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9章 圣旨到!谢起接旨!

林甫冷冷反问,“莫非要让将士们凭一腔热血,去填那金帐国的铁骑马阵吗?届时山河破碎,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太傅一时语塞,脸色涨红。

就在这时,一名兵部官员快步出列,声音带着激动。

“陛下!青州阳和县传来捷报!”

“谢起谢公,以一人之力,一箭射杀流匪魁首北山大王,迫降数万流匪!阳和县之围已解!”

“谢起?”

这个名字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整个朝堂。

又是谢起!

听到这个名字,皇帝先是有些不受控制微微皱了下眉头,而后身体微微前倾。

“详细奏来!”

那官员将阳和县之事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遍。

重点提及了谢起如何运筹帷幄,以及那神秘力量罗网的再现。

就在这时候,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内侍略显慌张的通传:

“陛下,钦差大臣、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文渊李大人殿外求见!言有阳和县紧急情况面圣禀奏!”

满朝文武顿时一静,目光齐刷刷地望向殿门。

只见李文渊快步上殿,他一身绯色官袍上还沾着明显的尘土,发髻因长途疾驰而有些散乱,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与风尘之色。

显然是一路飞驰入京,未及修整便直奔皇宫。

他来到御前,撩袍便拜,声音因急切而有些沙哑:

“陛下!臣李文渊,自阳和县星夜兼程而返,有本启奏!”

皇帝目光一凝,立刻道:“李爱卿平身,速速奏来!”

李文渊站起身,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喘息,声音洪亮而清晰地回荡在大殿中:

“陛下!臣亲眼所见,谢公于阳和县城头,一箭定乾坤,射杀匪首北山大王!其麾下早已渗透贼巢,里应外合,致使数万悍匪顷刻瓦解,望风归降!”

“阳和县之围已解,百姓得以保全,此皆谢公运筹帷幄之功!臣愿以身家性命担保,所言句句属实!”

他这番亲眼所见、斩钉截铁的证词,尤其是他那未及洗沐的狼狈形象,极大地增强了话语的真实感与冲击力。

无疑给这捷报增添了最重的分量,也为主战派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天佑大乾!”

陈望激动得老泪纵横,猛地跪倒在地。

“陛下!国难思良将!谢公乃我朝军神,用兵如神,更兼有罗网之助,情报先机!”

“如今北境危殆,非谢公不能力挽狂澜啊!臣,恳请陛下,即刻起复谢起,总督北境军事!”

“臣附议!”

“臣附议!”

一时间,众多武将和部分文臣纷纷出列,声音激昂。

“陛下!万万不可!”

右相林甫的声音如同冰水泼下。

他再次出列,脸色前所未有的严肃。

“谢起之能,臣从不怀疑,但正因其能,才更需谨慎!”

“诸位可曾想过,那罗网是何物?是只听命于他谢起一人的私兵!是游离于朝廷法度之外的暗刃!”

“他在野之时,尚能操控数万流匪,谈笑间定一县之生死!若让其重掌权柄,执掌我大乾数十万边军……”

“试问,届时是陛下的圣旨管用,还是他谢起的一句话管用?!”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那些主张起复的官员,声音拔高:“权柄过重,尾大不掉!”

“林相此言差矣!”陈望据理力争,“谢公若真有异心,何必致仕归野!如今国难当头,正是需要谢公之时!”

林甫寸步不让,语气森然。

“陛下,臣坚持主张,与金帐国和谈,方是解决当前危局最稳妥之道。”

“同时,谢起当养于京城,严加看管,绝不可使其再掌兵权!此乃一石二鸟之计,既可解北境之危,亦可除国之隐忧!”

“放屁!”一名性如烈火的老将军直接骂了出来,“和谈和谈,谈个鸟!就是把老子们的地盘和女人送出去!”

“林甫,你是不是收了金帐国什么好处?!”

“你……粗鄙!陛下面前,安敢如此!”林甫气得浑身发抖。

朝堂之上,顿时吵作一团。

众多文臣武将,几乎要将这金銮殿的屋顶掀翻。

皇帝看着下方乱象,头痛欲裂。

林甫的话句句诛心,戳中了他内心最深的忌惮。

谢起……那把锋利的刀,他曾经亲手收起,如今真要再拔出来吗?

他的目光落在那堆告急军报上。

榆林关失守,守将殉国!

居庸关告急,危在旦夕!

金帐国的兵锋,距离京城越来越近!

那一路势如破竹、连战连捷的蛮族铁骑,像噩梦般压在他的心头。

就在此时,内侍省大太监悄无声息地呈上一封密信,低声道。

“陛下,皇城司指挥使杨策,八百里加急密奏。”

皇帝展开密信,杨策的字迹冷峻而客观,详细描述了阳和县之战的经过,印证了李文渊所见。

但信末一句,却让皇帝瞳孔微缩:

“谢公麾下罗网,布局之深远超预估,其势已成,或可用之退敌,然用之则需慎之再慎,若使其离心,恐为大患。”

杨策的警告与林甫如出一辙,却更显冰冷真实。

皇帝闭上眼,脑中思绪纷乱。

他想起先前看西游记里的剧情,唐僧识人不明的故事。

自己当年是否也如那唐僧一般,因猜忌而自断臂膀,赶走了能保江山社稷的孙悟空?

如今谢起平定阳和县之乱,功绩彪炳,证明他忠心未泯,能力犹在……

一边是权臣尾大不掉的隐忧,一边是金帐国铁骑南下、江山社稷倾覆在即的恐惧!

两者在心头激烈交锋。

终于,对亡国现实的恐惧,压倒了一切猜忌和犹豫!

他猛地睁开眼,精光四射。

“够了!”

皇帝猛地一拍龙案,巨大的声响让整个朝堂瞬间安静下来。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下方神色各异的臣子,一字一句地沉声道:

“拟旨!召谢起,即刻返京述职!”

……

阳和县,独酌小院。

谢起正与孙昀对弈,王岚在一旁叽叽喳喳地观战。

齐楚天和李松明坐在廊下闲聊。

徐远伯因为生气谢起坑他,借口探讨学问,实则想看看谢起谋划众多究竟想做什么,也赖着没走。

谢起执棋,随口问道:

“对了,你那《西游记》第三册,何时能出?我可等着看呢。猪八戒能把孙悟空请回来吗?唐僧被妖怪抓了,后续如何?”

孙昀闻言,笑着摇了摇头:“谢公也来催更了?正在写,正在写!”

就在二人轻松闲聊之际。

院外突然传来整齐而沉重的马蹄声,以及威严的喝令声。

小院的门被轻轻敲响。

林雀无声无息地出现在谢起身侧,低声道:“大人,他们来了。”

院内瞬间安静下来。

王岚疑惑地看向门口,徐远伯和齐楚天等人也停下了动作,神色变得肃然。

孙昀也好奇扭头看向门外。

院门“吱呀”一声被打开。

只见杨策一身绯色麒麟官服,神情肃穆。

他引着一位手持明黄绫缎圣旨、面容白净气度不凡的秉笔太监,缓步而入。

身后跟着一队气息沉凝,眼神锐利的宫廷侍卫。

那秉笔太监目光扫过院内众人,最后定格在稳坐如山,依旧凝视着棋盘的谢起身上。

他上前一步,展开那卷圣旨,尖细而清晰的声音,瞬间打破了小院的宁静:

“圣旨到,谢起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