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落叶村北。
山头上,小红缨卧姿据枪,瞄着山下一栋草屋,嘴里却在嘟囔:“老赵,你说李有德要干嘛?”
“不知道,嗯…十有八九,是想借刀杀人。”
“啊?杀谁?”小红缨惊讶地转头,老赵给她头拧回去:“注意观察,确保胡义安全。等他回来就知道了。”
赵保胜继续趴着,在一张纸上划拉,他在回忆小说细节,手机没带出来,好久没开机了,不过不要紧,他没打算完整干涉事情走向,只想帮着完善细节,减小损失。
他没那么圣母,想拯救每一个人,战斗中有牺牲,那很正常,上次接人,连他自己都差点陷进去,那还能指望什么?
道理早就知道,他说不太好,大致意思就是,事物总是在动态发展的,不说故事线强行收束那种玄之又玄的说法,一旦有外来干涉,事情因为新的干涉出现其他变化,就很正常……嗯,他自己能理解就行。
另一处山头,罗富贵架着捷克式,也在嘟囔:“石头,你说咱这么折腾是为了啥?”
“……”
“粮食不是够吃了吗?够吃了那就回去啊,胡老大还来会这个李有德干啥?”
“……”
“老赵好像觉得粮食还不够?天天折腾种这种那的,咱参加八路是当兵打仗的,咋又变成种地的了?”
“……”
“不过粮食多了也是好事,总能多吃几顿饱饭,俺娘要是活着……石头,你想你娘不?”
“……想。”
罗富贵还想说些啥,吴石头指山下:“班长。”
胡义出了屋子。
刘坚强守在院子里,见他没有异样,就朝山上打手势。
李有德的跟班也在院子里,不明白八路是在干啥。
胡义和刘坚强很快离开,李有德出来,他的跟班跟上,朝北边山头扫了一眼,才发现,山头有人!
李有德也看到了,八路果然不一样,专业的就是专业的。
……………………
胡义见到赵保胜,脸色有些古怪……和老赵猜的差不多,李有德就是想和他达成协议,劫了落叶村发到县城的粮!
路上找了个山坳,胡义和九班讲了这事儿,赵保胜直接就说要干,罗富贵给憋住了,小红缨和刘坚强都同意,马良……嗯,也会同意。
“咱人不够,李有德估计那么多粮食,鬼子至少来一个小队,伪军还不清楚来多少,少说也要有一个连。”胡义有些犹豫。
赵保胜捏下巴,假装思考,然后才说话:“摇人儿!二连不是在北边嘛!三连也有些人,王朋他们不也缺粮?老罗那边几个,都能拉进来。”
胡义有些头疼,这么多人,不是一个部队,该怎么协调?鬼子重视,那来的力量不会小,说不定得打成一场恶仗,损失…责任…利益分配,都是事儿。
赵保胜给胡义灌鸡汤:“这几支人马,都和咱合作过,合作愉快……嗯二连那个不算,但也只能咱们拉起来,串起来,肯定还是你说了算!咱又不是兼并他们,怕啥?谁要不敢来,那也别指望分粮分缴获。真凑不齐人,回去报告政委,让政委拿主意。”
这个胡义倒是知道,老赵都打了包票了,肯定能拉得动,现在关键是,他胡义能不能指挥得了。
他做过东北军连长,可也没指挥过这么多杂散部队参战的伏击……应该说,他跟着67军,就没怎么打过伏击,所有的伏击经验,都是少年时得来的……
不管怎么样,九班先回青山村,带些粮食去找二连,换回马良,再商量合作。
二连谈不妥,就直接转头去找王朋,一个是王朋那边缺粮,二一个上次伏击,王朋是知道九班的战斗力的,容易说服。
三连新兵和老罗他们,打下手没问题,道路前后的预警警戒交给他们。
凑人多,还有个目的,是抢到粮食需要大量的人运输,甚至老赵都在想,要不要回大北庄喊人……
……………………
老罗带着他的人,推着一辆独轮车,装着两袋粮食,跟着九班进山,寻找独立团二连。
赵保胜注意到,老罗他们有六个人,人多了,还多出一支巨大的“步枪”,问了才知道,那是他的外甥石成,带家伙入伙,这边能吃饱饭啊。
石成…就是九排的那个石成,还没到入伙的时候,那个巨大的枪,就是抬杆儿,前装重型火铳。
路上不合适细打听,赵保胜想着等下一定要了解一下这个抬杆儿,毕竟老罗就是这东西炸膛才牺牲的……
二连…因为粮食不足,为了减小消耗,被九班甩脱之后,并没有移动很远,高一刀正在愁下一步去哪里,哨兵报告,有人接近。
来人不少,推着车,看到二连出来拦路的一群人并没有慌,走近了,高一刀才发现,九班的那群杂碎也在。
“你们还敢回来?”高一刀轻蔑一笑。
“为什么不敢?喏,粮食。”胡义一抬下巴,老罗他们正在卸车。
“……”高一刀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的感觉,昨天九班好像怕被他剥皮,跑得贼快,今天又大摇大摆过来送粮,这里面有事儿?
