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码头接头,敲定截货细节
吴淞口的清晨总裹着化不开的江雾,3月尾的风还带着几分凉意,吹得码头边渔船的帆布簌簌作响。沈青梧换了身藏青色短款风衣,领口别着枚银质梅花扣——这是她与军统约定的“青姐”身份标识,头发挽成利落的发髻,露出的耳后贴着片极小的肤色胶布,遮住前世留下的旧疤,与往日“沈小妹”的拘谨、“武藤青”的刻板判若两人。
她踩着码头粗糙的青石板往前走,脚下的皮靴踩过积水,溅起细碎的水花。远处的日军岗亭里,两个穿土黄色军装的士兵正靠着门框抽烟,目光时不时扫过往来的挑夫和渔船,岗亭旁还立着块木牌,用中日双语写着“军事管制区,闲人免进”,气氛透着压抑。
“青姐,这边。”
一道压低的声音从旁边废弃的码头仓库后传来,沈青梧抬眼,看见鬼手穿着件灰色劳工服,裤腿挽到膝盖,脸上还沾了点煤屑,正朝她比了个“安全”的手势。她加快脚步绕到仓库后,仓库里堆着些破旧的木箱,空气里弥漫着霉味和海水的腥气,正好隔绝了岗亭的视线。
“货轮的消息确认了?”沈青梧摘下手套,指尖在风衣内袋里摸了摸,确认那把阿坤改装过的步枪还在——枪身缩短过,方便藏在风衣里,枪托处缠着防滑的布条,是她特意按前世狙击枪的手感调整的。
鬼手从怀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纸条,展开后递过来,上面用炭笔简单画着艘货轮的轮廓,旁边标着“4月2日清晨六点,‘东海丸’,吃水线加深,推测武器30箱以上”。“军统的线人混在日军后勤里,确认这船是从长崎过来的,表面运的是‘机械零件’,实则全是三八式步枪和歪把子机枪,要运去日军驻沪的临时军火库,守卫有12人,其中4个在甲板守着机枪位。”
沈青梧盯着纸条上的货轮轮廓,指尖点了点“吃水线”的标记:“六点靠岸,五点半天刚亮,雾还没散,正好隐蔽。你带几个人?”
“三个,都是跟我出生入死的兄弟,擅长近战,负责解决甲板下的守卫和搬货。”鬼手顿了顿,目光落在沈青梧的风衣上,“你呢?青姐,这次不用伪装成日军,直接硬来,你撑得住?”
沈青梧勾了勾唇角,拉开风衣拉链,露出里面藏着的步枪,枪身泛着冷光:“放心,论玩枪,我不比你们差。我的任务是解决甲板上的机枪手,没了火力压制,你们登船也安全。”她说这话时,语气平淡,却透着股让人信服的底气——前世在边境反恐,她可是队里最顶尖的狙击手,百米内精准命中目标,从无失手。
鬼手愣了愣,随即笑了:“早听说青姐本事大,没想到还会玩这个。那咱们约定好,五点二十在码头东侧的废弃灯塔下汇合,五点五十开始行动,六点货轮靠岸前,必须控制住甲板。”
沈青梧点头,将纸条折好塞进内袋,重新拉上风衣拉链:“我会提前去灯塔占位置,你们注意避开日军的巡逻队,别暴露。”说完,她又叮嘱了一句,“要是遇到突发情况,就按之前说的,学三声海鸥叫,我会支援。”
两人确认完细节,便各自分开。沈青梧沿着码头边缘往前走,路过岗亭时,故意低着头,装作是给渔船送补给的妇人,日军士兵扫了她一眼,没多盘问,她顺利地绕到了东侧的废弃灯塔下。灯塔早已没人用,塔身爬满了藤蔓,底层的门虚掩着,正好能作为隐蔽的狙击点。
第2节:灯塔埋伏,观察守卫生态
沈青梧推开灯塔的门,里面满是灰尘,地面上散落着些破碎的玻璃片。她走到二楼,选了个靠窗的位置——从这里往外看,正好能清楚地看到“东海丸”将要靠岸的泊位,视野开阔,又不会被日军岗亭发现。
