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 第600章 权谋终平息,盛世清音永流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00章 权谋终平息,盛世清音永流传

钟声还在响。

一下,又一下,敲得乾清宫里的烛火轻轻晃动。沈知微站在原地,手指还沾着朱砂,指尖微微发凉。她没有动,也没有说话,只是看着那幅刚落笔的《长治图》。

裴砚转过身,目光落在她脸上。她抬眼回望,两人之间没有言语,却都明白这钟声不同寻常。

“若为叛乱,不会只敲一通。”她低声说,声音很轻,却稳。

话音刚落,殿外脚步急促。内侍跪在门槛前,双手捧着一封密函,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启禀陛下、皇后,海外谍网急报——裴昭最后余党,三日前于东瀛海域自尽。首级已验明正身,焚骨扬灰,无一逃脱。”

空气静了一瞬。

沈知微闭上眼。脑中浮现出那道冰冷的机械音——【检测到天下心声敬仰:“帝妃同心,盛世永驻”】。那是系统最后一次响起,也是她最后一次使用它。

她睁开眼,嘴角轻轻扬起。

“这一次,是真的清净了。”

裴砚没说话,转身走向殿门。他伸手推开沉重的木门,夜风涌入,吹起了案上的图纸一角,也吹动了他肩头的玄色龙袍。

太和广场上,百姓仍未散去。那幅《长治图》的摹本高悬在灯下,被无数人仰头注视。有人指着农田标记议论水利,有人围着女子书院的位置低声感慨,还有孩童踮脚念出上面的字。

忽然,一个声音响起。

“皇后娘娘千岁!”

紧接着,第二个声音跟上。

“帝王万岁!”

一声接一声,从角落扩散到全场,像是点燃的火线,迅速烧遍整片广场。人群齐声高呼,声音如潮水般涌来,撞上宫墙,又反弹回夜空。

沈知微缓步走到裴砚身边,站定。

她没有启动系统,也不再需要。那些声音不是来自某一个人的心底,而是从千万人口中喊出,真实得无法作假。

她抬起手,轻轻按在胸口。那里曾因背叛而撕裂,曾因权谋而紧绷,如今终于随着这一声声呼喊,缓缓松开。

裴砚侧头看她。她的脸在灯火下显得安静,眉眼平和,不再有半分防备。

“从此,我们只书写属于大周的盛世。”他低声说。

她点头,没说话。

远处的钟声停了。

但百姓的呼声没有停。反而越来越响,像要把这十年来的动荡、恐惧、挣扎,全都喊进风里,随它散去。

宫人们纷纷跪下,低头不敢抬头。只有他们两人仍站着,背对灯火,面朝人间。

沈知微忽然想起很多年前的那个夜晚。她跪在沈家祠堂外,被嫡母斥责,被姐姐嘲笑,背上还带着杖伤。那时她抬头看天,满眼是星,却觉得天地无光。

现在她站在这里,脚下是江山,耳边是民心,眼前是她亲手参与建起的秩序。

她活到了这一天。

而且不只是活着。

她改变了什么。

裴砚伸出手,轻轻握住她的。他的掌心有常年握剑留下的茧,粗糙却温暖。

“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并肩议事?”他问。

她当然记得。那时她还是贵妃,他尚在肃清前朝余党。乾清宫里烛火通明,他们争论赋税改制,争得面红耳赤。她说寒门无路,他说国库空虚。最后谁也没说服谁,却都留下了。

“那时候你说,制度比人长久。”她开口,“我当时不信。”

“现在信了?”

“现在我知道,”她看着广场上的人群,“只要有人愿意坚持,制度就能落地。”

他低笑一声,没再说什么。

风从门外灌进来,吹得图纸哗哗作响。那幅《长治图》摊在案上,墨迹早已干透。黑字是政令,红字是执行,每一笔都经过反复推敲,每一线都承载着无数人的命运。

而今,它不再是纸上蓝图。

它正在变成现实。

一名内侍悄悄走近,在殿角放下新的蜡烛。火光跳了一下,映在“女子书院”四个字上。那个圈出来的第一所书院,就在城郊,阿禾每天步行两里去上课。

沈知微的目光停在那里片刻,然后移开。

她不需要再盯着某一处查漏补缺。制度已经运转,人心已经归附。她可以退一步,也可以继续向前,全凭心意。

因为真正的权力,不是操控他人,而是让所有人不必再被操控。

外面的呼声还在继续。

“皇后娘娘千岁!帝王万岁!”

一遍又一遍,没有疲倦,只有发自肺腑的拥戴。

沈知微忽然觉得累了。不是身体的累,而是长久紧绷后的松弛。她靠在门框边,肩膀轻轻落下,像是卸下了十年重担。

裴砚察觉到她的动作,握紧了她的手。

“回去歇着吧。”他说。

“还不急。”她摇头,“让他们再喊一会儿。”

这是她等了太久的一刻。

不是胜利的欢呼,不是复仇的快意,而是千万人真心实意地相信——这个国家会好起来。

这才是最难得到的东西。

她曾靠读心活命,步步为营,算尽人心。可如今,她不再需要知道谁在想什么。她只需要站在这里,听见这些声音,就够了。

系统再也没有响起。

她知道,它不会再出现了。也许是因为她已经不需要,也许是因为天下真的太平了。

谁说得清呢。

但她清楚一点——她不再是那个靠窥探秘密活下去的沈知微了。

她是皇后,是这盛世的一部分,也是它的见证者。

百姓的呼声渐渐整齐,像一首没有旋律的歌,在夜里久久回荡。

沈知微闭上眼,听了一会儿。

再睁开时,目光清明。

她走回案前,拿起朱笔,在《长治图》右下角轻轻写下自己的名字。

裴砚看着她,片刻后,提笔在左侧落下他的署名。

两字并列,不刻意对齐,也不需修饰。

就在这时,一名小宫女捧着一封信匆匆进来,脸色发白。

“启禀陛下,皇后……北疆急报,说是边境有异动,守将请求增派兵力。”

殿内气氛一凝。

沈知微停下笔,抬头看向那宫女。

裴砚站在原地,眼神沉了下来。

她看了那信一眼,却没有接。

“把信放在案上。”她说。

宫女颤抖着将信放下,退到一旁。

沈知微看着那封未拆的信,静静站了片刻。

然后她提起朱笔,蘸了墨,在信封背面写下两个字:

“照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