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1975,我靠赶海养娇妻 > 第303章 有这个条件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教授的手掌干燥而有力,陈诚感受着这位老人手心传来的温度,心里涌起一阵热意。

“李教授,您太客气了。”

陈诚扶着老人的胳膊,生怕他激动过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咱们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总得有人走第一步。”

“好!好啊!”

李教授连连点头,浑浊的眼里闪着光,“小陈同志,你可不单单是走第一步,你这是在开天辟地啊!你可能还不了解,咱们国家现在的农业状况有多落后,多少专家学者呼吁了这么多年,就是推不动,你竟然……”

话还没说完,一辆黑色奔驰商务车在不远处停了下来。

车门打开,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走了下来。

为首的是个五十多岁的德国人,穿着考究的灰色西装,鼻梁上架着副金丝眼镜,整个人透着股严谨劲儿。

“陈先生!”

霍明轩快步迎了上去,用流利的德语和那位德国人寒暄了几句,然后转头对陈诚说:“陈总,这位是弗里德里希·穆勒博士,德国农业机械协会的副会长,这次带队过来的首席工程师。”

陈诚伸出手:“穆勒博士,欢迎来到清河县。”

穆勒博士用生硬的中文回应:“陈先生,你好。”

他环顾四周,眉头微微皱起:“这里的基础设施很落后,我需要先看看具体情况,才能确定我们的设备能不能运过来。”

这话说得挺直白,甚至有点不客气。

旁边的周副县长脸色有点挂不住,张了张嘴想说什么,被陈诚用眼神制止了。

“穆勒博士说得对,”

陈诚笑了笑,“所以我才请您来,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咱们边看边聊,我已经让人准备了详细的地形勘测报告。”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工地走去。

此时正值正午,烈日当空。

工地上热火朝天,几十台挖掘机轰隆隆地作业,扬起漫天尘土。

村民们扛着锄头、铁锹,跟着测量队员忙活着。

看到这阵势,李教授频频点头,嘴里念叨着:“好!好啊!这才是干实事的样子!”

穆勒博士却皱着眉头,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小本子,边走边记。

他时不时停下来,蹲在地上抓起一把土,放在鼻子前闻闻,又捏碎了仔细观察。

“土壤粘度过高,排水系统需要重新设计。”

穆勒博士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干土,语气里没有半点客套。

“地势太坦,一旦遭遇连续暴雨,排水会是灾难。”

陈诚掏出自己的笔记本,在上面快速记了几笔,然后合上本子,态度诚恳。

“您说的这些,我们都考虑过,但缺乏专业的解决方案。所以才需要您这样的专家。”

“还有。”

穆勒博士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

“规划方案我看了,现代化农业,核心是自动化。我的设备,从灌溉系统到温控大棚,全都需要稳定、足额的电力供应。”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问:

“你们县,有这个条件吗?”

这话简直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了旁边周副县长的脸上!

他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有这个条件吗?

有个屁!

别说带动德国佬这些精密的大家伙了,清河县现在一到夏天用电高峰,连居民区的空调都得轮流拉闸限电!

这话一出,空气都凝固了。

简直就是当着所有人的面,指着周副县长的鼻子骂他穷,骂整个清河县不自量力!

周副县长的脸“唰”一下就涨成了猪肝色,火辣辣的疼,只觉得全工地的目光都像针一样扎在他身上。

他嘴唇哆嗦着,想反驳几句场面话,可喉咙里却像堵了团棉花,一个字都吐不出来。

清河县的供电状况,他比谁都清楚,那就是个烂摊子!

就在这尴尬到极点的气氛里,陈诚却像是没事人一样,嘴角甚至还挂着一丝浅笑。

“穆勒博士,您担心的,也正是我在解决的。”

话音未落,他从随身的公文包里,不急不缓地抽出一份文件,“啪”地一声递到穆勒博士面前。

“这是我向省电力公司递交的专线变电站申请报告,已经批了。同时,我们还会自备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双重保险。”

穆勒博士一愣,下意识地接过文件。

他低头翻开,原本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脸上的刻板和严肃,第一次被一丝惊讶所取代。

文件上的红头和鲜章,做不了假。

他抬起头,重新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陈先生,你的准备,超出了我的预料。”

“要做,就做最好。”

陈诚收回文件,笑意更深了,“否则,我何必大费周章,请穆勒博士您亲自跑一趟?”

这话既是恭维,也是一种不加掩饰的自信!

穆勒博士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欣赏。

“很好。”他点了点头,语气终于不再那么生硬,“电力只是基础。那么,陈先生,我还有更重要的问题。”

穆勒博士合上文件,严肃地说:“我需要提醒你,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不是简单地买几台设备就行了。从土地规划、灌溉系统、到温室设计、再到后期的种植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精确计算,容不得半点马虎。”

“这些,”

陈诚指了指旁边的李教授,“都会有专家指导。”

李教授闻言,笑呵呵地走上前:“穆勒博士,我是省农科院的李明华,这次专门负责种植技术指导。咱们可以好好合作一下,中西结合嘛!”

穆勒博士打量了李教授一眼,伸出手:“李教授,幸会。”

两位专家握了握手,气氛总算缓和了不少。

陈诚看着这一幕,心里松了口气。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几个村民围着一个穿西装的中年男人,情绪激动地比划着什么。

“怎么回事?”

周副县长眉头一皱,快步走了过去。

陈诚也跟了上去。

走近了才听清楚,原来是邻村的村支书带着几个村民过来了。

“陈老板!陈老板!”

那个村支书一把抓住陈诚的袖子,“你可得给我们一个机会啊!我们村也想把地租给你们!”

“对啊!凭什么只有杨家村的人能拿分红?我们不服!”

“陈老板,我们村的地更好,土质更肥!”

村民们七嘴八舌,把陈诚围了个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