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开局岳飞薛礼,我称霸三国 > 第231章 府中密议 城阙夜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邺城的夜,比往日更添了几分死寂。白日里的厮杀声仿佛还在耳畔回响,城墙上的血腥味顺着夜风飘进街巷,与家家户户窗缝里透出的微弱灯火交织,织成一张令人窒息的网。

辛毗的府邸位于城西的僻静处,此刻正堂的烛火却亮着,摇曳的光线下,两个身影相对而坐,正是辛毗与审荣。

辛毗身着素色长衫,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案上的茶盏,茶早已凉透,他却浑然不觉。白日里袁尚被射杀的惨状在他脑海中反复闪现,那道长长的血痕,那双死不瞑目的眼睛,像针一样扎得他心头发紧。他端起茶盏一饮而尽,冰凉的茶水滑过喉咙,却压不住心底的焦灼。

坐在对面的审荣比他年轻些,一身皂隶服饰,袖口还沾着些许城墙上的尘土。他是审配的亲侄子,在城防司担任佐官,白日里刚从南门换防回来,甲胄上的血渍尚未洗净,此刻正低着头,手指紧紧攥着衣襟,指节泛白。

“审荣贤侄,”辛毗打破沉默,声音压得极低,“今日城楼上的事,你也看见了。袁尚已死,幼主袁买不过是个孩童,审配与逢纪强撑着守城,可这城,还能守多久?”

审荣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被绝望覆盖:“辛大人……这还用说吗?白日里汉军攻势那般凶猛,弟兄们死的死、伤的伤,就连城中青壮,也都被征调没了。若不是审叔父拿剑逼着,怕是早就有人弃城而逃了。”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我叔父总说要为袁氏尽忠,可忠到最后,难道要让审家满门陪着殉葬吗?我家中还有老母亲和幼妹,她们……她们何罪之有?”

辛毗看着他泛红的眼眶,轻轻叹了口气。他与审家是世交,看着审荣长大,自然知道这孩子的难处。审配性子刚直,认死理,可眼下的局面,哪里是“尽忠”二字能应付的?

“你可知,我兄长辛评,早已在刘进帐下任职?”辛毗忽然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分量。

审荣愣住了:“辛评大人……他不是在青州之战后就不知所踪了吗?怎么会……”

“他投降了汉军。”辛毗坦然道,“半月前,他托人给我捎来一封信,说刘进善待降将,凡肯归降者,皆能保全家族,既往不咎。他还说,邺城破城是迟早的事,让我莫要执迷不悟,白白送了性命。”

审荣的呼吸骤然急促起来,眼中闪过一丝希冀,却又很快黯淡下去:“可……可我叔父他……”

“你叔父有你叔父的选择,你有你的路。”辛毗打断他,“审荣,你是个聪明人,该知道眼下什么最重要。是跟着审配一条道走到黑,让审家满门覆灭?还是为自己、为家人谋一条生路?”

烛火噼啪一声爆响,将两人的影子在墙上拉得扭曲。审荣的手指在案上反复划动,脑海中闪过母亲的白发、幼妹的笑脸,又闪过白日里城墙上的尸山血海,心中天人交战。

他知道辛毗说的是实话。邺城已是孤城,汉军围城如铁桶,审配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凭空变出粮草和援兵。再守下去,除了死,没有第二条路。可叔父待他恩重如山,他若是背叛,岂非成了忘恩负义之徒?

“我……我若是降了,刘进会信我吗?”审荣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为何不信?”辛毗从怀中取出一封绢信,推到他面前,“这是我兄长的亲笔信,你看了便知。刘进此人,虽年轻却有容人之量,只要真心归顺,他绝不会秋后算账。”

审荣颤抖着拿起绢信,借着烛光仔细阅读。辛评在信中详述了自己归降后的境遇,说刘进不仅没有为难他,反而委以重任,还派人妥善安置了他的家眷。信的末尾,辛评特意提及审荣,让他若有机会,务必审时度势,莫要辜负了家人的期盼。

看完信,审荣将绢信紧紧攥在手中,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辛大人,你说吧,要我做什么?”

辛毗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好!我没看错你。如今之计,唯有打开城门,迎接汉军入城,方能保全城中百姓,也保全你我两家。”

审荣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波澜:“开门容易,只是何时动手?由哪个城门?”

“明日夜里子时。”辛毗沉声道,“白日里汉军攻城虽猛,却也损耗不小,夜里防备定会松懈。你在城防司任职,掌管西门的钥匙,那里地势相对偏僻,守军多是你叔父的旧部,你说话能管用。”

审荣点头:“西门可以。只是……如何与汉军联系?总不能让他们贸然攻城,届时敌我难辨,怕是要生出变数。”

“我去。”辛毗站起身,“今夜我便出城,亲自去见刘进,与他定下暗号。明日子时,你打开西门,看到汉军举着‘安’字灯笼,便放他们入城。”

审荣有些犹豫:“夜里出城太过危险,城墙上巡逻甚严……”

“事到如今,顾不得危险了。”辛毗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只需做好准备,明日子时,我在城外与你接应。”

审荣咬了咬牙:“好!我这就去安排。西门的守卫多是我的亲信,我会想办法支开他们。只是……如何送你出城?”

