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直播间的弹幕已经彻底炸锅了。
【卧槽!这个赵德柱太狂了吧!居然当庭要求抓张伟?!】
【虽然这胖子看着很欠揍,但他说的好像有点道理啊……借条的时间确实是个大bUG!】
【完了完了,张伟这次是不是真的玩脱了?那五十三张借条就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啊!】
【敢当着全网的面说要把张律送进去?这哥们儿是真不知道“死”字怎么写啊!】
【坐等反转!我就不信张律会犯这种低级错误!除非……那借条有问题?】
【楼上的,借条是一审就质证过的,能有什么问题?我看这次狂徒是真的遇到硬茬了!】
“咚!!”
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响,审判长的声音在肃穆的法庭内回荡。
“现在,进入法庭调查阶段。请上诉人进行举证。”
张伟整理了一下衣领,不紧不慢地站起身。
身旁的姜瑜蓉动作麻利地将一只早已准备好的黑色U盘双手递给了一旁的法警,随后法警将其转呈至审判席。
“审判长,审判员。”
张伟的声音沉稳有力,透着一股掌控全场的从容:“本案关于工程款拖欠的基础证据,一审时均已提交且质证完毕,我方不再赘述。”
“今日,针对被上诉人代理人刚才死咬不放的‘借条时间’问题,以及认定我方当事人‘结清工资’这一核心争议点,我方补充提交一份关键视听资料!”
“这是半年前,在临安县城南派出所,由当地警方组织协调讨薪纠纷时的执法记录仪录像。”
张伟特意加重了语气:“该证据系我方依法向公安机关申请调取,来源合法,内容真实,未经过任何剪辑。”
大屏幕闪烁了一下,画面亮起。
视频的视角有些晃动,显然是佩戴在出警民警胸前的执法记录仪拍摄的。
画面的背景音极其嘈杂。
“请将进度条拖动至17分20秒。”张伟指挥道。
画面定格,然后开始播放。
狭窄的调解室里,挤满了戴着安全帽、满身尘土的农民工。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工人正跪在地上,死死抱住包国兴的大腿,哭得撕心裂肺:
“老包!求求你了!我老婆还在医院躺着等钱做透析啊!这钱要是再拿不回去,她就只能等死了啊!”
旁边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也是红着眼圈,手里攥着手机:“包哥,学校老师刚才又打电话催了,明天再不交补课费,我娃就要被退班了!那是重点班啊!”
“包老板,我们知道你也难,但大家真的揭不开锅了!”
“宏图建设那个杀千刀的躲着不见人,我们只能找你啊!”
画面中央,包国兴被众人围在中间,那张黝黑的脸上满是痛苦和纠结。
旁边,那个后来被抓进去的高律师正在擦汗,一脸无奈地劝说着什么。
视频里,包国兴猛地一跺脚,红着眼吼道:
“别跪了!都别跪了!都是自家兄弟,我包国兴能看着不管吗?!”
“我抵押房子!我去借高利贷!这钱,我先给你们垫上!只要我有口吃的,绝不让兄弟们饿死!”
视频戛然而止。
法庭内一片安静,只有视频里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似乎还在回荡。
张伟转过身,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赵德柱身上。
“审判长。”
“正如视频所示,我方从不否认‘借条’的存在,也不否认资金流向了工人。”
“但是!”
张伟的声音陡然转冷:“这绝非被上诉人所称的‘履行发放工资义务’!”
“当时的情况是,宏图建设恶意欠薪失联,工人们面临生存危机。”
“我的当事人包国兴,是在没有任何法定支付义务的前提下,迫于人道主义,为了挽救兄弟们的家庭,才抵押房产进行的垫付行为!”
“那不是发薪,那是借款救急!”
“为什么会有借条?因为那是救命钱!为什么包国兴要给?不为别的,就因为我的当事人善!”
直播间的弹幕瞬间刷屏。
【……】
【好一个“善”字!虽然我很感动,但法庭上讲这个是不是有点太虚了?】
【这……张律这是在打感情牌?这不像是他的风格啊?】
【无语,善能当饭吃?善能当法律依据?这时候不是应该讲法条吗?】
【前面的不懂别瞎喷!张律这是在定性!把“发工资”定性为“人道主义援助”,这就把路走宽了!】
被告席上。
赵德柱听完张伟的陈述,嘴角那一抹讥讽的笑意更浓了。
他甚至懒得掩饰自己的不屑,轻轻摇了摇头,发出了一声嗤笑。
原本以为这个张伟能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后手。
搞了半天,就是放一段煽情的视频,然后在这儿大谈什么“人道主义”和“善良”?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法庭是讲证据、讲法律的地方,不是让你来感动华夏的!
靠卖惨博同情?
这种手段,在严谨的合同纠纷面前,脆弱得就像一张纸。
“看来这个所谓的‘法外狂徒’,也是黔驴技穷了。”赵德柱心中暗爽,“这种鬼话都说得出来,看来今天的胜局已定!”
然而,高高在上的审判席上。
那位经验丰富的老审判长,此刻的眼神却发生了一丝微妙的变化。
他看着张伟,手指轻轻摩挲着法槌的柄部,脑海中并没有像赵德柱那样充满鄙夷。
相反,他那经过三十年司法实践打磨的大脑,在听到“迫于人道主义垫付”、“没有法定支付义务”这几个关键词的瞬间,立刻联想到了一个极其专业的法律概念。
《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一条无因管理!
审判长在心中默默背诵着那条法条:
“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的人,有权请求受益人偿还由此支出的必要费用。”
这才是张伟的真正意图吗?
用视频证明包国兴没有支付义务(义务在宏图建设),证明包国兴是为了避免工人受损(看病、上学)而垫资。
如果这个行为被定性为“无因管理”或者单纯的“民间借贷”。
那么,这笔钱就绝对不是“工资”!
既然不是工资,那么宏图建设欠工人的“工资债务”,就没有消灭!
只要工资债务没有消灭,那么后续签署的《债权转让协议》,其标的物就是真实存在的!
高!
实在是高!
审判长看向张伟的目光中,多了一丝赞赏与凝重。
这个年轻人,表面上是在讲“善”,实际上是在用最朴素的情感,铺垫最坚实的法律基石。
他是在不动声色地,抽掉一审判决那一块名为“债务已清偿”的底砖!
而对面的赵德柱,显然还没意识到,自己脚下的地板,已经开始裂开了。
解决了借条问题,现在张伟面临的风险只有债权转让合同的签署时间问题了!
只要他能把三非讲清楚,妨碍作证的罪名就落不到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