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我一级工程师,你还闹? > 第121章 深夜批复:此塔命名为‘红星氨塔一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1章 深夜批复:此塔命名为‘红星氨塔一号\’!

在杨厂长的陪同下,王副部长一行人黑着脸,大步流星走进戒备森严的实验院车间。

为首的一个专家扶了扶眼镜,嘴角撇着,跟旁边的人小声嘀咕。

“我就不信,一个轧钢厂,能把天捅个窟窿?我看八成是浮夸风刮到工业口。”

可当他们推开车间大门。

亲眼看到那座雄伟壮观,闪着银灰色金属光泽,充满未来科幻感的反应塔时。

这群见多识广的专家和领导,集体倒抽一口凉气,脚下像生了根。

王副部长瞳孔一下收紧。

他不是不懂技术,相反,他太懂了!

那精密复杂到让人头皮发麻的管线。

那见都没见过的集成阀门组。

那浑然一体,没有一丝笨重感的塔身。

塔体表面甚至泛着一层特殊金属光晕!

这一切都说明,这玩意儿绝不是个样子货!

这……这他娘的是一个轧钢厂能搞出来的?

他心里的那点轻蔑,一下就被巨大的震惊给换掉。

这东西比他出国考察时见的,西方最先进的设备瞅着都科幻!

“王部长,各位专家,这位就是我们实验院的总工程师。”

“也是这座反应塔的总设计师,林卫国同志。”

杨厂长强忍着激动,腰杆挺得笔直,满脸自豪。

王副部长这才注意到旁边的林卫国。

这么年轻?比他儿子大不了几岁!

他心里的怀疑不但没少,反而更深。

一个毛头小子,能设计出这种东西?

怕不是从国外偷来的图纸,照着画的吧?

“林卫国同志,你好。”

王副部长的腔调不冷不热,带着一股子审查味儿。

“听说,你们这座塔不得了啊。报告上写得跟神话似的。”

林卫国听出他话里的刺儿,也不戳破。

只是不卑不亢地笑笑。

“了不起了不起,不是咱们说了算。”

“数据最可靠,它不会撒谎。”

“好一个数据不会撒谎!”

王副部长像听见什么笑话,点点头。

“那就让我们看看你们的数据。”

“光说没用,我们今天要亲自取样,亲自检测。从进气到出料,每个环节都要看!”

“希望你们的塔,能经得起考。”

“请便。”

林卫国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脸上是绝对的从容和自信。

这股子气度,反倒让王副部长心里咯噔一下。

难道……这小子真有什么通天本事?

接下来的几个钟头。

农业部带来的专家们,对反应塔进行堪称吹毛求疵的严格测试。

他们亲自从不同的取样口采集气体和液体。

用自己带来的,从西德进口的精密仪器,来回分析。

王副部长和杨厂长等人,就在一旁安静地等。

车间里,只有仪器运转的嗡嗡声。

气氛紧张到极点。

杨厂长的手心里全是黏糊糊的汗。

他对林卫国是百分之三百的信任。

可这阵仗太吓人,部里的大领导和顶尖专家盯着,万一出岔子,他这厂长都得吃挂落。

终于,第一个数据出来。

负责气体分析的刘专家,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学究,出了名的严谨刻板。

他死死盯着仪器屏幕上慢慢升起的谱峰,嘴里念叨着。

忽然,他一把摘下眼镜。

使劲擦了擦,又戴上,脸几乎贴在屏幕上。

来回看了三遍。

“不可能……这不可能……”

他喃喃自语,脸色变得煞白,“仪器坏了!肯定是仪器坏了!”

王副部长心里一沉,快步走过去:“老刘,咋回事?”

刘专家抬起头,用一种见了鬼的语气说。

“氨……氨浓度……读数超过36%……这台仪器的理论上限才40%,数据肯定出错了!”

“什么?!”

王副部长一个箭步冲过去。

抢过他手里的记录本。

当他看到那个清晰的数字时。

整个人都僵住。

紧接着,其他测试结果也陆续出来。

“能耗比,比现有设备降低49%!天哪,这简直是永动机!”

“催化剂活性稳定,没见任何衰减!这催化剂是金子做的吗?”

“产出的尿素样品,有效氮含量高达46.5%!远超国家优等品标准!”

一个个惊人到荒谬的数据,像一颗颗重磅炸弹。

在王副部长和专家们的脑子里轮番炸开。

他们彻底懵了。

之前那个抱着怀疑态度的专家,此刻嘴唇都在哆嗦。

他一把拉住林卫国的手,那力道像抓住救命稻草,激动地问。

“小同志,快告诉我,你们怎么做到的?尤其是那个分段冷却,还有那个催化剂配方……”

“这……这完全不符合现有的科学理论啊!”

这已经不是技术突破。

这是技术代差!

王副部长拿着那几份滚烫的测试报告,手抖得像筛糠。

他走到林卫国面前,深呼吸好几次,才让自己的声音不那么颤抖,神情无比郑重。

“林卫国同志。”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我为我之前的怀疑和不信任,向你道歉。”

“我代表国家,代表全国数亿农民。”

“向你,向你们的团队,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说完,他竟然不顾所有人的惊呼,向着比他小几十岁的林卫国,深深地鞠了一躬。

一个九十度的标准躬!

在场的所有人,全都肃然起敬。

林卫国赶紧上前一步,扶住他。

“部长,您言重了。这是我们该做的,是我们的本分。”

“不,你当得起!”

王副部长直起身,一向坚毅的眼眶,此刻竟已泛红。

“你不知道,你这东西,对我们国家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我们再也不用勒紧裤腰带,去跟洋人进口那些死贵死贵的化肥!”

“意味着,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有了一道最坚实的铜墙铁壁!”

“意味着,我们的人民,可以真正地吃饱饭!”

他越说越激动,声音都哽咽。

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杨厂长更是听得热泪盈眶,他觉得这辈子,就属今天最扬眉吐气!

这,就是他们搞工业,搞科研的最终意义!

国富,民强!

王副部长当机立断。

“小杨,你马上安排,把这份报告,连同我们的核查结果。”

“用八百里加急,最快的速度,送到上级案头!”

“这份新年贺礼太重了!重逾泰山!”

“是!”

当天下午,一份加密的电报,从轧钢厂发出。

直达京城的核心。

当那份凝聚无数人心血的报告。

摆在领导的办公桌上时。

这位见惯了大风大浪的领导,也陷入长久的沉默。

他一页一页,看得极其仔细。

许久,他才抬起头,对身边的秘书说。

“给杨厂长回电。”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告诉他,轧钢厂的同志们,干得好!非常好!”

“这个林卫国,是天降麒麟,国之栋梁!”

他又沉思片刻,拿起笔,在一份文件上。

郑重写下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此塔命名为‘红星氨塔一号’。”

“责成相关工业部门,立刻组织全国最顶尖的专家,消化技术。”

“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速度,在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