“这你不用担心。”辛毗道,“你只需带我到西门的僻静处,我自有办法下去。”

两人不再多言,趁着夜色,悄悄出了辛府。街巷里空无一人,只有巡逻士兵的脚步声远远传来,两人屏住呼吸,贴着墙根快速穿行,很快就来到西门附近。

审荣熟门熟路地带着辛毗绕到城墙的一处凹陷处,这里是城防的死角,平日里少有人来。他从怀中取出一卷绳索,一端系在城墙上的一块凸起的城砖上,用力拽了拽,确认牢固后,对辛毗道:“辛大人,小心些。”

辛毗点了点头,接过绳索,深吸一口气,抓住绳索缓缓向下滑去。城墙高达数丈,绳索在手中摩擦,发出轻微的声响,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生怕惊动城上的守卫。

好在夜色浓重,城上的士兵又多是审荣的亲信,早已被他借着巡查的名义支开,一路上有惊无险。辛毗落地时踉跄了一下,站稳后抬头望了一眼城墙,对上面的审荣做了个“安好”的手势,随即转身消失在黑暗中。

审荣看着他的身影远去,心中一阵复杂。他紧了紧手中的佩剑,转身快步离开,脸上努力维持着平静,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可只有他自己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命运,连同整个邺城的命运,都已悄然改变。

辛毗一路疾行,很快就被汉军的巡逻队发现,表明来意后,他就跟着巡逻队朝着中军大营的方向走去。越靠近大营,灯火越密集,甲胄碰撞声和士兵的喝令声也越来越清晰。他整理了一下衣衫,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狼狈,走到大营门口,在巡逻队的介绍下,他才对守卫道:“在下辛毗,乃邺城辛评之弟,有要事求见刘进陛下,烦请通报。”

守卫见他气度不凡,又提及辛评的名字,不敢怠慢,连忙入内通报。不多时,亲卫领着辛毗走进中军大帐。

帐内烛火通明,刘进正与李靖、秦琼商议军务,案上摊着邺城的舆图。看到辛毗进来,刘进放下手中的令旗,起身笑道:“辛先生深夜到访,不知有何见教?”

辛毗拱手行礼:“陛下,臣辛毗,今日特来献城。”

刘进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示意他坐下说话:“先生请讲。”

辛毗便将审荣的处境、两人的约定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最后道:“明日子时,审荣会打开西门,届时只需举着‘安’字灯笼为号,便可顺利入城。”

李靖皱眉道:“此事是否有诈?审荣乃审配之侄,焉知不是诱敌之计?”

秦琼也道:“西门地势偏僻,若真是陷阱,我军贸然入城,怕是会吃亏。”

辛毗坦然道:“两位将军多虑了。审荣虽是审配之侄,却深知邺城已不可守,更念及家中老小,绝非虚言。臣愿以性命担保,若有差池,任凭陛下处置!”

刘进看着辛毗坚定的眼神,又想起辛评在帐下的表现,沉吟片刻,对李靖道:“李将军觉得,此事可行吗?”

李靖思索道:“审配刚愎自用,麾下未必人人信服。审荣虽是其侄,却久在城防司,定然知晓守军虚实。若他真心献城,倒是省力不少。只是……需得做好万全准备,以防有变。”

“善。”刘进点头,对辛毗道,“辛先生的心意,朕心领了。明日子时,朕会派秦琼将军率军接应,届时只需按约定行事即可。”

他又对秦琼道:“叔宝,你率五千精锐,明日亥时便出发,潜伏在西门外。看到‘安’字灯笼,便率军入城,控制要道,切勿惊动城中守军。”

“末将领命!”秦琼拱手应道。

辛毗松了一口气,起身道:“陛下英明,臣这就回去准备,确保万无一失。”

刘进点头:“先生一路小心。”

亲卫领着辛毗离开大帐,刘进重新看向舆图,手指在西门的位置轻轻一点:“审配啊审配,你恐怕想不到,最后给你致命一击的,会是你的亲侄子吧。”

李靖笑道:“此乃天意。袁氏失德,人心离散,邺城破城,本就是迟早的事。”

秦琼也道:“明日入城,定要速战速决,控制审配与逢纪,莫要让他们狗急跳墙,伤害城中百姓。”

“正是。”刘进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传令下去,明日入城后,严禁烧杀抢掠,凡投降者皆免罪,违令者斩!”

“是!”

李靖却又问,“陛下当了辛毗,不怕他反悔?”

刘进小道,一个小小的辛毗,他若是想要找死,让他死了也无妨!

帐外的夜色依旧浓重,中军大帐的烛火却亮如白昼,映照着三人坚毅的脸庞。一场决定邺城命运的密谋,在这深夜悄然定下,只待明日子时,那扇紧闭的西门,将为汉军敞开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

而此刻的邺城城内,审荣正坐在城防司的衙署里,看着墙上的城防图,手指在西门的位置反复摩挲。他不知道自己的选择究竟是对是错,只知道明日子时过后,这座困守已久的城池,终将迎来新的黎明。至于他自己,以及审家的命运,只能交给天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