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 第593章 裴砚率军直捣,震慑四夷平乱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93章 裴砚率军直捣,震慑四夷平乱局

沈知微将那支箭轻轻放入檀木匣中,指尖在箭杆上停留片刻。窗外天色已亮,宫道上传来内侍急促的脚步声。她没有抬头,只问:“何事?”

“娘娘,乾清宫传来消息,陛下召您即刻入殿议事。”

她合上匣子,起身整理凤袍。一路行至乾清宫外,裴砚的声音已从殿内传出。

“东瀛屡犯我境,火药潜入,刺客行凶,如今证据俱在。若不重惩,四夷皆视我大周为可欺。”

沈知微步入殿中,群臣分列两侧,气氛凝重。裴砚立于御案前,手中握着一份供词,正是昨夜她呈上的密折。他抬眼看向她:“你所言极是。小惩则患不绝,唯有亲征,方可立威。”

礼部尚书出列劝阻:“陛下乃万乘之尊,岂可轻涉险地?远征海外,劳师动众,恐耗国力。”

工部侍郎也附和:“沿海风浪无常,大军渡海风险极大,还请三思。”

沈知微缓步上前,声音平稳:“敌人若知我只斩一人便止步,必以为我怯战。今日退一步,明日他们便进十步。陛下若亲征,速战速决,反能以战止战。”

她转向裴砚:“太子可监国,六宫有王令仪协理,粮草调度、舆情安抚皆已备妥。您去,才是稳局之道。”

裴砚盯着她看了几息,终于点头。

当日下午,诏书颁行天下:皇帝亲率二十万大军,跨海征讨东瀛,罪其屡犯边境、图谋不轨。

三日后,大军出京。沈知微送至城门外,裴砚勒马回望。她将一只锦囊递上:“内有一物,愿随君同行。”

裴砚打开一看,是那支射中东瀛首脑的箭。

“此箭代我同行。”她说,“望君凯旋,山河无恙。”

裴砚收起锦囊,策马而去。

京城自此归于她掌中。

一个月后,第一封捷报传回。裴砚率军登陆东瀛西境,连破两城,敌军溃逃。第二个月,又有军报送至:主力会战于平原关,东瀛精锐尽出,大败而归,十城已陷其七。第三个月,消息频传——裴砚兵临都城之外,东瀛天皇闭门不出,举国震动。

朝堂上下再无人质疑此战。百姓街头巷尾议论纷纷,皆称“陛下神威,四夷胆寒”。

这一日清晨,太极殿外跪着一名异服男子,黄发褐眼,额头贴地。内侍来报:“东瀛使者求见,携割地图册,请求停战。”

沈知微正在凤仪宫批阅奏章,听罢只道:“带去偏殿,我亲自接见。”

她换上凤袍,步入偏殿。使者跪伏在地,双手捧上一卷图册。

“我国天皇愿献四岛之地,永世称臣,只求大军撤回。”

沈知微接过图册,翻开几页,随即扔在一旁。

“你们天皇觉得,大周缺几座荒岛?”

使者身体一颤,不敢抬头。

她站起身,走到他面前:“我要的不是地,是敬畏。今日你来求和,明日便可再战。若不知惧,赐地何用?”

使者额头渗出冷汗:“我……我等真心臣服,绝无二心。”

沈知微转身拍了三下手。

女官捧着一只冰匣走入殿中,放在案上。匣盖打开,露出一颗被封存的人头——正是那名潜入港口的首脑。

“这是你们派来的‘英雄’。”她说,“他的结局,你们都看到了。”

使者浑身发抖,几乎瘫软在地。

“带回去。”沈知微下令,“告诉你们天皇,下次派来的,不该是使者,而是降书顺表。若再有奸细入境,不必来谈,直接开战。”

使者被拖出殿外时,几乎无法站立。

当晚,沈知微坐在灯下,翻看最新军报。裴砚并未接受求和,而是继续驻军边境,封锁海路,断其粮道。东瀛国内已有饥荒迹象,多地暴乱。

她提笔写下批语:“准许粮米通商,但须经我军查验;船只进出港口,一律登记造册;凡携带兵器者,就地扣押。”

刚写完,内侍又报:“娘娘,沿海七省密探首领名单已拟定,请您过目。”

她接过名册,逐一查看。每府一人,皆由谍网女官亲自挑选,背景清白,经历可靠。

“批准。”她说,“即日起,直属凤仪宫调度,每月汇报一次。”

内侍退下后,她起身走到窗前。夜风拂面,远处宫灯连成一线。海禁之事尚未完结,但她已看清方向。

数日后,裴砚传来手令:东瀛正式递交降书,承诺永不侵犯大周边境,每年进贡一次,接受监管。四岛虽未收回,但实际控制权归大周所有。

沈知微看完信件,将其投入火盆。

火焰腾起,映在她脸上。她没有笑,也没有松一口气,只是静静看着那纸片化为灰烬。

次日早朝,百官齐聚。她立于凤座旁,宣读皇帝旨意:“东瀛伏罪,边患暂平。然海防不可松懈,后续举措将陆续颁行。”

群臣齐声应诺。

退朝后,她回到凤仪宫,取出一本新簿册,封皮空白。她提笔写下四个字:**海禁新规**。

翻开第一页,她写下第一条:“凡出海商船,须持官府印信,登记人数、货物、航线。”

笔尖顿了顿,她继续写道:“沿海设哨塔三十座,昼夜巡防;渔民结队作业,不得单独离岸。”

门外传来脚步声,雪鸢进来禀报:“娘娘,登州守将送来急件,称发现一艘无旗渔船,靠近港口时被截获,船上藏有火器。”

沈知微放下笔:“人呢?”

“已扣押,正押解来京。”

她点头:“押至刑部大牢,单独关押,不得与外界接触。”

雪鸢欲退,又被她叫住。

“传令下去,本月十五,我要亲自巡视水师营。”

“是。”

她重新执笔,在册子上添了一行:“水师将领三年一调,不得久任一地。”

写完这句,她靠在椅背上,闭目片刻。外面阳光正好,照在案上那本册子上,字迹清晰分明。

片刻后,她睁开眼,拿起朱笔,在最后一条下方画了一条横线。

然后写下:

“凡私通外邦、贩卖军械者,不论官民,一律革职查办,家产充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