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活在民国当顺民 > 第281章 分糖葫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腊月二十八中午,小锁跟小柱看着爷爷奶奶也拎着东西回来了。

别的不提,一人一条猪肉正在手中光芒万丈的吸引人目光。

跟人调班儿,正在家里蒸馍的刘翠芬,高高兴兴的接过猪肉:“娘,好在咱俩发的猪肉偏瘦多点儿,不然包饺子都费劲。”

这话说的,但凡有外人听见都气的冒烟儿。

时下包饺子谁不喜欢吃一兜儿肥油的那种,瘦肉它不香啊。

但凡还能挑剔肉的肥瘦,那都是吃过见过的主儿。

至少李水仙应和的点头:“包饺子,太肥了不行,跟喝油似的。”

婆媳俩达成一致,留着她们俩发的两条猪肉剁饺子馅儿、做米粉肉。

其他的剔下来瘦肉之后炼油!

至于这么多猪皮,把上面儿的肥肉刮干净了正好熬皮冻,年夜饭也能添个菜。

家里人口多,十来斤猪肉炼油,也吃不到年底。

好在兄弟俩今年待遇不错,发的还有豆油。

李水仙挽起袖子:“我下午不上班了,该预备的得预备上。

正好用新豆油炸排叉、藕合,豆腐跟丸子!

就是年糕来不及做,想吃的话,下午去买点儿别人做好的。

回来下油锅一块儿炸了。”

刘翠芬压根就不用征求意见:“娘,今儿要是有空炸就让福安直接买去,别问了,咱们家大人孩子,少有不吃的东西。”

正在费劲扒拉擀排叉面皮儿田小芹,一听就笑了,结果一笑就手软。

嫂子刘翠芬接过擀面杖:“去去,你去帮忙和丸子馅儿去。

这排叉的面本来活的就硬,你擀的时候不使劲儿,擀出来的太厚,又不好炸又不好吃!”

被嫌弃的田小芬活馅儿倒是手脚麻利:“啊呀,嫂子,我这天天手上劲儿都得收着。

不然一针打人屁股上,劲儿大了都得出事儿!”

······

有钱没钱,都得过年。

再穷的人,不管黑面白面,过年也得捏俩饺子。

一时间大街上充满了祥和的气氛跟食物的香气。

反正这两天,脾气不好的,说话都和气了三分。

上午福平看着店里没啥大事儿,直接安排福安:“你请假吧,家里正忙的时候,回去帮着烧火都行。”

福安听话回家帮忙,却发现,在最忙碌的厨房里,没有找到自个儿的容身之所。

就连烧火这个技术含量最低的都没抢到。

小锁跟小柱锁死了这两个黄金宝座,又暖和,又能吃到刚出锅的好吃的。

福安带两个小的在屋里跌跌撞撞的溜达。

还挺奇怪的问石头:“怎么你带就那么老实,我带就这么活泼,一点儿不带闲着的。”

石头想了下自己翻出毛边儿的俄语课本,笑着不说话。

李水仙趁着厨房忙碌的空当交代小儿子:“不拘是谁,赶紧去供销社买点儿待客的杂拌儿糖,我这边一会儿没想着,就出岔子。”

福安表功似的抱着小兰喊道:“我买了,前几天买了两斤呢!”

石头抱起来摇摇摆摆的小英,赶紧去拉拉小叔的衣角,但没拦住他继续说:“一买回来我放到堂屋的点心匣子里了,正好一大盘子!”

李水仙半信半疑,围裙都没解,走到屋里掀开一看,里面儿就剩下两块儿果脯,还是孩子们不怎么喜欢吃的冬瓜条。

石头跟在后头解释:“小婶儿说了,让我们抓着吃,说吃完了还有。”

福安心有有点儿泛酸,媳妇都没招呼自己吃。

算了,再买就再买吧。

就这李水仙还耳提面命道:“咱家十来口子人,还那么多孩子,你买那么一点儿,要么等到正日子再摆出来,要么就多买点儿。

这么一盘子,一人抓一把就不剩啥了。

还好我问了一句,不然等有人来拜年的时候,不得抓瞎!”

好几天没下雪了,今儿天气还不错,自己的思量不周自己弥补,福安把俩闺女又塞给了石头:“小叔给你们买点心糖果去!你跟红妞先看着俩小的!”

石头一手接过一个,快走了两步给塞到里屋炕上。

红妞看着熟悉的俄语课本,提出抗议:“今天少念一会儿,厨房炸丸子呢!”

石头从谏如流:“行,少念会儿。”

可能是这几天天天念,俩丫头有了抗体了。

你扒拉我,我扒拉你,在床上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坚定的对拔苗助长的行为表示不干。

人家要下炕!

石头有些遗憾的把书收了起来,然后跟红妞一人一个,看着俩个刚学会直立行走的小人儿,在堂屋指点江山。

扶着椅子腿乌拉乌拉,扶着桌子腿乌拉乌拉。

红妞有些发愁:“小兰跟小英啥时候能学会说话啊,天天就只会那么几个字儿。”

红妞什么时候说话的,石头还小,不记事儿。

但是两个臭弟弟的事儿石头还是能记住的。

想了下很肯定的回答道:“快了快了,一岁多两岁差不多就能听懂你的指挥了!

那会儿也该断奶吃饭了!”

红妞算算,估摸着还得半年的时间。

于是雨露均沾的摸摸两个小妹妹脑袋:“快点儿长大啊!长大了姐姐带你们去吃糖葫芦!”

石头欲言又止,算啦,到会儿真吃不成也不会浪费。

想糖葫芦,糖葫芦很快就来了。

红妞从厨房要了一小碗儿炸好的豆腐,正吹着喂妹妹吃呢。

只听小叔的声音,从大门外一路飘过来:“石头,红妞,看叔给你们带什么好吃的啦!”

红妞把碗塞给大哥,欢快的迎了出去。

只见福安除了手里提的几个油纸包外,手上拿了根儿好长好长的糖葫芦。

这么说吧,一旁仰着头流口水的小柱儿,差不多就糖葫芦这么高。

一时间,家里的大人孩子全围了上来。

李水仙锅里炸着东西呢,还抽空看了一眼:“嚯,得有三尺长了,赶上庙会上的花头了。

外头有卖糖葫芦的?”

这话说的夸张,庙会上的糖葫芦,用荆条穿起来,能做到五尺长,上面儿还有小旗呢。

这个虽然夸张,可比着五尺长的糖葫芦,还是差辈儿!

福安招呼着孩子们开始分糖葫芦,去厨房拿了几个碗跟一双筷子,跟李水仙解释道:“去供销社的时候,碰见我郭平叔了,他领着两个孩子也在买东西。

我们聊了两句,出门的时候,正好碰见卖糖葫芦的,郭平叔就让我带回来一根儿。”

李水仙皱眉:“上回说要大差不差就要结婚,可后来也没结啊,怎么突然就冒出来俩孩子?

都能吃糖葫芦逛街了,得多大岁数?男孩儿女孩儿?”

福安费劲巴拉的破坏这串威风凛凛的糖葫芦,闻言想了下:“比小锁大上那么一两岁吧,人家说了,年后还过来拜年呢,到会儿你问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