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年光阴,在玄冥仙域持续不断的厮杀声中,裹挟着无数修士的鲜血与魂灵,缓缓流淌而过。
这场波及整个仙域的正魔大战,其惨烈程度远超以往任何一次冲突。双方投入了难以计数的修士,从高高在上的玄仙大能,到数量庞大的真仙军团,再到如同炮灰般的低阶弟子。
战火所至,星辰崩碎,大陆沉沦,曾经繁盛的修行文明在战争的铁蹄下变得千疮百孔。
陨落的修士数量,早已突破万字,向着数万乃至更恐怖的数字攀升。这其中,真仙级修士的损失尤为惨重,他们是战场的中坚,也是消耗最快的部分。
每一次大规模战役,都如同巨大的绞肉机,无情地吞噬着双方积累了无数年的底蕴。
然而,在这持续了两万年、陨落真仙数以万计的惨烈大战中,徐正阳的混沌魂幡之内,新增的心魔数量,却远低于这个恐怖的总数。
心魔总数,定格在六百五十条。
相较于陨落的庞大基数,这个数字显得如此稀少。原因无他,战场,尤其是核心战场,是真正意义上的神魂禁区。
玄仙大能交手,法则碰撞,余波浩荡,真仙修士卷入其中,往往瞬间便是形神俱灭,连一丝残魂都难以留下。
大规模神通对轰、战阵碾压之下,魂魄直接在至阳至刚或至阴至邪的能量冲击下化为虚无,亦是常态。更有各种专灭神魂的歹毒法宝、咒术肆虐,确保对手绝无侥幸。
徐正阳纵然手段通天,混沌魂幡玄妙无比,也无法将那些已经彻底湮灭、不复存在的魂魄无中生有地炼化成心魔。
他的狩猎,始终游走于战场的边缘。
如同一个最高明的掠食者,他避开那些玄仙争锋、法则沸腾的核心区域,将目标锁定在规模稍小、烈度稍低的局部冲突,或是大战之后、双方暂时脱离接触的短暂间隙。
他隐匿于破碎的星辰之后,潜藏在虚空裂缝之中,混沌界膜完美融入环境。只有当确认安全,且有漏网之魂出现时,他才会悄然现身。
那些在激烈搏杀中双双陨落、魂魄刚离体还未被彻底打散的对手;那些身受重创、勉强逃出核心战场,却最终伤重不治的修士;那些在执行侦察、偷袭任务时被反杀,地处相对偏僻区域的倒霉蛋……这些,才是他的主要目标。
他的行动必须快、准、隐。
魂幡的吞噬需在瞬息完成,炼化则依靠战场天然弥漫的恐惧怨念作为催化剂,力求高效。
一旦有任何被玄仙神识扫过的风险,他便会毫不犹豫地放弃目标,远遁千里。
两万年来,他如同一个沉默的幽灵,在由无数生命铸就的战争坟场边缘,谨慎而高效地拾取着那些未被彻底毁灭的残羹冷炙。每一次成功的收割,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与精准的算计。
六百五十条真仙级心魔,便是他在这两万年血火中,于刀尖之上舞蹈,所攫取的全部成果。
它们中的每一条,都代表着一次成功的隐匿、一次精准的出手、以及一次安然撤离的幸运。
新增的三百条心魔,质量参差不齐,从真仙初期到巅峰皆有,它们的力量进一步壮大了混沌魂幡。
幡内魔气汹涌澎湃,六百五十条心魔的力量循环已然达到了一个极其惊人的地步,百魔噬仙阵的威力,连徐正阳自己都需谨慎控制,以免气息外泄。
而经过长达近八万年(从最初摩擦算起)的疯狂消耗,正魔双方都已是元气大伤,筋疲力尽。
顶尖的玄仙大能多有负伤,甚至有个别初期玄仙陨落的消息传出。真仙层面更是损失惨重,许多传承出现了断层。
庞大的战争消耗掏空了许多宗门的底蕴,资源的匮乏开始成为比敌人更可怕的威胁。
战争的狂热逐渐褪去,疲惫与伤痛开始占据上风。大规模的战役越来越少,冲突逐渐演变为边境地带的摩擦与小规模对峙。
席卷仙域的仙魔大战,在持续了近八万年后,终于显现出疲态,烽火开始缓慢地、不情愿地停歇。双方都需要时间舔舐伤口,恢复元气。
玄冥仙域,迎来了一段久违的、脆弱的平静期。
徐正阳感受着外界逐渐平息的杀伐之气,隐匿于天阙城深处的他,眼神平静无波。
战争的放缓,意味着他捡漏的机会将大幅减少。但另一方面,混乱的平息,也为他下一步的行动提供了不同的舞台。
六百五十条真仙心魔在幡内蛰伏,如同蓄势待发的魔军。他依旧是真仙后期,但掌握的力量,足以让他在接下来的时代里,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他的征程。
猎手,暂时收起了獠牙,却从未闭上审视猎场的眼睛。他在等待,等待这片血火之后的新生之地,再次露出可供吞噬的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