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中午十二点的阳光,正是一天中最饱满热烈的时刻,倾泻在刚刚走出来的方一凡身上。他眯了眯眼,适应了一下室外明亮的光线,手里还拿着刚喝完的半瓶矿泉水。

他掏出手机,给乔英子打电话,就在他以为电话不会被接起时,听筒里传来了那个熟悉又清亮的声音。

“宝宝,吃完饭了吗?”方一凡的声音立刻放软了几个度。

“吃完啦!”乔英子的声音里带着满足的笑意,甚至还带着点撒娇的意味,“你看我肚子鼓鼓的。”

“哈哈哈,吃这么多啊。”方一凡忍不住笑出声。

“今天看到了糖醋排骨,你知道的。”她振振有词的说着,“那不多吃一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啊,碰到排骨是一种运气。”

方一凡哭笑不得:“看来我得开始和方圆同志学一下排骨怎么做了,之前试了一下,把糖浆给熬过头了,排骨都是苦的。”

“你可以的,加油研究,”乔英子立刻给予鼓励,然后话锋一转,“等周日,我要吃!”

方一凡顿时哀嚎一声:“宝宝,你就给我五天的时间啊?能不能再久一点,要不下周?”

乔英子立刻戳破了他的“幻想”:“下周大家就要来南京找我们了,哪有时间。”

“宝宝,你要是这么说的话,”方一凡找到了反击点,“我这周联排,也没时间啊。”

乔英子思考了一下:“那我就大发慈悲,就下个月吧!”

方一凡如蒙大赦:“感谢感谢!宝宝你最好了!”他一边说着,一边沿着林荫路往校外的公寓走去,“我下午就要去剧院了,学校这边导员已经批完假了。”

乔英子关心道:“那你学业怎么办?”

“本身就是为了学习音乐剧,已经有演出了,学院这边还想让我们多出去学习呢。”方一凡解释着。

说着说着,他已经走到了公寓楼下。搭乘电梯上楼。电话那头的乔英子敏锐地听到了电梯“叮”的一声,好奇地问:“诶,话说你不回宿舍吗?”

“这周就住公寓了,比较方便,不会打扰到浩哥他们。”

“知道了。”

方一凡把自己摔进沙发里:“你下午有课吗?”

“三点半。”乔英子回答。

方一凡抬眼看了看墙上的挂钟,指针指向十二点四十。

“你要不要午休?”他怕耽误她休息。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传来乔英子带着浓浓依恋的声音:“按道理来说应该要,可是我舍不得挂了电话嘛。”

“晚上我结束给你打电话,”他许下承诺,“保证第一时间就打。”

“好吧,”乔英子这才勉强同意,“想听你说午安。”

方一凡笑了起来:“我的宝宝,午安。”

“凡宝,下午加油,不要太累了。”乔英子也送上了她的鼓励和关心。

“嗯,谢谢宝宝,宝宝去午休吧。”方一凡哄着她。

“嗯,拜拜。”

“宝宝拜拜。”

电话挂断,听筒里只剩下忙音。公寓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车辆驶过的声音。

方一凡握着手机,在沙发上躺了一会儿,嘴角的笑意久久没有散去。

下午一点,闹钟准时响起。方一凡一个激灵坐起身,眼中的慵懒瞬间被专注和期待取代。

他迅速洗了把脸,换上轻便的运动装,将剧本、乐谱和水瓶塞进双肩包,动作麻利而有序。检查了一遍没有遗漏后,他深吸一口气,背上背包,开门走了出去。

从公寓到剧院的路程不远,步行约莫二十分钟。街道两旁的行道树投下斑驳的树影,他戴着耳机,里面播放的不是流行音乐,而是下午即将联排的剧目原声带。

他跟着旋律轻声哼唱,脚步不自觉地踩在节拍上,身体微微律动,引得路人偶尔侧目,但他浑然不觉,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剧院坐落在一条相对安静的街上,是一座有些年头的建筑,外墙爬满了常春藤,透着浓浓的艺术气息。

方一凡走到侧门,刷了门禁卡,“嘀”的一声轻响,厚重的防火门开启。

门内是另一个世界。空调的冷气扑面而来,带着一股特有的味道——木质地板蜡、灰尘、旧幕布以及隐约的汗水味混合在一起,这就是剧院后台的味道,是方一凡热爱的“战场”的气息。

