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皇帝过世不过一月不到,太后曹氏就紧随而去,让整个朝堂都有一种风雨欲来的
徽柔女帝登基后,几乎一直遵循旧例,朝臣们更加确定丞相和英国公所说的女帝只是过渡,等几位小皇子登基就会禅位的说法。
之前仁宗皇帝还在,虽身体不好,不能上朝,朝臣们还是忌惮太上皇的余威,对女皇如同太上皇一般恭敬,在朝堂之上也没有故意挑衅。
直至仁宗皇帝过世,文臣们已经开始计划重新获得朝政的主导权,即使他们清楚,先皇已经将皇城司交给女帝,仍旧没有一丝畏惧。
汴京城的留言,说新帝不过是一介女流之辈,到底没有先帝的杀伐决断,还是需要大臣们帮忙掌眼。
对于这些流言,徽柔女帝并未理会,而是和往常一样上朝,处理国事,安慰皇太后。大臣们顾忌着如今是先帝孝期,虽有些小心思,却还是没有动作。
墨兰日日陪着赵徽柔,从她眼底酝酿的风暴和频频翻看皇城司的监视百官的文件,已经明白,这位女帝怕是心中已有决断。
一个月后,皇太后曹氏紧随先帝而去,墨兰明白,这世上再无人可以阻止徽柔女帝成为一位铁血帝王。
谁能想到呢,仁宗皇帝虽然将女儿当做工具,可为了帮助女儿坐稳帝位,在临死之前还坑了老妻一把,悄悄给曹太后下了药。
太后死的那晚,女帝哭的很伤心,比先皇死的时候更伤心。
墨兰知道原因,女帝是知道太后中毒的,可她要坐稳帝位,就必须放弃太后,毕竟女帝是太后亲手教养长大的,太清楚太后的野心。
“朕从小养在太后膝下,只有朕知道太后的心酸,她希望朕能嫁所爱之人,能得到夫君宠爱,幸福一生。可最终,朕还是因为父皇的私心,走上了太后一样的路。
朕到底比太后幸运,父皇念及骨肉亲情,愿意打破陈规,将朕捧上着九五之尊的位置,以后朕绝对,绝对不会再被任何人,任何事掣肘。”
说完,女帝就看向身兼皇城司总指挥使和禁军统领的墨兰,眼中是无可阻挡的坚定决心。
“将军会一直站在朕身边吗?”虽是疑问句,可女帝的眼神却充满危险。
墨兰颔首,“臣定当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她也想看看,这位女皇帝能走多远,能将大宋带入怎样的高度。
太后死后一个月,忍耐许久的大臣们终于开始了对女帝的试探,第一块探路石就是封后和选妃。
因赵徽柔和夫婿李玮复婚,按照规矩,徽柔成为皇帝,那李玮自然就应该是皇后,只是夫妻俩关系不好,大臣们都没有提。
但现在以月代年的守孝期已然结束,皇帝后宫空无一人,大臣们就想着借着选秀将家中子侄塞入宫中,既然选秀,当然要皇后主持,所以就有了今日的提议。
赵徽柔冷笑,“也是难为你们,忍了这么久!”
她早就预料到大臣们会在她的婚事上下功夫,只是她如今对情爱已经没有半分留念,和李玮的婚姻也早在登基第一个月,在太上皇的劝说下直接和离。
太上皇到底是顾念母族,知道女儿和母族的矛盾,真要是李玮当了皇帝,按照李老夫人的性格,定然不会因为儿媳妇是女帝就收敛,到时候闹起来,怕是要给母族带去塌天大祸。
于是,仁宗临死前,直接将李玮招了回来,悄悄给女儿和女婿办了和离,并要求赵徽柔不得报复李家。
李家本来就是破落户,所以朝中大臣拿李家试探女帝,却并没有和李家商量过,当女帝反驳她已经和离时,所有人都震惊了。
不过,女帝话锋一转,还是同意了选秀的提议,借着选秀劳民伤财的借口,她提出了三项举措:
第一加开恩科,这是每一个皇帝登基后选拔班底的常规操作,诸位大臣倒是没有反对。
第二调整了六部,女帝直接增加了科技部、商务部、教育部。
科技部是研究农耕、纺织等关系到民生技术的部门;
商务部是将国库的银子进行投资经商,提高国库收入的部门。
教育部是管理全国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的部门。
第三在全国各地开设基础教育学堂,让六岁以上的孩子无论男女必须免费进学堂读书。
女帝的三项举措,就好像一颗重磅炸弹,将刚刚还觉得女帝屈服同意选秀的大臣们,炸得人仰马翻。
除了第一条,后面的第二条和第三条简直是对世俗规矩的的挑战。
增设的商务部,大臣们认为与民争利,肯定会引起底层百姓的反对;
增设的教育部和全国学堂,更是滑天下之大稽,书本是多么珍贵的东西,怎么可能是什么人都能接触的?
