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车间,全自动裁床正在运转。
智能衣架挂在空中轨道上,有序穿梭。
可当大家走到刺绣区、手工染色区时,眼前的画面陡然变了。
这里没有机械臂,没有自动化流程。
取而代之的,是一位位老工匠,安静地坐在操作台前。
他们带着年轻的徒弟,手把手教如何走针、如何配色。
所有人看得目瞪口呆。
尤其在刺绣区,齐秀珍坐在绣架前,当场演示双面异色绣。
一针穿行于布面之间,正反两面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颜色。
围观的人群屏息凝神,目光紧紧追随着那根细针。
金玉芬站在她身旁,一字一句地为众人解说。
人群越围越多,几乎将整个展台围得水泄不通。
“原来衣服藏着这么多门道!”
川市的一位买手店主忍不住感慨出声。
“怪不得飞裳的衣服卖得贵,这哪是在卖成衣?分明是在卖心血、卖时间、卖匠心!这一针一线里,全是人情味儿啊!这钱,花得值,太值了!”
另一边,一家大型百货的经理紧紧拉住苏晓玥的手臂。
“苏厂长,你们那个‘工匠认证’制度真的太厉害了!以后我们卖货时,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告诉消费者,这衣服,可是有飞裳工匠亲笔签名的‘身份证’!不是随便哪个车间拼出来的便宜货!”
他顿了顿,眼里闪着光。
“这话一说出去,顾客自然就信了。不光是信任,连我们柜台档次,都一下子提上去了!”
大会办得热热闹闹。
展台前人来人往,洽谈区座无虚席。
客户们纷纷签下订单。
更有许多品牌主动提出深度合作。
可就在大会结束的第二天。
小卫急匆匆地冲到办公室门口。
“晓玥姐!不好了!出事了!之前被飞尚高薪挖走的那个阿莉突然跑回来了!整个人失魂落魄的,站在厂门口直哭,说一定要见您!”
苏晓玥正在查看会议纪要,闻言眉头一皱。
“带她进来。另外,马上打电话叫美瑶过来。”
门被推开,一道瘦弱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正是当初被飞尚以高薪挖走的两名技术骨干之一。
阿莉。
“厂长……林总监……”
刚踏进屋,她便双腿一软,瘫坐在地。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不该被眼前那点钱蒙了眼,偷偷跑过去……那边……那边根本没办法待下去!”
苏晓玥扶起阿莉,往她手里塞了一杯温水。
“别慌,先坐下,喝口水,慢慢说。”
她声音温和。
“到底怎么回事?你从头到尾,一样一样地告诉我。”
阿莉抽着气,断断续续地讲了起来。
飞尚给的工资确实高,承诺的奖金也诱人。
可进厂第一天,她就发现不对劲。
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几乎没有休息日。
若是当天产量不达标,连基本工资也要削减。
“他们……动不动就骂人,女工被骂哭是常事。主管当着全车间的面羞辱人,说谁不行就滚蛋。”
阿莉的声音越来越低。
“说好的高薪,一扣再扣,加班费也从来不给,最后到手的钱,居然还比不上我在飞裳时多。”
“更糟的是,他们为了省钱,布料全是廉价次品。用的线也是劣质丝线,缝得再密,洗两回就起球、脱线、掉色。做出的衣服,外表光鲜,其实根本经不起洗……”
“他们……还扣我们手机,上班期间不准用,下班也只给半小时。不准跟家人联系,更不准往外传厂里的事……说是怕我们把‘商业机密’说出去。”
“其实哪有什么机密?就是怕我们揭发他们的黑心手段!今天……今天我是借口身体不舒服,要去买药,才趁着门卫松懈,偷偷跑出来的……”
她突然跪倒在地,眼中满是悔恨与哀求。
“厂长,我真的知道错了。我不该贪图那点眼前利益,背弃了飞裳的信任……您……您还能收我回来吗?我发誓,这辈子只跟着飞裳干,再不动别的念头!”
苏晓玥和林美瑶对看了一眼。
这件事的发生,虽看似突然,实则早有端倪。
那种用短期利益换人心忠诚的模式,注定撑不了太久。
“阿莉。”
苏晓玥语气平和。
“飞裳有飞裳的规矩。你当初走得干净利落,而厂里的位置,不会因为谁离开就一直空着。后来有人顶上了,流程也走完了。你想回来,可以。但规矩不能破,你得重新参加考核。”
“还有,你必须在原来的组里,当着所有老同事的面,做一次正式的检讨,把话说清楚。为什么走?走后后悔什么?现在回来,又想证明什么?”
阿莉双手紧紧攥着衣角,眼眶已经红了。
“我同意!不管考几次我都愿意!只要能让我回来,让我从扫地开始都行!”
“你先回去。”
林美瑶接过话头。
“好好睡一觉,冷静想一想。明天找我。但阿莉,你要明白,现在的飞裳跟几年前不一样了。要求只会更严,标准只会更高。”
“‘工匠精神’不是贴在墙上的装饰画。它是每一针每一线的精准把控,是容不得半点偷工减料的坚持。你能吃这份苦吗?”
“能!我能!”
阿莉几乎是喊出来的。
“我这些日子在别的厂干过,才知道什么叫压榨,什么叫没人情。飞裳这里,哪怕是批评,也带着温度。我以前不懂,现在懂了。我一定拼了命学好,不给您们丢脸!”
她说完,深深鞠了一躬。
转身快步走了出去。
办公室里安静了两秒。
“看来,飞尚那边,纸包不住火了。”
林美瑶轻轻开口。
“嗯。”
苏晓玥应了一声。
“这才刚开头。阿莉愿意回头是好事。一方面,证明咱们当初的坚持没看错。飞裳这块牌子,真有人愿意为它回头。另一方面,说不定,她能成为一条缝隙。”
她抬起眼,目光深远。
“人回来了,心未必立刻就回来了。可只要她还念旧情,还存愧疚,那点缝隙,就有可能撬得更大。”
“你安排她的事,得讲究分寸。规矩不能破,但人情也不能断。培训、考核、检讨,一步都不能少,否则服不了众。可私下里,多看看她的状态,别让她觉得是回来受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