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文化英雄联盟 > 第570章 日特密语:暗夜的文化绞杀(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70章 日特密语:暗夜的文化绞杀(1)

地下室的空气像浸透了墨汁的棉絮,厚重得让人喘不过气。煤油灯的光晕在斑驳的土墙上微微晃动,将七八个身着和服或西装的身影拉得扭曲变形,如同壁龛里供奉的修罗像。佐藤松本的拇指从勃朗宁短枪的扳机护圈上挪开时,金属与牛皮枪套摩擦发出的 “嘶啦” 轻响,在这密不透风的空间里格外刺耳,像一根细针精准地扎在每位在座汉学家的脊背上,让他们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却不敢抬头。

他将短枪缓缓推入和服内侧的暗袋,动作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慑力。木屐底与榻榻米接触的瞬间,“嗒、嗒” 的声响骤然清晰起来,一步步敲在众人的心跳上。“今天的会议不是内斗。” 这句话从佐藤牙缝里挤出来时,桌上几只青瓷酒杯里的清酒还晃着细碎的光,酒液折射的昏黄灯光,让他眼角的皱纹显得愈发深刻。

佐藤踱步到会议桌中央,那张用整块樱木打造的长桌被岁月磨得发亮,桌面上还留着几道深浅不一的划痕,像是承载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他的目光如同鹰隼般扫过每一个人,掠过考古学者江上波夫沾着黄土的外套衣角,掠过汉学家滨田耕作紧抿的嘴唇,最终落在了角落的藤原朴田身上。

朴田正低头摩挲着桌上一本泛黄的《论语》译本,封面已经有些脱胶,露出里面泛黄的纸页。书页间夹着一枚银杏叶书签,那是他去年深秋在北平琉璃厂淘书时偶然捡到的,叶片早已干枯发脆,边缘卷成了细小的弧度,却仍固执地保留着一丝淡淡的秋意,仿佛还能嗅到北平街头的桂花香。他的指尖轻轻划过书签上清晰的叶脉,心里却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 那座古城的韵味,那些学子们蓬勃的朝气,是他在日本从未感受过的。

“第十一届国际联盟大会上月在日内瓦落幕,中国公使伍朝枢再次出任首席全权代表。” 佐藤的声音刻意放缓,像是在斟酌每个字的分量,又像是在强迫众人消化这则消息,“国联想用大会会长的虚职当诱饵,让他放弃非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惊愕的表情,继续说道:“可伍朝枢拒绝了!诸位都清楚,国联会长不过是个空架子,连调派秘书的权力都没有,他却偏要攥着‘理事国’这个头衔不放。这说明什么?”

佐藤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这说明中国文人的骨头里藏着劲 —— 那股劲,比我们的三八式步枪更难打穿!”

朴田推了推鼻梁上的圆框眼镜,镜片反射的灯光恰好遮住了他眼底翻涌的情绪。他听懂佐藤说的 “劲” 是什么了。去年深秋,他受东京帝国大学的委托,前往北平考察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在协和医院旁的一座小礼堂里,他偶然听了胡适先生的演讲。台上,胡适先生穿着青布长衫,语气平和却字字铿锵,台下数千名学生齐声高呼 “教育救国”“文化复兴” 的口号,震得礼堂的木梁都在微微发颤,那股蓬勃的朝气、那种对国家未来的热切期盼,是他在日本从未见过的。那一刻,他忽然明白,中国的强大,从来都不是靠坚船利炮,而是靠这些根植于文化血脉中的精神力量。

“反观大日本!” 佐藤的声音打断了朴田的思绪,他手中的桃木拐杖重重地戳在榻榻米上,发出 “咚” 的一声闷响,“1930 年,广田弘毅就任驻苏大使,诸位都是聪明人,该明白他这是在为执掌外交大权铺路,为帝国顺利进入中华腹地扫清障碍!” 灯光下,佐藤的瞳孔缩成了细缝,里面闪烁着狂热的光芒,“可日皇还在犹豫,军部的意见也不统一!而中国文化,却像野火烧荒一样,越烧越旺!再这样下去,我们的计划就要落空了!”

