克式安排在沟槽南边,他亲自掌控,确保车队填不完,确保车队跑不掉。
山头火力布置基本上是平均的,南边是九班的捷克式,北边收尾的是二连的歪把子,王朋连的歪把子更靠近北边,中段全靠石成的大抬杆……
两挺歪把子必须控制住敌人队尾,不能让敌人向北跑,倒不是担心敌人的车队跑了,而是防止敌人从北边绕行上山头。
小红缨也被他安排到了最北边,距离预估的敌人队尾超过二百米,可以冷枪偷袭敌人指挥官和掷弹筒,老赵嘴里的重要目标,他也很清楚。
二连已经上到路上,正在扒路。
胡义召集山头上的所有人,不到二十人,这里都将是参与第一批开火的人,他再次强调,第一批火力的首要目标是掷弹筒,再次掰开揉碎了讲,掷弹筒才是敌人的火力支援中心。
他和九班一起研究过,鬼子的班组进攻战术,依靠的是机枪,这个,只要己方机枪数量够,不被敌人诱惑跟着进攻锋头走,专盯敌人机枪,就能顶住,压制,但鬼子的掷弹筒,才是己方机枪的最大威胁。
关键这东西很难对付,曲射,躲在掩体后也能发射,己方直射火力根本够不着!
伏击的好处,就是在敌人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能对敌最具威胁,价值最高的目标进行集火,在敌人找到掩体并躲藏前,杀伤高价值目标。
所以,胡义从昨天定下来哪些人归他管时,就开始不断灌输,首要目标是掷弹筒。
赵保胜没挨过掷弹筒,觉得胡义是被掷弹筒打多了有些应激,但,听多了,也就明白为什么胡义那么忌惮掷弹筒了。
另外,胡义还强调,移动的重要性,不管敌人掷弹筒是不是被消灭,机枪火力,包括石成的大抬杆,都需要移动。
固定位置的机枪,极易被敌人预谋集火,一旦火力中断火力停滞,敌人大量步枪手分组集火,也能压住机枪。
按胡义的经验,实际上机枪的损失,除了掷弹筒,还有就是一直不换位置,被敌人步机枪集火。
山头上都算火力组的人,每个人都被胡义要求记牢这些,即便机枪手打得忘乎所以,也必须按这些要点提醒机枪手。
“会打机枪的人很多,不缺你一个,但那些都是消耗品,只有在战斗中活下来,一次次地活下来,你才能成为一个让敌人害怕,让自己人放心的好机枪手。”胡义最后说一句不那么好听的,就解散,各自就位。
小红缨带着吴石头,还站在原地,胡义拍拍她的伪装,笑:“去吧,狙击手同志,保护好自己。”
“狐狸,我不想待在山头!我要去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