她将风衣脱下,挂在旁边的破椅子上,然后拿出步枪,开始仔细调试。先检查了枪栓,确保拉动顺畅,又拧开弹匣,确认里面的子弹都上好了膛,最后对着窗外的一棵枯树,轻轻瞄准——虽然还没到行动时间,但她习惯提前找好瞄准点,熟悉风速和距离。
江风从窗户缝里吹进来,带着湿气,沈青梧眯起眼,感受着风的方向——东南风,风力不大,对子弹的影响很小,百米左右的距离,几乎不用调整瞄准镜。她抬手看了看腕上的旧手表,现在是四点五十,还有四十分钟,足够她观察清楚日军守卫的动向。
没过多久,远处的江面上出现了一个小黑点,随着时间推移,黑点越来越大,正是“东海丸”货轮,船身漆成深灰色,船头挂着日本国旗,在雾中显得有些阴沉。与此同时,码头的日军也开始行动起来,原本在岗亭里抽烟的士兵走了出来,又有八个士兵从旁边的营房里出来,分成两队,一队守在泊位旁边,另一队沿着码头巡逻,每十分钟走一圈,脚步很整齐,显然是经过专门训练的。
沈青梧拿出望远镜,仔细观察着那四个守机枪位的士兵——他们都穿着黑色的作训服,腰间别着武士刀,手里握着机枪,正警惕地盯着江面。其中两个站在船头方向的机枪位,另外两个站在船尾方向,正好形成交叉火力,要是硬冲,很容易被击中。
“看来得先解决船头那两个,再解决船尾的。”沈青梧低声自语,将望远镜放下,重新拿起步枪,对准了船头左侧的机枪手。她调整了一下呼吸,让自己的心跳慢下来——前世训练时,教官说过,狙击手最忌讳的就是心慌,只有心稳,手才稳,子弹才能精准命中目标。
五点十分,鬼手带着三个军统手下出现在了灯塔下,他们推着一辆装满煤的手推车,装作是给货轮送煤的劳工,朝着泊位的方向走去。沈青梧从窗户里看到他们,轻轻点了点头,然后用手指在窗玻璃上敲了三下——这是“准备就绪”的暗号。
鬼手抬头,看到了玻璃上的暗号,也朝她比了个“收到”的手势,然后继续推着车往前走。日军巡逻队正好走过来,拦住了他们,为首的士兵用生硬的中文问:“你们是干什么的?”
鬼手弯腰,脸上堆着笑:“太君,我们是给‘东海丸’送煤的,后勤处的武藤先生让我们来的。”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张伪造的后勤单据,递了过去。
日军士兵接过单据,看了看,又打量了他们几眼,没发现什么破绽,便挥了挥手,让他们过去了。
沈青梧看着这一幕,松了口气,然后重新将目光投向“东海丸”——货轮已经越来越近,能清楚地看到甲板上的日军守卫,还有货轮上的汽笛声,在雾中传得很远。
第3节:货轮靠岸,突发巡逻队
五点三十五分,“东海丸”货轮缓缓驶入吴淞口,朝着泊位的方向靠来。船身吃水很深,果然像鬼手说的那样,装了不少重货。甲板上的日军守卫更加警惕,纷纷端起枪,盯着码头的方向,生怕有意外发生。
沈青梧屏住呼吸,手指扣在步枪的扳机上,眼睛盯着瞄准镜——船头左侧的机枪手正站在机枪后面,身体微微前倾,正好将胸口暴露在她的瞄准范围内。她调整了一下瞄准点,对准了对方的胸口——这个距离,只要命中,对方肯定会立刻失去行动力,不会有机会开枪。
五点四十,货轮的船头终于碰到了泊位的码头,几个日军船员从船上跳下来,开始用缆绳将货轮固定在码头的桩子上。鬼手带着三个手下推着煤车,慢慢靠近货轮,准备等船员固定好缆绳后,就趁机登船。