“昨天你们的鸡呢?”
“那你别想了,给团里伤员找的,除非你伤了。”
“……”高一刀一点便宜占不到,索性直接问:“有事?”
“有事。”
二连搞吃的,高一刀和胡义找个地方坐下说事,胡义拉上老罗老赵,老赵又带着小红缨。
马良一脸怨气,也跟着,九班都跟着,弄得高一刀以为胡杂碎支开他的二连,要以多欺寡弄他……
果然,一说事情,一说粮食,高一刀就蹦了起来,姥姥的,四万斤粮食啊!
二连和九班拼光了也要弄回来!
……哪怕只能分一半,也是两万斤!
然后就是谁指挥的问题…高一刀当仁不让,这里他最大。
胡义撇嘴,高一刀不是不行,他是个好连长,但他的打法老套……鬼子一个小队,伪军估摸着不会少于一个连,二连加九班还不满百,注定损失不会小。
伏击,还想拿到粮食,那就必须全歼。
战术需要仔细研究,绝不是“三枪,手榴弹,上刺刀”那么简单。
赵保胜听到高一刀要指挥,转头问马良:“知道王朋他们连的驻地吗?”
马良点头,又摇头:“以前去过,现在还在不在原地不清楚。”
“今天能找到吗?去找,就说我们又要搞粮食了,要入伙的赶紧,胡义指挥,问他来不来。”
高一刀拦住马良,问胡义:“什么叫又搞?为什么还要喊人来?咱独立团自己吃不行吗?什么叫你指挥?”
赵保胜让马良赶紧去,接过话:“鬼子一个小队,伪军至少一个连,我们现在加起来才几个人?人家主力团一个连,过来助战,能分多少粮食可以按贡献来谈嘛,我还喊了三连一些人,还有老罗他们游击队……高连长负责一起指挥一下?”
啧…高一刀舔舔嘴唇,没吭声,独立团的人还好说,游击队嘛敲敲边鼓,主力团的人,可不会听他的。
指挥权的事儿,暂时搁置。
敌人数量只是预估,所以多拉人入伙,更有保障,高一刀也不得不低头,他心里打定主意,二连不拆开,他肯定不会让别人指挥。
具体伏击位置,胡义已经考虑了好几个地方,地图摊开,和高一刀商量。
别看胡义认为高一刀的战术简单,可那也是多少年打出来的,八路军擅长伏击,从高一刀考虑伏击地点就能看出来。
战术简单那是因为条件简陋,用惯了形成了思维惯性,真正讨论起来,高一刀的脑子并不输给胡义。
下午马良就回转了,王朋连傍晚前到,刘坚强已经去找三连杨三娃他们去了,估计也不会太晚。
伏击地点已经推翻了两个,计划已经不知道改了几回,赵保胜发现自己想简单了,伏击还得考虑周围敌人的反应速度。
落叶村北有敌人封锁进山干道的据点群,大约一个连的伪军和一个小队日军,绿水铺有敌人便衣队,向南靠近浑水河还有伪军检查站大约一个连。
枪声还好说,爆炸声能传多远?敌人听到了多久会作出反应?据点的电话会不会把消息送进梅县县城?
赵保胜想着等三连的人过来,安排他们去找到县城往北走的电话线路,到时候枪响就切断通讯。
其它准备工作也在进行,二连把九班带来的粮食全部加工成干粮,剩下绝大部分人都在擦枪。
老罗他们和九班一起研究大抬杆,胡义也抽空过来了解这玩意儿的实际杀伤范围……按石成的描述,百米内,人体之类的软目标没问题。
“你这玩意儿连个瞄准都没有,咋打?”罗富贵笑,“瞧瞧这个,捷克式机枪!一扫一大片!”
