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 > 第93章 李扬:张总,感觉你比我还自信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3章 李扬:张总,感觉你比我还自信啊!

试映室的灯光亮起,掌声持续了整整三分钟。

中影集团的韩三坪第一个站起身。

他紧紧握住李扬的手。

“我知道,你一定会拍出一部好电影,但没想到《战狼》会这么好!”

北京文化的代表张苗,也难掩激动之情。

“李导,这部电影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无论是动作场面还是情感表达,都达到了国际水准。”

李扬微笑着感谢众人的赞誉。

他心里清楚,真正的较量这才刚刚开始。

韩三坪将李扬和北京文化代表张苗请到了一间僻静的办公室。

红木茶几上早已备好热茶,窗外是北京华灯初上的夜景。

“李扬,说说你的想法吧。”

韩三坪开门见山。

“现在,电影拍完了,接下来该怎么让它与观众见面?”

李扬端起茶盏,不急不缓地品了王一口。

目光在韩三坪和张苗之间流转。

他注意到张苗的神情,略微有一些紧张。

这位北京文化的代表,此刻正肩负着为公司在新领域开疆拓土的重任。

北京文化前身是做旅游的,在原时间线上,要到2010年才转型做影视。

没想到,可能是他的至来,产生了蝴蝶效应,北京文化居然提前一年多就开始转型了。

“三爷,张总。”

李扬放下茶杯。

“在讨论具体方案前,我想先分享一个数据。”

“截至目前,全国银幕数已经突破了6000块,这近一年来,增长了很多。”

在李扬的记忆里,原来的时间线上,2008年的全国银幕数只有4000多块。

难道……

这也是他产生的蝴蝶效应?

韩三坪微微点了点头。

“这还要感谢你的《南京照相馆》。”

“你那六亿票房的成绩,让整个行业看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潜力。”

“这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影和其他院线,不仅在各一、二线城市加大的银幕的投放,今年在三、四线城市也是加速布局。”

此时,张苗突然接过话茬。

“这正是我今天想提出发行策略的原因……”

他顿了顿,说出了一个李扬意料之中,三爷意料之外的发行策略。

“我们北京文化愿意为《战狼》提供四亿票房的保底发行。”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

李扬表面平静,内心却了然一切。

他特意将北京文化拉入这个项目,等待的就是这一刻。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北京文化此时还是一家旅游公司。

或许是因为他的出现,这只蝴蝶轻轻扇动翅膀,让这家公司提前一年多开始了向影视的转型。

作为一个新入局的玩家。

在中影已经进行大额投资的情况下。

北京文化想要获得更多的收益,只能在发行上下功夫。

而这四亿保底的提议,正是他们在发行领域打出的一张王牌。

所谓保底发行,即是发行公司对于投资方或制作方作出的票房承诺。

如果影片最终没有达到发行方保底票房数字,发行方仍需按照此数额分账给对方。

“四亿保底意味着……”张苗继续解释。

“无论电影最终票房如何,青锋影业都能在上映前先获得一笔可观收益。”

“如果电影失利,制作方将承担的风险,是最小的。”

李扬哈哈大笑起来:“张总,你这对《战狼》,比我自己还自信啊!”

对于四亿保底,李扬当然乐见其成。

但……

其它人就未必!

他注意到韩三坪脸上掠过一丝不悦。

这位中影的掌舵人显然对北京文化的提议感到不满。

保底策略表面上看,对制作方青锋影业很有吸引力,但对中影这样的大投资方却不太友好。

一来发行权被分走,二来分红权也被稀释。

要想保住自己的利益,中影就不得不加入保底。

而这意味着更多的资金投入,完全不在他原本的计划之内。

李扬理解韩三坪的顾虑。

在北京文化提出保底之前,中影作为主要投资方,在发行和分红上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而现在,北京文化的介入,无疑打破了这种平衡。

张苗当然也明白这一点。

他之所以抢先抛出保底方案,正是因为若等韩三坪先表态,再说出不同方案。

那就显得是在与韩三爷针锋相对。

先发制人,至少还能解释为对《战狼》发行思路的不同理解。

“四亿保底,这个数字很诱人。”

李扬缓缓开口,打破了僵局。

“但我更感兴趣的是,北京文化准备如何把这四亿票房实现出来?”

李扬有着后世的记忆,他当然清楚北京文化能做什么。

他这么问,只是要引导话题到自己想要的方向。

让三爷清楚,北京文化的加入,并不会影响到中影的收益。

张苗精神一振:“我们将调动公司全部资源,在一二线城市进行全方位宣传。我们计划……”

“不够。”

李扬轻轻摇头。

“如果只把目光放在一二线城市,那么《战狼》最多也只能复制《南京照相馆》的成功。”

“而我希望的,是创造一个全新的纪录。”

他站起身来,走到墙边,上面挂着一副中国地图。

“中国有284个地级市,还有更多的县城和乡镇。”

“那里的观众同样渴望看到好电影,同样会为冷锋这样的中国英雄喝彩。”

李扬的手指划过地图上的三四线城市区域。

“2008年之前的电影市场,资源和宣传都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但我们忽略了一个正在崛起的市场,三四线城市。”

他转向张苗。

“我了解到北京文化的前身在旅游业务时期,在全国各地的公交、路牌等广告资源上有着丰富积累。”

“这正是我找你们合作的原因。”

张苗惊讶地看着李扬,显然没料到对方对自己公司的背景如此了解。

“你的意思是……”韩三坪若有所思。

“我的意思是。”李扬目光坚定。

“我们要把《战狼》送到三四线城市去。”