就在这时,突发情况出现了——原本应该十分钟巡逻一圈的日军巡逻队,竟然提前回来了,而且还多了两个人,手里拿着军犬,正朝着泊位的方向走来。军犬的鼻子很灵,要是闻到煤车里藏着的武器,肯定会狂吠,到时候他们的计划就全暴露了。
沈青梧心里一紧,立刻放下步枪,朝着窗外的鬼手比了个“暂停”的手势,然后又指了指巡逻队和军犬。鬼手看到暗号,也意识到了危险,赶紧停下脚步,推着煤车躲到了旁边的一个木箱后面,压低了声音对身边的手下说:“别出声,等巡逻队过去再说。”
巡逻队很快就走到了泊位旁边,军犬果然朝着鬼手躲着的木箱方向狂吠起来,为首的日军士兵皱了皱眉,抬手示意手下:“去看看,是不是有什么东西。”
两个日军士兵牵着军犬,朝着木箱走了过来,脚步越来越近。沈青梧看着这一幕,知道不能再等了——要是鬼手被发现,不仅这次截货的计划会失败,他们几个人还会有生命危险。
她重新拿起步枪,调整瞄准镜,这次的目标不是甲板上的机枪手,而是朝着木箱走去的一个日军士兵。这个距离比之前远了一点,大概一百二十米,但对她来说,依旧不是问题。她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手指轻轻扣动扳机——
“砰!”
一声轻微的枪响,被江风和货轮的汽笛声掩盖了大半。那个朝着木箱走去的日军士兵,身体猛地一顿,然后直直地倒了下去,胸口渗出了鲜血。
另一个日军士兵愣了一下,还没反应过来,沈青梧又扣动了扳机——第二颗子弹精准地命中了他的额头,他连哼都没哼一声,就倒在了地上。
军犬失去了主人,变得狂躁起来,朝着灯塔的方向狂吠。为首的日军士兵皱着眉,抬头看向灯塔,大喊:“那边有人!快去看看!”
第4节:登船截货,狙击显威
沈青梧知道自己暴露了,索性不再隐藏,站起身,对着瞄准镜里的日军士兵,连续扣动扳机。船头左侧的机枪手、船头右侧的机枪手、巡逻队为首的士兵……一颗颗子弹精准命中目标,没几分钟,甲板上和巡逻队里的日军,就倒下了一大半。
鬼手抓住这个机会,大喊一声:“兄弟们,上!”然后带着三个手下,从木箱后面冲出来,朝着货轮跑去。剩下的几个日军士兵想要反抗,却被沈青梧的子弹一个个击倒,根本没有还手的机会。
沈青梧跟着跑下灯塔,朝着货轮的方向跑去。此时,鬼手和他的手下已经登上了货轮,正在甲板上与最后两个日军士兵搏斗。那两个日军士兵拿着武士刀,朝着鬼手砍来,鬼手侧身躲开,然后掏出腰间的短刀,朝着其中一个日军士兵的胸口刺去,当场将对方击倒。另一个日军士兵见势不妙,想要跳江逃跑,沈青梧抬手就是一枪,子弹命中他的腿,他惨叫一声,倒在甲板上,被鬼手的手下制服。
“青姐,你太厉害了!这枪法,绝了!”鬼手走到沈青梧身边,脸上满是敬佩——他之前只听说青姐本事大,却没想到她的枪法这么精准,百米开外,说打哪里就打哪里,比军统里最厉害的狙击手还要强。
沈青梧笑了笑,收起步枪:“别废话了,赶紧找武器,货轮靠岸的时间太长,要是日军的增援来了,咱们就走不了了。”
几人立刻行动起来,朝着货轮的货仓走去。货仓的门被锁着,鬼手的一个手下掏出开锁工具,没几分钟就打开了门。推开货仓门的瞬间,几人都眼前一亮——货仓里整齐地堆着三十个木箱,每个木箱上都印着“机械零件”的字样,但从木箱的重量和尺寸来看,里面装的肯定是武器。
鬼手走上前,撬开一个木箱的盖子——里面整齐地摆着十把三八式步枪,枪身崭新,还泛着金属的冷光。“没错,就是这个!”他兴奋地说,“青姐,咱们这次赚大了,这三十箱武器,足够装备一支小部队了!”
