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族长闻言,眉头紧锁,似乎在权衡什么。他缓缓抬起手,示意身后的两位族老稍安勿躁,随后迈步向前,步伐虽慢却沉稳有力。“既然回来了,那便好。杨家的血脉,不容外人置喙,更不容内乱纷争。”

他的语气低沉而威严,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重锤敲打在众人的心头,这一番话无疑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杨元康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嘴唇微动却发不出声音,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阵脚。

而姬珩则依旧神色淡然,只是眼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光芒,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切的发生。

族长的话音刚落,厅内顿时陷入一片死寂,连呼吸声都显得格外清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周胜兰站在原地,目光如炬,毫不退让地与老夫人对视,仿佛在用无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决心。

此刻的杨元康还能说些什么呢?大嫂当年的遗腹子是一对双胎,他悄悄留下了女婴,男婴是被皇后抱走的,现在这样的结局,他还有什么料不到的。

“既然剑尘和素素都是大哥的孩子,自然是要认祖归宗的,那就请族老选个日子,开宗祠,把两孩子的名字写上去。”

“择日不日撞日,本殿觉得今日就是个好日子。”姬珩不慌不忙的说道。

族长早就看明白了,天家父子斗法,杨家架在了当中,如今的皇帝已经没有了话语权,太子如日中天,傻子都知道怎么选了。

族长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终定格在姬珩身上。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尘般的苍老,却依旧沉稳有力:“太子所言极是,今日确是个好日子。”

此话一出,厅内的气氛再次微妙地波动起来,仿佛连空气都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压迫得更加凝滞。

杨元康的脸色由苍白转为铁青,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袖,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他知道,此刻再多的辩解也无济于事,局势早已脱离了他的掌控。

而周胜兰则轻轻舒了一口气,眼中泛起泪光,这么多年的等待,在这一刻有了结果。她的心中百感交集,既有如释重负的轻松,这仅仅是个开始。

姬珩唇角微扬,却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情绪,只是用一种近乎漫不经心的姿态环顾四周。

“既然如此,那就请族长安排吧。”姬珩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如同一道不可抗拒的命令。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至于其他琐事,想必族里自会处理妥当。”

这句话虽轻描淡写,却隐隐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族长的办事效率也是很快,几乎在姬珩话音落下的瞬间,便安排了人去通知重要的族人过来人,然后带着人去了祠堂。

杨家的祠堂,祠堂内光线昏暗,只有几缕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斜射进来,映照在布满灰尘的供桌上。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味,混合着岁月沉淀的气息,让人不由得心生敬畏。

族长走在最前面,步伐沉稳而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众人心头,令气氛愈发紧张。姬珩紧随其后,神色淡然,目光却如鹰隼般扫视着四周,将一切尽收眼底。

族长停下脚步,转身看向众人,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可抗拒的威严:“今日将杨元竟嫡子杨子岳,嫡女杨素素敬上族谱,还请祖宗庇佑!”

说完,慎重的打开了族谱,亲自添上了他们二人的名字。

杨子岳和杨素素,两人跪在地上,磕头。

认祖归宗的仪式就算是完了,等族长带着人出来后,一行人还是回到了厅堂。

姬珩并未离开,看到人出来了,便让秋喜宣读了圣旨。

听完圣旨的老夫人气晕了过去,杨元康更是脸色铁青的上前道,“殿下,如今的定国公是我,世子之位怎么能给了杨子岳?”

姬珩冷笑一声,目光如刀锋般扫过杨元康,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讽:“定国公?你以为这爵位是你的倚仗?圣旨已下,岂容你置喙。”他顿了顿,声音愈发冷冽,“莫非,你觉得本宫的命令还能讨价还价?”

杨元康被这气势压得一时语塞,嘴唇颤动却说不出话来。周围的族人噤若寒蝉,无人敢为他出头。

老夫人虽昏厥过去,却被丫鬟扶着醒来,她虚弱地靠在椅背上,眼中满是怨恨与不甘,却也明白此刻再争辩已是徒劳。

姬珩不再理会这些人,转身对身旁的侍从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将事情交接清楚。

他的神情依旧淡然,但那股无形的压迫感却让整个厅堂鸦雀无声,连呼吸声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杨元康知道,今日他就是来给周胜兰母子撑腰的,杨子岳以剑尘的名义陪着他长大,两人的情分自不必说了。

“殿下,如今我们也算是一家人,您怎么能这么轻易就把世子之位定下来了?”

“杨子岳已经认祖归宗,当年定国公府大房一脉无人继承,才让你做了这定国公,我只不过是拨乱反正了而已。”

姬珩的话如同一记重锤,砸在杨元康心上。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无从反驳,只能僵硬地站在原地,脸色由青转白。

姬珩扫了一眼众人,语气平静却暗藏锋芒:“既然圣旨已下,此事便无需再议。若有人执意抗旨,大可试试后果如何。”他说完,目光落在杨子岳身上,眼中多了一丝深意,“从今日起,你便是定国公府的世子,望你莫负此名。”

杨子岳闻言,并未多说什么,他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世,回来是早晚的事,拿走世子位是第一步。

杨元康终于从最初的震惊中回过神来,他的拳头紧紧攥起,指节泛白,却依旧强忍着没有发作。他知道此刻再多的争辩都是徒劳,姬珩的态度已经表明了一切。然而,他心中那股不甘却如火焰般燃烧,暗暗发誓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姬珩似乎并未注意到这些暗流涌动,他转身朝外走去,步伐稳健而从容。侍从们紧随其后,仿佛一道无形的屏障将他与其他所有人隔开。

整个厅堂在他离开之后才逐渐恢复了一些生气,低声议论此起彼伏,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复杂的情绪。

这事就这样定了下来,一时间京城流言四起,毕竟定国公的世子是定国公的侄子,在京城是个奇怪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