最后就是老生常谈的女子就应该相夫教子……
大臣们想要和女帝唇枪舌战,最后以礼服人说服女帝放弃那些荒唐的想法。
赵徽柔从小看着宋仁宗被满朝文武捏圆搓扁,每次无论有什么举措,都有一堆人讨论来讨论区,最后不了了之。
所以,她完全不跟大臣们理论,直接朝底下的墨兰使了个眼色,于是几个月前的一幕又开始上演,墨兰带着皇城司的人抬着几个红木大箱子进了大庆殿。
她脚上的军靴踩在地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朝中大臣们看着似曾相似的一幕,额头瞬间冒出冷汗,那些想要死谏的大臣也纷纷闭嘴,不敢再多一言。
“列为臣工,先皇担心朕,所以临死前特地嘱咐,让朕与列为臣工意见相左时,可以让皇城司查查,到底应该如何决断。”
女帝的语气和蔼,落在诸位大臣的耳朵里,却是赤裸裸的威胁。
招式不怕老,好用就行,这一次,赵徽柔用老办法再次取得了胜利,并威胁朝堂上的大臣,大宋基础教育学堂,所有大臣家年满6岁的公子、姑娘必须入学。
还好赵徽柔有些分寸,女校和男校是分开的,大臣们纵然憋屈,还是将家中儿孙全部送入学堂。
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赵徽柔将皇城司这个监察百官的系统运用的非常彻底,如今朝堂之上再没有一丝反对的声音。
大宋基础教育学校在全国每一个城镇落地生根,此后,每一年的科举考试,都有女子进入草堂为官,大宋女子的地位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
除此职位,赵徽柔设立的商务部更是邀请了王若弗和林噙霜坐镇,这两人本来就是海运贸易的急先锋,如今有了正经官位,成日里天南海北的跑,倒是将盛宏抛诸脑后。
盛宏和盛长柏虽不满,但自从商务部建立,每年为国库带来的收入,比起全国一年的税收之和还要多。
赵徽柔是真的心系百姓,商务部的盈利有多少,次年就会减免百姓的税收,还会相应提高官员的俸禄。
百姓们高兴了,官员们的反对之声也少了,实在是海外的利润太高了,尤其是王若弗和林噙霜在军队护送下,来到某岛国,发现了很多金矿银矿。
于是乎,源源不断的金银被运回大宋,大宋又将这些银钱投入到军队、技术研发、教育和民生等方面,不过短短十年,大宋的人口翻了四五倍。
这十年,盛家的变化也不小,或许是命定姻缘,即使朱曼娘这一世没有背叛顾廷烨,明兰还是嫁给了顾廷烨。
只是这一世,顾廷烨考取了功名,想要走清流文官世家的路线,于是拒绝了继承宁远伯的爵位,而是将爵位交给了三弟顾廷玮。
小秦氏知道时,在佛堂里崩溃大哭,早知道她何苦枉做小人,阻止顾廷烨考取功名呢。
这一世,顾廷烨娶明兰,并不是因为喜欢,只是因为想要和盛家联姻,在朝堂之上相互扶持。
再加上朱曼娘还在,所以婚后,夫妻俩的感情并不如上一世那般好,只能算是相敬如宾。
明兰最后活成了上辈子的王若弗,顾廷烨心中有挚爱的小妾和疼爱的儿女,骨子里和盛宏一样,虽然喜爱朱曼娘,可更看重嫡子女。
所以,性格比王若弗更豁达的明兰,过的还算不错。
如兰这辈子并没有遇到文炎敬,王若弗在墨兰给她的一叠青年才俊中选了两个容貌俊秀的,让她相看,她一眼就相中了盛宏同僚家的嫡次子—苏夙。
这位公子和如兰一样,性子单纯,喜欢研究武器,在科技部挂了个职位,平日里就是专心搞研发。
婚后,两人生了一儿一女,也算是幸福美满。
又过六年,女帝的几个弟弟妹妹都长大了,也到女帝从四位弟弟中选择一人传位之时,只是当初获得诏书的丞相和英国公都没有动静,墨兰就更加不会跳出来。
女帝的几个弟弟妹妹是她亲自教养长大,其中资质最好的并不是四位皇子,而是三公主,她完全继承了女帝的政治理念和强硬做派。
在承熙二十五年,女帝禅位给三公主赵徽宸。
女帝禅位后,墨兰也辞官归隐,新帝要建立自己的人马,她这个老臣要是霸占着皇城司统领的位置不放,就惹人烦了。
辞官之后,墨兰又在这个世界待了五年,送走了盛宏、王若弗和林噙霜之后,就直接脱离了知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