沈青梧点了点头,然后警惕地看了看货仓外面:“别高兴得太早,赶紧搬,我去甲板上放哨,要是有日军增援,我第一时间通知你们。”
说完,她转身回到甲板上,重新拿起步枪,对准了码头的方向。此时,江雾已经散了不少,能清楚地看到远处的日军营房里,有不少士兵正朝着码头的方向跑来,显然是听到了枪声,赶来增援了。
“鬼手,快点!日军增援来了,大概有二十个人,还有两辆摩托车!”沈青梧对着货仓里大喊。
鬼手听到喊声,立刻加快了速度,和手下一起,将木箱搬到货轮旁边的小渔船上——这是他们提前准备好的撤离工具,渔船不大,但足够装下三十箱武器和他们几个人。
第5节:顺利撤离,信任加深
日军增援越来越近,摩托车的轰鸣声在码头上传得很远。沈青梧趴在甲板上,对着瞄准镜里的日军,一颗颗子弹精准命中目标——先是摩托车的司机,摩托车失去控制,翻倒在地上,后面的日军士兵也被摔得七荤八素;然后是跑在最前面的几个日军士兵,倒下的士兵挡住了后面的人,减缓了他们的速度。
“青姐,搬完了!咱们走!”鬼手的声音从渔船上传来。
沈青梧回头看了一眼,只见三十箱武器已经全部搬到了渔船上,鬼手和他的手下正等着她。她点了点头,然后对着最后几个靠近货轮的日军士兵,开了两枪,将他们击倒,然后翻身跳下货轮,落在渔船上。
鬼手立刻拿起船桨,用力划了起来,渔船顺着江水,朝着远处的芦苇荡方向驶去。日军士兵追到码头边,对着渔船开枪,但距离已经太远,子弹都落在了江水里,溅起一朵朵水花。
渔船驶入芦苇荡后,鬼手才停下船桨,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终于安全了,青姐,这次要是没有你,咱们不仅截不到武器,还得把命搭在这里。”
沈青梧靠在船舷上,收起步枪,擦了擦脸上的汗水:“都是为了抗日,不用谢。这些武器,咱们怎么处理?”
“按之前说的,一部分交给军统,一部分交给地下党顾先生那边,咱们两边都得顾着。”鬼手顿了顿,看着沈青梧,认真地说,“青姐,之前我还对你有点怀疑,觉得你一个女人,未必能扛起事。但今天看到你的枪法,还有你的应变能力,我服了。以后只要是抗日的事,你吩咐,我鬼手绝不含糊!”
沈青梧看着鬼手真诚的眼神,心里也松了口气——之前她和鬼手只是“合作关系”,彼此都有防备,现在经过这次截获,两人的信任终于加深了,以后再联合行动,也会更顺利。
就在这时,她的脑海里突然响起了系统的提示音:【主线任务“调查日军物资网络”进度提升至60%,成功截获30箱日军武器,奖励技能“枪械使用(基础)”,该技能可提升枪械操作熟练度与精准度,助力后续作战。】
沈青梧嘴角微微上扬——这个奖励来得正好,有了“枪械使用(基础)”技能,她以后用枪会更顺手,应对日军也会更有底气。
渔船顺着江水继续行驶,芦苇荡里的风轻轻吹过,带着青草的气息。沈青梧看着远处的江面,心里暗暗想着:接下来,还有更多的任务等着她,狸猫计划还没瓦解,日军的阴谋还在继续,但只要她一步步来,联合顾晏辰、鬼手这些抗日力量,就一定能守住上海,为即将到来的淞沪会战,做好充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