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 第171章 救命粥?我看是瘟疫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1章 救命粥?我看是瘟疫粥!

刘记粥棚前,气氛陡然变得紧张起来。

那官吏姓周,是个主簿。

本就对刘记这等奸商没什么好感,此刻证据确凿,更是怒不可遏。

他猛地一挥手臂,对身后衙役厉声喝道:“来人!将刘记粥棚给本官查封了!”

“所有粥粮,一律没收查验!”

“是!”

如狼似虎的衙役们立刻上前,不由分说便掀翻了那几口冒着稠粥热气的大锅。

黏糊糊的粥水泼洒一地。

有一些不知发生了什么的流民立刻扑在地上,只为舔上几口粥水。

“干什么!你们干什么!”

刘记的掌柜急了,冲上来想要阻拦。

“我们刘记行善积德,施粥济民,何错之有?凭什么查封我们!”

“行善积德?”

官吏冷笑一声,声音拔高,确保周围所有人都能听见,“用存放四五年的霉米,掺和观音土熬粥,这就是你们刘记的善心?”

“这霉米有毒,久食伤身!观音土更是吃多了会腹胀结块,无法排泄,活活把人憋死!”

“你们这不是行善,是谋财害命!”

“哗——!”

此话一出,顿时让周围流民百姓炸开了锅。

那些刚刚还在称赞刘记,甚至从王家队伍里跑过来的流民,顿时脸色煞白。

惊恐地看着地上泼洒的粥和那些颜色明显不对的米粒。

尤其是那些已经喝了刘记粥的人,更是面如土色,抠着喉咙干呕起来。

“霉米?观音土?”

“天杀的!我说这粥怎么看着稠,闻着却怪怪的!”

“我刚才还喝了一碗!我不会死吧?!”

“黑心肝的奸商!不得好死啊!”

“多谢青天大老爷!多谢王家!要不是你们,我们还被蒙在鼓里!”

不少情绪激动的流民甚至想冲上去殴打刘记的人,被衙役们奋力拦住。

刘记的掌柜还想狡辩,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周主簿,冤枉啊!”

“我们是一片好心,想让大伙儿吃点稠的,这米只是陈了点,绝无霉变,更没有什么观音土啊!您不能听信他们一面之词……”

“放屁!”

德济堂的老大夫气得胡子直抖,拿起那碗粥走到刘记锅边,舀起一勺对比。

“色泽暗沉,气味陈腐,入口有涩感霉味,不是霉米是什么?”

“这粘稠度过分,米粒却未能完全化开,颗粒感与粘稠度不符,分明是掺了增稠之物!”

“老夫行医数十年,连这点都分辨不出吗?”

张家粮行的老掌柜也冷哼道:“这等劣米,猪都不吃!”

“你们刘记粮仓里堆了多少这种货色,你自己心里清楚!”

“拿来做善事?我看你是想害人性命,顺便清掉你的陈年烂谷子!”

周主簿不再废话,直接下令。

“来人!将刘记粥棚给我封了!所有涉事米粮全部查封带回衙门检验!刘记掌柜及相关人等,一并带走,听候县尊大人发落!”

陈家掌柜面如死灰,还想狡辩,却被衙役直接锁拿带走。

周主簿环视惊魂未定的流民,语气缓和了些,高声道。

“诸位乡亲,受惊了!”

“县尊大人有令,即日起,所有粥棚需统一粥食标准,由官府派人监督,以王家、张家粥棚为准,确保安全、可续!严禁任何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之行径!”

“违者严惩不贷!”

他特意指了指王家粥棚那边清亮但米粒可见的粥锅。

流民们经历了刚才的恐慌,再看王家那清淡的粥,顿时觉得无比顺眼和安心。

“还是王家厚道啊!”

“刚才错怪好人了!”

“这才是真正的善人!”

赞誉声纷纷转向王家这边。

王岚听着周围的议论,胸中的闷气总算吐了出来。

不过还是有些高兴不起来,这些流民为了一口吃的,还真是什么都能干得出来。

她瞥了孙昀一眼,低声道:“狗奴才,还是你有本事。”

孙昀笑了笑,没说话。

他走到周主簿身边,低声补充了几句。

周主簿闻言,深深看了孙昀一眼,点了点头。

“昀哥儿放心,我会禀报县尊大人,早做准备,必不让其尔等肆意猖狂。”

……

刘记的事情虽然解决了,但正如孙昀所料。

奸商们的报复和新的牟利手段很快就来了!

几天后,张仕诚匆匆找到找到孙昀,脸上带着一丝忧色。

“昀哥儿,果然不出你所料!市面上的粮价开始动了!”

“刘记那事之后,几家之前跟着起哄或者暗中看笑话的粮商,像是约好了一样,开始小批量地收购市面上的新米和好米,造成货源紧张的假象。”

“这才两天,粮价已经悄悄涨了一成半!”

孙昀闻言,并不意外。

“他们这是软的不行,来硬的了,低买高卖,囤积居奇。”

“既报复我们揭穿假粥,断了他们博取名声又清理劣货的路子。又想趁着流民增多,需求增大,大发一笔国难财。”

“没错!”

张仕诚愤愤道,“我爹说,照这个趋势,不出十天,粮价能翻三番!”

“到时候,别说我们王家、张家赈灾成本要大大增加,就是普通百姓,也要跟着遭殃!”

“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孙昀斩钉截铁道。

粮食价格提高,危害的可不仅仅是他们这些富贵人家。

更多的是周围百姓!

而一旦百姓受到危害,接下来可就是叛军、乱军以及瘟疫横行的时候!

天灾不可怕,天灾伴随人祸才是最可怕的!

“仕诚,按我们之前商量的计划行事。”

“明白!”

张仕诚重重点头。

“我已经安排下去了。我们会表面上抱怨粮价太高,只做少量采购,装出资金紧张的样子。”

“同时,已经派了几批绝对可靠的人手,扮作行商,分头前往周边还未涨价的乡镇和码头,秘密收购粮食。”

“粮食运回后,不会进我们张家的公仓,就存放在你租下的那个旧库房,还有谢夫子答应借给我们的那个闲置别院里。”

孙昀满意点头。

“动作一定要快,收购不要集中在一处,避免引起他们的注意。”

“价格可以比市价稍高一点。”

“放心,昀哥儿,这事儿我亲自盯着,出不了岔子。”

张仕诚拍着胸脯保证。

接下来的日子,阳和县城内的粮价如同坐了火箭。

一路飙升。

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普通百姓叫苦不迭。

就连张富贵这个黑心商贩,都感到了压力!

王家、张家表面上也跟着抱怨,采购量明显减少。

王志弘和张老爷见面的时候,都唉声叹气,一副快撑不住了的模样。

这更加助长了那些奸商的气焰。

他们以为王家、张家在赈灾和粮价的双重压力下已经捉襟见肘,更加肆无忌惮地哄抬价格。

然而他们并不知晓,每天深夜,都有几辆不起眼的运粮车,悄无声息地驶入城西偏僻处的旧库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