他猛地从黑色公文包中抽出一叠泛黄的情报,重重地拍在会议桌上,纸张碰撞发出的 “哗啦” 声让几人下意识地瑟缩了一下。“《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你们看看,我们对中国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 佐藤的手指点在情报上,语气急促而沉重,“1930 年 3 月,中共‘中央文委’牵头,把鲁迅的语丝社、郭沫若的创造社、茅盾的文学研究会这些原本分散的文学团体拧成了一股绳,在上海正式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左联’!”

“5 月,‘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挂牌成立,不仅在北京、广州设立了分盟,甚至在我们日本都有秘密支部!” 情报纸张被从通风口钻进来的穿堂风卷得微微颤抖,佐藤的声音里添了几分焦躁,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7 月底,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学生们搞出了‘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8 月初,南国社、艺术剧社遭到南京政府打压,转头就把‘剧团联合会’改成了‘左翼剧团联盟’,据可靠情报,明年 1 月他们还要正式成立‘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他顿了顿,拿起另一张情报纸,上面的字迹密密麻麻,显然是经过精心整理的:“10 月,‘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在上海成立,把这些联盟全攥在了手里!他们的野心不止于此,计划三年内在全国所有大中城市设立分盟,还要陆续成立‘音乐家联盟’‘新闻记者联盟’……”

“还有‘教联’。” 就在佐藤喘着粗气,准备继续往下说的时候,朴田突然开口了。他的声音不大,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却让地下室的空气瞬间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有惊讶,有不解,也有隐晦的担忧。朴田缓缓抬起头,目光直视着佐藤,语气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反驳:“中国左翼教育家联盟,他们已经在秘密筹备了。佐藤君,你没提,是忘了,还是不敢提?”

佐藤的脸色骤然沉了下来,像被乌云笼罩的天空。他下意识地摸向腰间 —— 那里本该挂着一把备用的南部十四式手枪,今早因为要赶在天亮前抵达地下室,匆忙出门时忘在了公寓的抽屉里。这个动作让他的气势弱了几分,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怒火,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青筋在手腕上微微凸起:“我没忘。正因为没忘,才要告诉诸位,绝不能让‘教联’顺利成立!”

他的声音带着咬牙切齿的狠厉:“中国教育界本就人才济济,中华职业教育社在黄炎培的带领下,已经在全国开办了数十所职业学校;太平洋国际学会更是网罗了世界各地的学者,影响力极大。一旦中国教育界和这些组织绑在一起,再加上厉麟似那样的人物……”

提到厉麟似这个名字,佐藤的声音多了几分复杂的情绪,有忌惮,有敬佩,还有一丝不甘。他的办公桌上至今还放着这位中国教育家的照片,照片里的人西装革履,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神温和却透着坚定,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文弱的学者,曾在国联会议上凭借扎实的学识和犀利的言辞,把日本代表驳斥得哑口无言,颜面尽失。

“厉麟似尚未被‘文总’拉拢,还在南京国民政府和国联之间周旋。” 佐藤的语气缓和了一些,像是在分析局势,“而南京政府正在全力打压‘左联’,上个月刚在上海枪杀了柔石、胡也频、殷夫那些左翼作家。” 他突然低笑起来,笑声阴冷刺骨,在地下室里回荡,让人不寒而栗:“中国有句成语,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诸位,我们就是那个渔翁!”

他猛地提高声音,语气变得激昂:“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南京政府的文化围剿推波助澜,让他们自相残杀,消耗国力;同时,我们要利用这些机会,向世界宣扬所谓的‘大东亚共荣’,为将来的日华战争造势 —— 这才是今天会议的正事,也是我们这些汉学家、学者,能为大日本帝国做出的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