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深夜明月高悬,万籁俱静,白日里庄严肃穆的皇宫,在月光照耀下透露着森森寒意。

墨兰身着一袭黑衣,潜入皇宫,如同一道鬼魅在漆黑的宫道中快速穿行,不消片刻就来到永福宫外。

纵身一跃,轻松跳上永福宫内,与宫道的黑暗不同,永福宫的寝殿内灯火通明,墨兰心中暗忖,看来公主还未就寝。

她躲在一根廊柱后,快速展开神识向宫内探去。

整个永福宫现在只有一名女官、两名贴身侍女、一名内官,这配置对于曾经独得圣宠的公主来说,简直是寒酸。

公主将所有伺候的人都屏退了,独自一人坐在寝宫的窗边小榻上仰头赏月,一手拿着酒杯,一手拿着酒壶。

她低头将给自己倒上一杯酒,随后对着月亮举杯,“怀吉,敬你!”之后一饮而尽。

【怀吉?】墨兰想起这个人就是福康公主的内侍,因月公主月下对饮,被驸马李玮的母亲杨氏偷窥,导致婆媳大战。

而后又因谏臣弹劾,不但公主被降为沂国公主,梁怀吉被发配西京洒扫班,驸马李玮贬知卫州。

外间纷纷猜测,公主和梁怀吉有不伦的感情,可墨兰却知道公主真正心悦之人是皇后曹氏娘家侄子,只可惜,赵祯为了抬举母家,牺牲女儿的幸福,硬是将公主嫁入李家。

墨兰突然有些迟疑,这位公主已然成年,即使现在学习帝王心术只怕也来不及,且按照历史,她的大限之日也就是三四年的事情,若是抬她上高位真的合适?

“为什么,怀吉?为什么,本宫从小学习四书五经,从小学习为君之道,本宫也是父皇的血脉,为什么即使没了邕王,没了兖王,没有赵宗全,也不能是本宫?”

公主低声呢喃,语气中满是失意。

“明明父皇以前曾经夸奖过,本宫若是男儿,必定是一代明君。就因为本公是女儿,不但不能自主选择婚事,甚至连怀吉都保不住,本宫这个公主做的真是没意思,真没意思啊!”

“父皇就是个骗子,父皇说本宫是女儿,所以只能嫁人,可永穰也是女人,她却能打仗做将军。父皇能敕封一个女官,却不能让自己的女儿当……为什么?”

说着,福康将手中的酒杯狠狠掷向空中,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守在外间的大宫女却一动不动,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

“都是骗子,不过是男人的谎言罢了,什么女人就应该相夫教子,那群读了几十年书的酸儒大臣口口声声只知道求和,最后还不是永穰一个女人将大辽赶回草原的?”

墨兰嘴角微弯,很好,有野心,有见底,不是真的傲慢愚蠢,还能培养。

她躲过宫女,悄然来到窗边,探头瞬间和福康四目相对。

对方并未惊慌,在最初惊讶之后,苦笑出声:“怀吉,我真是喝多了,竟然梦见了永穰。”

墨兰翻身进入寝殿,在福康公主再次睁大双眼的注视下,悠然自得坐到她对面,“长夜漫漫,福康公主还未就寝,难道是在等本将军?”

她是故意说将军的,既然今日要试探福康的决心和野心,只需要自称将军就能让对方清楚她的意图。

只见对面的人有一瞬间的失神,随后似是不可置信伸手想要抓住她的手,墨兰很是贴心的主动伸出右手握住她探出的手。

两只纤纤玉手交握,手心中传来的热源清晰的说明这一切都不是梦,福康心中没有一丝心底野心泄露的惶恐,反而是一种遇到同类的心心相惜。

“盛将军半夜不休息,来这宫里恐怕也不是陪一个失宠的公主赏月吧!”福康展颜微笑,眼中有欣赏有试探。

墨兰看向榻上散落的一张张福康白日里抄写的皱皱巴巴的《女德》,眼中满是对这些束缚女子思想的封建糟粕的不屑。

“公主甘心吗?从官家的掌上明珠变成抬举母家的工具,下半辈子和一个不爱的人捆绑在一起,和夫君无话可说,被婆家逼着学习这些……?”

这话句句直戳福康心窝子,福康不语,只是将那些抄写的纸张收起来,下面全是《史记》《吕太后本纪》《贞观政要》等书籍。

“将军不是一早就来了,本宫甘不甘心,将军还能不知?”

墨兰随手翻开书角已经卷边的《吕太后本纪》,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批注,根据笔迹的颜色,判断有新有旧,这本书的主人定然经常翻看阅读。

她又拿起摊开的《史记·货殖列传》,上面的笔迹鲜艳,应该是今日写的,“货殖之通,非充盈国库,在用之于国,反哺于民,丰稼穑以安黎庶,利甲兵以慑四夷,通衢道以连九州,兴海贸以纳天下财!”

从之前的笔迹和现在的笔迹可以看出,这位公主早就将这本书翻看无数遍,每一次的注解都是根据当前大宋的国策、国力来定。

如今大宋外无强敌,国库丰盈,她的注解更倾向于发展经济,并将百姓放在第一位,强调将百姓缴纳的税收用到实处,发展农业、经济、军事,还看到了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性,很有前瞻目光。

墨兰抬眼,给了她一个赞许的眼神,这位公主是真正心怀万民之人,也是真的看到了大宋的积弊。

“公主觉得现在的大宋怎样?”

“四海升平,宇内富足,说起来这一切多亏了将军,献上的高产作物让百姓免于饥饿;又领兵驱赶辽人收复失地。”

福康公主语气玩味,说话间从容不迫的倒了两杯酒,一杯递给墨兰,一杯仰头饮下,接下来话锋一转,继续道:

“然,在本宫严重,大宋前方已经有两条绝路,每一条都似一把足以撼天动地的大刀,会断送大宋的未来。

第一把,就是储位之争。

父皇已53岁,可四位皇子还不足一岁,若是要护着四位皇子长成,至少要十六年,变数太多,他老人家的身体,皇子之间的争斗……任何一样都能将大宋拖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第二把,阶级固化。

虽自唐代末年的黄巢起义按氏族志册逐一清查门阀士族,对门阀士族造成了毁灭性打击,直到本朝,看似已经看不到士族的影子。

可大宋开国至今已是第五位皇帝,司马家、吕家、海家、王家……这些文官世家又变得更加强大,你们盛家不也希望能成为文官清流世族吗?

另外大宋自开国,封了不少随先祖夺位的勋贵世家,还有一部分已经牢牢扎根在军队中,张家、郑家……

这些世家得到权利,就会通过手中的权利经商、务农、买地,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能断绝底层百姓向上攀爬的通道。”

第三把,重文轻武。

大宋立国的基本国策就是重文轻武,即使因将军之故,征辽的胜利,让武将的地位得到提升,可朝政依旧把持在文官手中。

父皇看似一改以往的懦弱,变得强硬,但那也只是一时,等这些文臣回过味来拧成一股绳,只怕大宋的未来又将会被一群只会知乎则也得酸儒控制。”

墨兰低头沉思,福康公主果然不愧是宫里教养长大的,对朝局的变化异常清晰。

“那如何破局?”

这是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后一道考验,如果福康公主心中有成算,墨兰就陪她捅破这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