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痴傻贵妃,权倾朝野 > 第176章 观音闭眼,刀藏慈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6章 观音闭眼,刀藏慈光

三日后,京城朱雀大街人头攒动,喧沸之声直冲云霄。

万众瞩目下,一道素白身影飘然立于承天门城楼之上。

南疆圣女云昭一袭素纱,不施粉黛,面容却如玉雕般圣洁通透。

她未发一言,那双含水的眼眸中已蓄满悲悯,仿佛承载着世间所有苦难。

“昨夜,佛祖入梦……”她的声音清越如磬,透过特殊的内力,清晰地传入下方每一个人的耳中,“佛祖垂泪,言及昭阳殿上空怨气凝聚,邪祟作乱,恐祸及国祚。此非人力可解,需以我南疆圣火,燃七日不熄之清净心香,方可涤荡宫闱,为大宣祈福。”

话音未落,她已亲手点燃了第一炷足有儿臂粗的特制心香。

奇异的檀香气瞬间弥漫开来,浓郁而不刺鼻,闻之令人心神宁静。

她身后,百名从清净庵赶来的尼众同时盘膝而坐,齐声诵念起《净业真言》。

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随着经文声响起,那缭绕的香雾中竟仿佛有金色梵文若隐若现,阵阵缥缈的佛音自九天之上传来,庄严肃穆,涤荡人心。

“观音显圣!是玉骨观音显圣了!”

人群中不知谁先喊了一声,紧接着,成千上万的百姓如潮水般跪倒在地,对着城楼上的云昭顶礼膜拜,神情狂热而虔诚。

消息如插上翅膀,飞速传遍京城。

不出半日,已有三位都察院的御史联名上书,言辞恳切,请陛下彻查贵妃虞氏是否在宫中行“魇镇之术”,以至引来天怒人怨。

奉命封锁现场的禁军都尉冯都尉眉头紧锁,他虽觉得此事处处透着诡异,但在山呼海啸般的民意面前,也不敢有丝毫轻举妄动。

他没有注意到,人群边缘,一个不起眼的卖花女——风铃儿,正趁着混乱,悄无声息地将几包无色无味的“影踪散”粉末, deftly 撒入了信徒们争相供奉的香炉灰烬之中。

这出戏,已唱到了最高潮。

次日清晨,当狂热的余温尚在京城弥漫,昨日那神秘的游方僧人檀香客,竟再度现身于朱雀大街的街头。

他依旧一身破旧僧袍,手中却多了一只洁白的净水碗。

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他不疾不徐地走到那巨大的香炉前,舀取了一捧尚有余温的香灰,投入碗中,用清水冲开。

人群中发出一阵惊呼。

只见那浑浊的灰水之中,竟缓缓浮现出无数条细若发丝的红色丝络,交错盘结,宛如人体的血脉经络,看上去妖异无比。

“阿弥陀佛。”檀香客高声宣唱佛号,声音盖过了所有的嘈杂,“此香,掺了‘迷心草’为引,混了‘幻魂粉’为主。久闻此香者,心神被夺,极易产生幻觉,滋生妄念!至于那九天梵音,更是无稽之谈!”

说罢,他从怀中取出一具不过巴掌大小、由数十片薄铜片组成的微型机关铃铛。

他将铃铛置于风口,只见铜片随风轻颤,竟真的发出了一阵阵与昨日那“梵音”极为相似、能够引发人耳共鸣的嗡鸣声。

“此乃风力共振之术,何来佛祖显灵?”

百姓哗然,昨日还深信不疑的信徒们,此刻脸上写满了震惊与被愚弄的愤怒。

不等众人回过神,檀香客又展开一卷泛黄的残图:“此乃贫僧早年偶然得到的沈家旧藏《香蛊录》抄本,上面清清楚楚记载着,此等‘净心香’,正是沈家旁支用来操控信徒心智的禁术!他们究竟是沈家余孽,还是窃取沈家禁术的恶徒?!”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番话,瞬间将矛头从虚无缥缈的“显圣”,引向了更为敏感的“沈家”与“禁术”。

“抓住他!妖言惑众!”不远处的禁军终于反应过来,提刀便要上前抓人。

然而,愤怒的人潮却自发地将檀香客围拢在中心,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人墙,死死挡住了禁军的去路。

民意,在这一刻彻底翻转。

当夜,昭阳殿内。

虞妩华听完风铃儿的密报,脸上毫无波澜。

她只关心一个问题:“东西找到了?”

“找到了。”风铃儿从怀中取出一只蜡丸,神情凝重,“就在清净庵后山的地窖深处,奴婢找到了一口用于制香的青铜香鼎。鼎身铭文清晰可见——‘永昌三年制’。”

永昌三年,正是沈家被以通敌罪满门抄斩的那一年。

“更重要的是,”风铃儿压低声音,“奴婢刮取了鼎内残留的香料,用药水浸泡后,那些看似寻常的香灰残渣,竟显现出了一排排细小的编码符号!”

虞妩华接过那张记录着符号的纸条,只扫了一眼,瞳孔便骤然收缩。

这编码格式……与前世父亲临死前交给她的、从南诏截获的那些所谓“沈家通敌”的密信格式,完全一致!

原来如此。

原来,所谓的白月光,所谓的沈家遗孤,从一开始,就和当年构陷沈家的那股势力,是同一伙人!

他们用沈家的名义犯下罪行,再用沈家的身份来博取同情,好一招贼喊捉贼!

一瞬间,前世今生的所有迷雾都被彻底吹散。

虞妩华唇角缓缓勾起一抹冰冷彻骨的笑意。

她提起笔,在一张新的密信稿上写下指令,命潜伏在市井中的“铜豆儿”将一条新的流言散布出去——“玉骨观音焚香欲洗天下罪,实为烈火焚烧旧日痕。”

一滴殷红的血珠,毫无征兆地从她指尖渗出,滴落在信稿的末尾。

血迹迅速晕开,这一次,没有扭曲成任何诅咒,而是清晰地凝结成四个杀气凛然的血字——

香尽人亡。

窗外,酝酿已久的暴雨终于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疯狂地抽打着琉璃瓦,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电光撕裂夜幕,将整座皇城照得惨白如昼。

狂风暴雨之中,远处的清净庵却依旧亮着一灯如豆。

雨水顺着古旧的檐角流下,在佛堂前的石阶上汇成一道道细小的溪流。

那紧闭的殿门之后,烛火摇曳,将一尊慈眉善目的观音像映照得忽明忽暗,仿佛也在这风雨飘摇的深夜里,看不清前路,辨不明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