石成憨笑,被逼得说实话:“这东西只要大概对着,一枪就是一大片。”
赵保胜在旁边看,他怀疑胡义和罗富贵以前都挨过这玩意儿的打,毕竟这东西现在只有地主用来守围墙……
他也看出来这东西的毛病:装填太慢。
仔细和石成打听装药装弹丸的量,赵保胜让小红缨去取她的作业本……分装弹药嘛,用纸包预先分好量,药和弹分开装,一包药,一包弹,扯开按顺序往里倒,夯实了就能开火……
小红缨高兴极了!她的作业本被扯了,用来包大抬杆的弹药!芜湖!不用做作业啦!
老赵给她一脑瓜崩,说作业本有的是,然后和石成讨论药能不能换成颗粒药……二连手里有足够边区造,赵保胜要来一些拆开取药改地雷,正好试试颗粒药打大抬杆。
试验结果是可以换,但石成担心药劲太大,这老伙计会撑不住,需要减量,赵保胜就让他去试,自己搞巩造手榴弹改地雷。
等王朋过来时,还以为九班这边和敌人交火呢,轰鸣不断……大抬杆的声势不小,威力没有想象中的大,但对于射程内的集群目标,很好使,一枪的覆盖面积就能盖过一辆牛车。
王朋被胡义喊过去商量战术,他倒是很客气,说就来帮忙,听胡义的…弄得还想争取一下指挥权的高一刀没了脾气。
三连杨三娃带着人也过来了,还带着粮食来的。
赵保胜拉他聊切断电话线的事,杨三娃摇头,三连也不是人人会这个,老兵会的多,但他们这拨里,就没人会。
细碎的事情一件件在被推动,人也在一批批被派出去,有找工具去的,有勘察现场去的,也有被派回大北庄送信去的……
赵保胜和高一刀胡义商量之后,还是决定汇报给丁政委,不需要大北庄支援战斗,但需要大北庄动员群众,准备运粮!
因为大家似乎都忘了一件事:运粮的车,大概率是牲口车,打起来这些牲口还能活下来多少,实在不好说。
由此还引发一个问题,枪响之后牲口会不会惊了乱动……
晚饭后短暂休息,胡义还得连夜赶去落叶村,让李有德送信去县城,争取早点把事情办了。
明天黎明前,参与进来的部队都要运动到隐蔽位置。
就在晚饭前,伏击计划已经商量妥,伏击地点也定下来了,各家分工也确定了,明天白天去伏击现场,还得根据县城出来的敌人规模再进行调整。
赵保胜长舒一口气,他有些紧张。
这是他头一次参加计划好的战斗,以前大部分都是遭遇战,或者临时起意的突击,虽然惊险刺激,但却不用想很多,活下来就是胜利,这次伏击不同,目标明确,要全歼敌人,要夺取全部四万斤粮食!
他开始担心是不是能达成战斗目标。
九班也是一样,最有计划的,也就是跟着二连打炮楼那次,说是计划,其实也很简单……明天的伏击,才是他们第一次参加正儿八经的大战!
胡义也有些不自在,这也是他头一次策划这么大的战斗,他想迫使自己静下来,却没能做到,脑袋后面反而突突跳得厉害,开始头疼。
杨三娃他们也睡不着,连长不在,排长不在,一群新兵蛋子跟着团里战友干这么大的事儿,回去会不会吃批评?
一时间,所有人都很安静,等待出发时间。
胡义的怀表进水,托李算盘找人带去修,他现在手里拿的,是缴获的鬼子的那块金表,表很好,但他却觉得不如那块旧的,那块王老抠给他的怀表,能让他舒心。
八点,九班和老罗的游击队一起出发,他们需要先去落叶村。
老罗给找的近路,不用从青山村附近绕路,由这里直接向东,穿过大片无人丘陵山地,就能出现在落叶村西边山口,而且离敌人据点很远。
赵保胜奇怪这么个口子,鬼子怎么没设据点卡住,老罗说这片山地连个平地都没有,山里贫瘠得很,树都长不住,根本没人居住,也极少有人通行。
果然,就没个路……这也是老罗知道九班有手电筒才敢夜里带他们走这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