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来你仍不明白。无论你认或不认,那个孩子都必须是我的。唯有如此,我才有名正言顺的理由与父皇抗衡,才能光明正大地护她周全。”
齐天珩起身,走到谢知遥面前,目光凛冽,“谢尚书,你应当清楚,如今局势如此,容不得你我任性。她若想活,你若真想护她性命,便只能倚仗孤,只有孤的权势、足以与父皇抗衡——而孤,是会倾尽一切的去护她周全。”
谢知遥攥紧双拳,指节寸寸发白。
他何尝不知齐天珩所言非虚,可要他如此放弃凤倾城,他绝不甘心。
“殿下,即便如此,臣也绝不会将她拱手相让。臣会带她离开,远离朝堂纷争。”
“离开?”齐天珩唇边掠过一丝冷嘲,“你以为以她的性子,会跟你一走了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要父皇想寻,你们无处可逃。
更何况,她放得下这些仇恨么?这其中不止有她的仇,还有她妹妹的仇、她那未出世孩儿的仇。这些,你我心知肚明。你明知她不会跟你走,否则此刻你也不会站在孤面前,不是吗?”
谢知遥一时语塞。他知道齐天珩字字属实,哪怕自己再不愿承认。
“好。自此刻起,殿下,你我各凭本事。最终的选择权,交予她。烦请殿下为臣安排一处住所,接下来这段时日,臣会留在东宫。”说罢,谢知遥不等答复,转身便离去。
他不想同齐天珩再作无谓口角之争。
齐天珩望着他离去的背影,目光微沉。
这一次,她怕是伤得不轻,由内而外。
自己本是她避之不及之人,如今她醒来第一个要见的却是他。
也不知此番,她要多久才能重新站起来。
齐天珩心下烦乱,别看他方才在谢知遥面前言之凿凿、自信满满。实则他比谁都清楚——若连谢知遥此刻都无法给她慰藉,那他自己,只怕更不可能。
但无论多久,他都会等。
待她心门重启,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他也绝不放过。这一次,他定要牢牢抓住每一个可能。
所以,谢知遥,对不住了。莫怪孤手段不够磊落。
这一次,孤绝不会再将她让予任何人。
即便与天下为敌,孤也在所不惜。齐天珩暗暗握拳,眼中满是决然。
他转身向外行去,准备去见凤倾城。
他知道,此刻她要见他,绝非需要他的陪伴,必是有要事相商。
退出房间的谢知遥心中郁愤难平。
在初一那儿受了冷待他尚且能忍,凭什么他还要在齐天珩这儿遭他讥讽嘲弄?
就因自己眼下护不住她,便该拱手相让?他偏不。
“走,知行,回谢府。”此刻她身边既有齐天珩,自己根本插不进手。
他得回去见祖父。他得让祖父知道,他一生效忠的君主,是如何令他未曾出世的曾孙,胎死腹中。
他总得做些什么,不能坐以待毙。
若倾城决意复仇,他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另一个男人为她赴汤蹈火,而自己却一无用处。
这样的他,又如何配得上她?他必须得做点什么。
而此刻的谢府,也并不安宁。
自凤倾城被册封为美人接入宫后,原本已决意成全儿子、允他与心上人相守的谢二夫人,便再也坐不住了。
嘉宁帝突如其来的这一出,彻底打乱了她的计划。
这两日,她频频前往松涛苑去向老太太讨主意。
“母亲,您说这可如何是好?儿媳本已下定决心,纵是孤女也罢,靖安喜欢便好。
可如今皇上竟将凤姑娘纳为美人……这下靖安该怎么办?”谢二夫人为儿子的事心忧如焚,眼见憔悴了许多,几日之内仿佛老了数岁。
“你急什么?先好好坐下。你这么来回走动,晃得我头都晕了。”老太太揉着太阳穴。
自这二媳妇回京后,她自己也明显清减不少。
她未回京时,自己何来这许多烦心事?
“此事若有转圜,你父亲与靖安自会有消息传来。若已成定局,你急也无用。静下心来,你这吵吵得我头更疼了。”
谢二夫人闻言,尴尬一笑,强压下心中焦躁,挨着凳边沿坐下。
这两日她那不省心的儿子也不知在忙什么,总见不到人影。
若能寻到他,她又何必来扰老太太清净。
正思量间,门外传来一阵急促脚步声。
一名丫鬟匆匆现身门口,禀道:“老夫人,少爷回来了,此刻正在书房……似乎同老太爷起了争执。”
不止谢二夫人,这两日老太太也忧心不已,只是她经得事多,尚能稳得住。
她早吩咐松鹤堂的丫鬟留意外院,一有谢知遥的消息便立即来报。
谢二夫人一听闻儿子回来了,眼前顿亮,急忙起身一福:“母亲,既然靖安回来了,容儿媳先去瞧瞧。”
不待老太太阻拦,她已风风火火地出了院子。
“阿妧,快扶我过去看看。”就她这火急火燎的性子,待会不知会不会又惹老头子动气。
老头子近来不知何故,精神本就不济,可不能再大动肝火。
书房中,谢知遥正与祖父相对而立。
“祖父,您一直要孙儿隐忍。可您说,这样的君王,当真值得您如此效忠吗?他若有一丝明君之德,又岂会活活将您的曾孙给打落?!
那可是才三个多月啊……他何以狠心至此?枉我谢家多年忠心不贰,您看看,我们效忠的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谢知遥一声接一声的质问,自半掩的窗扉间断续传出。
谢二夫人本因即将见到儿子而稍霁的脸色,随着听见的话语越来越苍白。
随后赶到的谢老夫人,刚好听见那句“将您的曾孙打没了”,身形一晃,几乎站立不住。
阿妧见状急忙上前搀扶:“老夫人,要不……咱们先回去?”
如今老夫人年事已高,这些糟心事,还是尽量少让她知道为好。
“阿妧,我刚是不是听错了?我的曾孙……没了?”老太太只疑是自己耳背听岔。
阿妧心中不忍,却知此事瞒她不住,只得点头低应:“老夫人,您没听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