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是好……”赵绿柳听得热血沸腾,但随即又有些泄气。
她秀眉微蹙,摊了摊手,“可这写话本子,再加上画人物、定故事,一来一回怕是要费不少时日。等书印出来,黄花菜都凉了!”
她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众人心头。
确实,着书立说,非一日之功。
远水,解不了近渴。
“那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算了?”林玉宁急得跺脚,刚刚才燃起的斗志,眼看就要熄灭。
“谁说要算了?”
小满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眼中闪动着锐利的光。
她环视一圈,声音压得低,却字字清晰:
“写书慢,那我们就来点快的。”
“咱们先编个童谣,让街上的孩子们去唱!”
“马上就到年关了,家家户户都热闹。我们找信得过的小二,分些糖果出去,让孩子们记。小孩子家家的,记性最好,学得也快。等他们记住以后,满大街地唱,我要让全上京的百姓,都知道她璇玑公主是个什么货色,先把她的名声彻底搞臭!”
这个主意,简直是釜底抽薪,又快又狠!
“对!用三字经的形式,简单好记,小孩子们最喜欢!”林玉宁眼睛一亮,拍手叫好。
林玉娇补充道:“不止要好记,还要朗朗上口!要做到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人人都能哼上两句!”
“我再补充一点。”一直沉默的林玉婉,此刻也开了口,她的声音沉静而有力,“年底,各部院的史官会循例走街串巷,采风问俗,记录百姓生活,汇总成册上报天听。我们把动静闹大了,那几个史官的奏本里,就有东西可写了。”
她这话一出,众人心中更是大定。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泄愤了,这是一场有预谋、有目的、直达天听的舆论战!
“就这么办!”
张姚君擦干眼泪,眼底的恨意化作了冰冷的火焰。
“我来想第一句!”
几位姑娘围坐一桌,你一言,我一语,将那满腔的愤怒与不甘,都化作了最直白、最恶毒的词句。
没过几日,一首古怪又直白的童谣,如同长了翅膀,在上京城的大街小巷里疯传开来。
传唱的,多是些三五岁的稚童。
他们口齿不清,却拍着小手,在巷子里跳着格子,唱得格外起劲:
“璇玑殿,心眼偏,抢人夫,毁人缘。”
“书院郎,苦难言,不从她,命难全。”
“玉璧碎,神明怨,祸临头,看不见。”
“公主恶,百姓苦,老天爷,快睁眼!”
这童谣编得粗浅直白,甚至谈不上什么韵律,可正因如此,才更加洗脑,更容易被记住和传播。
词句虽短,却刀刀见血,将璇玑公主草菅人命、强抢民男的桩桩件件,全都点了出来。
一时间,流言蜚语满天飞。
城南的小茶馆里。
一位身穿青衫的年轻史官正临窗品茶,他叫周正,新晋的翰林院编修,专职记录史料。
他隐隐听见窗外街边,有孩童边玩闹边唱着什么。
他侧耳细听,那几句“公主恶,百姓苦”钻入耳中,让他眉头一皱。
他招来茶馆的小二。
“小二,外面那些孩子在唱什么?什么公主恶?”
小二满脸堆着笑,麻利地给周正添上热茶:“客官,您说这个啊?这是最近刚兴起的童谣,叫《恶公主伤人歌》!”
“哦?”周正来了兴趣。
“您是外地来的吧?这童谣里唱的,可都是咱们三公主的恶行!现在上京城里,谁人不知,哪个不晓?”
小二压低了嗓门,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
“特别是那句‘书院郎,苦难言’,说的可是真人真事!天逸书院有个寒门学子,就因为生得俊俏了些,被三公主看上,强掳到私宅里去。人家学子是个有骨气的,宁死不从,您猜怎么着?”
小二顿了顿,做出一个砍的动作:“她就命人打断了那学子的手脚!好好一个读书人,十年寒窗,眼看就要出头了,就这么成了一个废人!”
“还有那句‘抢人夫’,嘿嘿,三公主喜欢美男子,看见哪家郎君长得好,不管人家有没有家室,直接就抢,霸道得很!”
周正端着茶杯的手,停在半空。
他本就是十年寒窗苦读出来的,对那学子的遭遇感同身受,一股怒火直冲胸臆。
但他毕竟是史官,凡事讲求证据。
他放下几枚铜钱,起身便走,直奔天逸书院。
若是真的……
周正的眼里闪过一抹决然。
今年的年终考评,那些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陈词滥调,他早就写腻了!
这,不比什么“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来得更有分量?
他在天逸书院,几经周折,终于见到了院长。
院长是个清瘦的老者,提起此事,长长叹息,满脸痛心。
“确有此事……那孩子,本是我院最有天分、最刻苦的学生之一,前途无量啊!如今……唉,科考无望,一生尽毁!可惜了,太可惜了!”
院长的证实,成了点燃火药桶的最后一根火柴。
周正从书院出来,只觉得胸中有一团火在烧。
他年轻,他有一身抱负,他读圣贤书,所求为何?
不就是为了“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吗!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何况一个小小公主!
他回到住处,当即铺开纸笔,蘸饱了浓墨。
不就是捅破天吗!
他今日,就要把三公主头顶上那片天,给她捅出一个大窟窿!
他要让这首童谣,乘着他笔下的东风,吹进那戒备森严的皇宫大内,吹到皇帝的耳朵里!
他要让那位高高在上的天子看看,他到底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好女儿”!
几日后。
早朝。
周正的奏疏,如同一道惊雷,在金銮殿上炸响。
当那首粗鄙直白的童谣,被太监用尖细的嗓音当众念出时,整个朝堂落针可闻。
“璇玑殿,心眼偏,抢人夫,毁人缘……”
“公主恶,百姓苦,老天爷,快睁眼!”
龙椅上的皇帝,脸色从铁青到酱紫,最后化为一片墨黑。
“砰!”
他狠狠一拍龙案,上面的奏折散落一地。
“混账!荒唐!”
皇帝的怒吼,让所有大臣都把头埋得更低了。
“给朕查!彻查!这童谣从何而来!是谁在背后捣鬼!”
皇帝的怒火,一半是针对这胆大包天的童谣,另一半,则是对女儿璇玑那无法抑制的厌恶与失望。
这首童谣,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它将皇家最后那点遮羞布,当着全天下人的面,撕扯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