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黄金六零:赶山打猎,把老婆宠成一枝花 > 第一百五十三章 辣椒酱堪比龙肉,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五十三章 辣椒酱堪比龙肉,窥

荣教授被陈河的话给惊到了。

中央开会,他一个秦家屯的猎户是怎么知道的?

这些事就算登报,也不会写得特别详尽,再说了,那些报纸在镇上都不好买。

陈河见他怀疑,立即道:“实不相瞒,我经常上山打猎,抓到东西就会拿到黑市上卖,黑市有几个倒爷,有跑京市的,有跑沪市的,我跟她们的关系不错,有什么内幕,他们都会向我透露。”

“荣教授,往后千万小心些,谨言慎行,早做准备!若是能出国,尽早出去避避风头。”

原来如此。

若是倒爷的话,消息灵通就不奇怪了。

老实说最近确实有些人给他透露了一些口风,但他都没当回事。

如果连陈河也这么说。

那他确实该重视起来了。

送走陈河,他想了想,立即进书房提笔开始写信。

陈河走下楼,心中也是惴惴不安。

荣教授忒也大胆了。

他搞这几罐奶粉,可不是闹着玩的。

万一被发现,什么大帽子都能往他头上扣,且这些帽子每一个都有可能是死罪。

希望他能见好就收吧。

……

庆鹏面摊前,几个老顾客往桌前一坐就吆喝:“来三碗鸡蛋面。”

“好咧!”

马庆鹏做的面条,是他母亲教的配方。

面条里放了粗粮,比例又刚刚好,既能维持成本,又能让面条劲道有弹性而不断。

用猪油稍微一炸,再倒上一碗鸡蛋汤,洒上几片菜叶子,放进去一个荷包蛋。

一碗鸡蛋面就算完成了。

面条口感可以,但味道确实没什么层次。

没办法,这年头条件就这样。

他做好面条后,给客人端上桌,就坐下来研究陈河给他的辣椒酱。

他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辣椒酱。

只吃过辣椒粉。

拧开盖子一闻,一股呛人的辣味扑鼻而来,但伴随着这股呛人辣味的,还有一股说不出的香料味道。

这味道是真香!

即便没吃,都香得马庆鹏流出了口水。

他就给自己盛了点面条,抹上一点辣椒酱,往嘴里这么一塞,霎时间,那股辛辣又香又醇厚的味道便盈满齿颊,让他情不自禁就惊呼出声。

“我操,好吃!”

几个老顾客闻言就朝他看了过去:“什么东西这么好吃?”

马庆鹏笑道:“我朋友送我的辣椒酱,真好吃,我长这么大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因为陈河的口味偏川辣子,并不喜欢特别辣的口感,而是喜欢微辣伴着酥麻和甜香,所以他做的辣椒酱只能算是微辣,大多数人都能接受。

那几个顾客听得就馋了:“这么好东西,给我们也尝尝啊!”

马庆鹏就犹豫道:“行吧,那我给你们一人放一点,不能给多了啊,只能给一点,你们尝尝味就行了,我朋友就给了我一罐,我自己都舍不得吃呢。”

他就走过去,用筷子给他们每个人的碗里拨弄了一点。

也就是半指甲盖那么点。

当真是有点小气了。

顾客看着就有点不高兴,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这辣椒酱的制作过程有多复杂,只知道辣椒没有那么贵,平时他们吃面条,也会放点辣椒粉胡椒面什么的。

但当他们就着面条把那口辣椒酱吃下去的时候,那真是有种吃了龙肉的感觉。

一瞬间,什么东西都不香了。

什么东西都不馋了。

他们就只想吃这辣椒酱。

“我操,真好吃!再来点再来点!”

“不行。”马庆鹏抱着罐子猛摇头,“都说了只给一点,真给不了了。”

“啧!别那么小气,我给你钱就是。”

“对对,我们给你钱,再来点。”

马庆鹏听到他们愿意多给钱,终于动摇了,但还是得问清楚:“那你们多给多少?”

这一碗面是五毛钱,多要多少合适?

“再多给你五分钱,我们三个人就是一毛五分钱,这总行了吧?”

五分钱?

这价格还成。

马庆鹏这才走上前,又给他们每个人放了一指甲盖那么多的辣椒酱。

三个人吃得这叫一个香啊。

这辈子没吃过这么香的面条!

陈河带着媳妇过来的时候,那三个顾客刚走,马庆鹏正在那收拾桌子。

陈河就朝龚雪使了个眼色,叫她别出声,然后走过去往旁边的桌前一坐,压着嗓子道:“老板,来碗面。”

“来喽!”

马庆鹏应了一声,扭头就要去盛面,一抬头看到是陈河,顿时惊喜交加。

“陈哥!是你!哎呀,你就知道逗我,不过你真吃面吗?我现在就给你做!”

陈河笑笑:“甭麻烦了,我在荣教授家里吃了才过来的,就是想来看看你,你这里生意不怎么样啊。”

虽然说过了中午头,不是吃饭时间了,但再怎么样,也得有一个两个的客人。

只靠着饭点那一拨,店里又坐不了多少人。

这才能挣几个钱?

马庆鹏就挠挠头:“没办法,这里地段不太行,我妈已经在努力给我拉人过来了,但效果一般。”

说到这,他又乐观笑了起来。

“不过虽然赚得不多,糊口也没问题,我算了算,最晚明年中我就能把钱攒出来还你。”

到时候他还得好好给陈河送个礼。

他可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啊。

陈河把钱借给他的时候,就没想着让他还,他不差这六十块钱,但对马庆鹏来说,赚六十块钱难如登天。

那当真是一分钱一分钱攒出来的血汗钱。

他操心的是他的生意。

马庆鹏知足,他却觉得不够。

不过这年头肯定不能做营销了,做得夸大其词了背上诈骗的名头,事情可就大条了。

他只能从味道上取胜。

但要做味道,就离不开肉和油,显然,从控制成本和迎合老百姓消费水平上来说,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陈河想了想道:“要不你别做鸡蛋面了,你做蒸面吧。”

煎蛋面并不稀罕,光他知道的镇上比较火的店就有好几家。

蒸面是地方特色,这里根本就没人吃过。

说不定还能在短时间内靠新鲜感赚一笔,以后要是能立住场子,那他就赢了,要是立不住,慢慢的等新鲜劲儿过了,顾客不买账了,再改回做汤面也不迟。

果然,马庆鹏听到“蒸面”这俩字就一头雾水:“啥是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