“一凡,来啦!”一个穿着黑色工装裤、戴着鸭舌帽的场务大哥看到他,笑着打了个招呼。

“嗯,张哥,下午好!”方一凡热情的回应。

他穿过略显凌乱的后台通道,两边堆放着各式各样的道具箱、服装架。几个和他一样来参加联排的演员已经到了,正聚在一起热身、聊天。大家互相点头致意,眼神里都带着对接下来工作的认真和期待。

“一凡,听说今天林老师会来盯联排?”一个叫孙薇的女生,在剧里和他有较多对手戏,凑过来小声问道。

“好像是,”方一凡点点头,语气不由得严肃了些,“导演上午发信息说了,让我们都打起精神。”

林老师是特意请来的外援导演,在音乐剧圈内颇有声望,要求严格是出了名的。

正说着,排练厅的门被推开,一个身影走了进来。

不是林导演,却让在场的所有年轻演员们都瞬间肃然起敬,甚至带着几分激动——是陈铭,一位在音乐剧舞台上活跃了二十多年的老牌演员,也是这部戏特邀的艺术指导。他年近五十,但身材保持得极好,穿着简单的黑色t恤和运动裤,眼神锐利而温和,自带一股沉稳的气场。

“陈老师好!”大家异口同声地问好。

陈铭笑着摆摆手,他和一些演员,简单说了几句鼓励的话,然后便走到角落的椅子坐下,开始翻阅剧本。

方一凡心里既紧张又兴奋。能得到陈铭这样的前辈亲自指点,是极其宝贵的机会。

他不敢怠慢,立刻走到一旁,再次拿出剧本,反复揣摩那段戏。

回想起陈老师之前示范时,一个简单的转身,一个眼神的停顿,所蕴含的情感力量远超他之前的那种表演方式。这就是经验的差距,也是他需要努力攀登的高峰。

下午一点半,联排准时开始。排练厅里,灯光亮如白昼,将每一个角落都照得清晰无比。

钢琴老师坐在三角钢琴前,手指落在琴键上,流淌出熟悉的序曲旋律。舞台监督拿着脚本和对讲机,坐在台下正中央,神情专注。

方一凡和其他演员迅速各就各位。当灯光打在他身上,音乐涌入耳膜的那一刻,所有的杂念都消失了。他不再是大学生方一凡,而是剧中那个在理想与现实间挣扎的年轻画家。

联排并非一帆风顺。有走位记错差点撞到别人的时候,有高音部分气息控制不稳差点破音的时候,也有情绪投入不够被导演叫停的时候。

汗水很快就浸湿了他的额发和后背,动作幅度大的舞蹈段落更是让他气喘吁吁。但他没有丝毫懈怠,每一次失误后都立刻调整,认真记下导演和林老师、陈老师提出的每一个意见。

“停!”林导演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方一凡,刚才和孙薇的对戏,你的反应慢了半拍!你要知道,她说的那句话是对你巨大的冲击,你的震惊、不解、愤怒,要瞬间爆发出来,不能有任何迟疑!再来!”

方一凡深吸一口气,抹了把汗,对搭档孙薇投去一个抱歉的眼神,孙薇理解地笑了笑。

他们重新回到位置,再次开始。这一次,方一凡努力调动起全部的情绪,将角色彼时彼刻的心境完全代入。

中间休息十五分钟,大家都累得瘫坐在地上,大口喝水。

方一凡走到角落,一边拉伸着有些酸痛的肌肉,一边在脑子里回放刚才排练的片段。陈铭老师不知何时走了过来,递给他一瓶功能性饮料。

“谢谢陈老师。”方一凡有些受宠若惊地接过。

“感觉怎么样?”陈铭在他身边坐下,语气平和。

“有点累,但很过瘾。”方一凡老实回答,“就是总觉得还差一点火候,有些地方表达得不够准确。”

陈铭笑了笑:“很正常。技巧你掌握得很快,但人物的灵魂,需要时间和阅历去慢慢体会。不要急,多观察生活,多思考人物背后的故事。”他顿了顿,指着剧本上的一句台词,“比如这里,他为什么这么说?仅仅是因为剧情需要吗?不,你要找到他性格深处的逻辑。”

方一凡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