“而这方面的广告投放费用,将由北京文化负责。”

他继续抛出更具冲击力的计划。

“不仅如此,我、吴晋和宋轶三人,将带着《战狼》的路演走进县城,走进城镇。”

“我们不会像某些明星那样,把自己当成艺术家,我们只是演员,不会高高在上。”

“我们要亲自走进县城,走进城镇,激活三四线城市的电影市场。”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这个想法在当时的中国电影界堪称革命性。

“让我们共同想象一下。”李扬的声音充满感染力。

“当北京的观众为冷锋欢呼时,四川一个小县城的观众也能在同一时间看到这部电影;

当上海的影迷为吴京的身手惊叹时,西北一个小城镇的观众也能在路演现场见到他本人。”

韩三坪的表情逐渐缓和。

他明白了李扬的意图。

北京文化的加入不是要来分蛋糕,而是要把蛋糕做得更大。

“三四线城市新增的两千多块银幕,需要优质的内容来填充。”

韩三坪喃喃自语。

“而《战狼》,正是他们需要的作品。”

“李扬,你真行,前面试映时,有关中国需要超级英雄的论调,在此刻更显得意义非常。”

“正是如此。”李扬微笑。

“所以北京文化的四亿保底,不是对中影利益的侵蚀,而是对整个市场的开拓。”

“最终,我们所有人的收益都会水涨船高。”

韩三坪沉思片刻,终于点头。

“我认同这个思路。四亿保底,中影可以接受。”

“不……不仅是接受,前期需要投入的钱,我们也要加入,这个钱,不能北京文化一家出。”

投了钱,当然要对应的分成比例。

这个提法,张原倒是有些意外。

中影是国企,在钱的花费上都要有计划。

现在临时加大投入,看来,韩三坪对战狼的自信来到了更高的高度。

他想拒绝,但没有这个底气。

其实能够推动4亿保底成功,让公司成功入局,回到公司,也是大功一件。

于是,他看着李扬和三爷,点头认同。

就在气氛趋于缓和时,李扬抛出了另一个让在座所有人都震惊的提议。

“四亿保底只是基础,”李扬平静地说,“我建议我们采用阶梯式分红方案。”

“阶梯式分红?”张苗疑惑地问。

“是的。”李扬解释道。

“在四亿保底的基础上,我们再设定一个八亿的阶梯。”

“票房在八亿以内的部分,按照一种分红比例;

超过八亿的部分,青锋影业要求更高分红比例。”

接着,他说出了自己的具体方案。

“我的建议是:票房不高于4亿时,发行方分成比例总和为12%;

影片总票房收入在4亿至8亿之间的部分,发行方分成比例为25%;

影片总票房在8亿以上的部分,发行方分成比例为15%。”

韩三坪和张苗交换了一下眼神。

这个方案对他们来说既新奇又陌生,在当时的中国电影界实属首创。

在韩三坪和张苗的预测中。

《战狼》的票房很可能比《南京照相馆》的六亿稍高一点,或许能达到七亿,垫垫脚,说不定能触及八亿。

而这个垫垫脚的过程,其实需要青锋的各位演员更多的投入精力进行路演。

所以在分红比例上加大点,刺激一下也可行。

同时,即便超过八亿,也不会超出太多,这个阶梯式分红的影响应该有限。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李扬脑海中有着另一条时间线上的记忆。

在那里,《战狼2》创下了56.8亿的票房神话。

按照当前的票价、全国银幕数、以及观景人次。

李扬作过测算,票房应该能到12亿左右,是《照相馆》的两倍。

“我同意这个方案。”张苗经过短暂思考后表态,“北京文化对《战狼》有信心,愿意接受这个挑战。”

韩三坪也缓缓点头。

“中影也可以接受。不过。”他看向李扬。

“你提出的县城路演,一定要落到实处。”

“那确实是很累很折磨人的事,但如果真能激活三四线市场,这一切都值得。”

“我明白。”李扬郑重承诺,“我和我的团队已经做好了准备。”

谈判结束,三人握手告别。

当李扬走出中影大楼时,他走到路边,望着北京的夜景。

远处的霓虹灯闪烁,仿佛在诉说着这个时代的变化。

四亿保底、八亿阶梯分红、三四线城市拓展计划。

这些在2008年的中国电影界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

但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

在原时间线上,《战狼2》的保底发行让吴晋的登峰国际成为大赢家,也让北京文化股价大涨。

而这一次,有了更精准的策略和更超前的眼光。

他自己虽有预测,但事实又怎么可能完全按人的意志执行?

《战狼》的命运将会如何?

是比预测更差?

还是更好?

……

李扬不再思考这些。

他的的嘴角微微上扬。

眼神更加坚定。

他知道,自己不仅是在为一部电影的成败布局,更是在推动整个中国电影产业的变革。

保底发行模式将改变制作方的弱势地位,阶梯式分红将激励创作者追求更高目标。

而对三四线市场的开拓,将彻底释放中国电影的潜在容量。

这个夜晚达成的协议,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其激起的涟漪将深远地影响中国电影的未来格局。

韩三坪代表的中影体系看到了市场扩容的希望。

张苗代表的北京文化找到了转型的突破口。

而李扬带领的青锋影业,则成功地为《战狼》乃至未来的《流浪地球》铺就了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

一辆公交车驶过,车身上还贴着奥运会的宣传画。

李扬想起不久前自己对奥运精神的阐述。

从忐忑到自信的国民心态转变。

而此刻,他正在把这种自信注入中国电影工业的血脉中。

也将通过《战狼》,把这种自信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

《战狼》也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成了李扬电影工业化蓝图中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