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宋曦在院子里和小朋友们玩耍,不时跑回来看看弟弟。

有一次小宋晨突然哭了,宋曦立即放下玩具,学着爸爸的样子轻轻摇晃婴儿车:“弟弟不哭,姐姐在呢。”

黎书禾和曾诗英在厨房准备午饭,透过窗户看着这一幕,相视而笑。

“这个家,总算圆满了。”曾诗英轻声说,眼角闪着泪光。

午饭时,宋祈年宣布了一个决定:“等小晨满月,我们一起去拍张全家福。”

“真的吗?”宋曦第一个欢呼起来,“我要穿最漂亮的裙子!”

黎书禾也很高兴:“是该拍一张,妈也一起去。”

曾诗英笑着点头:“好,都好。”

下午,宋祈年陪着黎书禾去服务社买东西。

他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提着购物篮,黎书禾只要负责挑选就好。

售货员都认识他们,笑着打招呼:“宋副团长真是模范丈夫啊!”

回家的路上,他们遇见了一对年轻夫妻。

妻子挺着大肚子,丈夫在一旁小心翼翼地搀扶。

宋祈年看着他们,突然对黎书禾说:“想起你怀曦曦的时候了。”

那时他还是个连长,经常出差,黎书禾一个人熬过了整个孕期。

“都过去了。”黎书禾轻声说,“现在不是很好吗?”

夕阳西下,一家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

宋祈年抱着儿子,黎书禾牵着女儿,慢慢走回家属院

院子里飘来各家各户的饭菜香,夹杂着孩子们嬉笑打闹的声音。

这就是他最想守护的人间烟火。

宋晨的满月酒办得简单却温馨。

就在家属院的食堂里摆了三桌,请的都是关系最近的战友和邻居。

宋祈年特意换上了崭新的军装,连肩章都擦得锃亮。

黎书禾穿着那件枣红色的呢子大衣,气色红润,完全看不出刚生产完的疲惫。

“老宋,你这儿子长得真精神!”三营长笑着递过来一个红包,“眼睛像你,有神!”

宋祈年接过红包,眼角笑出了细纹:“调皮得很,夜里总闹觉。”

酒席进行到一半,宋祈年站起来举杯。食堂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今天的主角。

“感谢各位来喝我儿子的满月酒。”他的声音洪亮,带着军人特有的沉稳,“这些年,我在外带兵,家里多亏了书禾,也多亏了各位邻居照应。这杯酒,我敬大家!”

他说完,仰头一饮而尽。黎书禾在桌下轻轻握住他的手,眼里闪着泪光。

满月酒后第三天,宋祈年兑现承诺,带着全家去照相馆。

曾诗英特意穿了件深紫色的对襟褂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宋曦则换上了最喜欢的粉红色连衣裙,头上还别着新买的蝴蝶发卡。

照相馆里,老师傅耐心地帮他们调整位置:“奶奶坐中间,爸爸妈妈站在后面,对,小姑娘靠在奶奶膝边……”

宋祈年抱着儿子,小家伙今天格外配合,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盯着镜头。

就在老师傅按下快门的瞬间,宋曦突然做了个鬼脸,把大家都逗笑了。

“这张好,”老师傅看着刚洗出来的照片,“笑得自然。”

照片上,曾诗英笑得眼角堆满了皱纹,宋祈年和黎书禾相视而笑,宋曦俏皮地吐着舌头,而小宋晨正好奇地伸手去抓爸爸的领花。

这是一张再普通不过的全家福,却记录下这个军人家庭最幸福的时刻。

从照相馆出来,宋祈年又带着全家去了公园。

五月的阳光暖暖的,照得人浑身舒坦。

宋曦像只出笼的小鸟,在草坪上跑来跑去。

宋祈年推着婴儿车,不时低头看看熟睡的儿子。

“书禾,”他突然说,“等小晨再大些,我带你们去bJ看看。”

黎书禾惊喜地看着他:“真的?”

“嗯。”他点点头,“去看看天安门,看看长城。这些年,委屈你们了。”

曾诗英在一旁听着,欣慰地笑了。她知道,儿子这是想弥补这些年的亏欠。

然而这样的温馨时光总是短暂的。

宋晨两个月大时,宋祈年接到了新的任务——要去军区参加为期三个月的集训。

消息传来时,他正抱着儿子在院子里晒太阳。

黎书禾看见他接完电话后沉默了很久,心里就明白了七八分。

“又要出差?”她轻声问。

宋祈年点点头,把儿子抱得更紧了些:“三个月。等他学会翻身、学会坐,我可能都要错过了。”

这天晚上,宋祈年格外沉默。

他一遍遍地检查家里的每个角落,把能修的物件都修了一遍,连厨房下水道都疏通得干干净净。

深夜,他坐在书桌前,又开始写那个笔记本。

这次写得比上次更详细,连附近哪个菜贩子不缺斤短两、哪个时间段的公交车人最少都记了下来。

黎书禾看着他专注的侧脸,心里酸涩难言。

她知道,他这是在用他的方式,尽力守护这个家。

出发前夜,宋祈年把儿子的小床搬到了他们卧室。

夜里孩子一有动静,他总是第一个醒来。

喂奶、换尿布、拍嗝,动作熟练得像个专业保姆。

“让我来吧,”黎书禾心疼地说,“你明天还要赶路。”

“没事,”他轻声说,“让我多抱抱他。”

凌晨四点,宋祈年轻轻起身。

他没有开灯,借着月光仔细端详着妻儿的睡颜。

黎书禾其实醒着,但她假装熟睡,感受着丈夫在她额头留下的轻吻。

在车站,宋祈年把一个小盒子塞给黎书禾:“给孩子百日宴的礼物,到时候我再打电话回来。”

火车开动时,黎书禾抱着儿子,牵着女儿,在站台上久久伫立。宋曦突然小声说:“妈妈,爸爸是不是又要去很久?”

“爸爸很快就会回来的。”黎书禾亲了亲女儿的额头,“我们要把家照顾好,等爸爸回来。”

回到家,黎书禾打开那个小盒子,里面是一把精致的长命锁,锁片上刻着“平安”二字。

她把长命锁小心地收好,准备在儿子百日宴时给他戴上。

宋祈年走后的日子,黎书禾格外忙碌。

好在宋曦越来越懂事,会帮着照看弟弟,还会在妈妈疲惫时给她捶背。

曾诗英也经常过来帮忙,每次来都不空手,不是带着炖好的汤,就是拿着新做的小衣服。

这天,黎书禾收到宋祈年从军区寄来的第一封信。

信里除了照例的问候和叮嘱,还夹着一张照片。

他穿着作训服,站在训练场上。

照片背面写着:“想你们的时候,就看看天上的星星,我们看见的是同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