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b7区的墙边,风从巷口灌进来,吹得帆布展板哗啦作响。
那行字在夜灯下泛着冷光:“这些人,不该被忘记。”
每一张照片都像一把刀,插进过往的沉默里。
一个穿校服的女孩,手里攥着半截铅笔,眼神怯生生地望着镜头;一位老人坐在桥洞下,脚边是破碗和一张皱巴巴的寻人启事;还有一个男孩蹲在地铁站角落,怀里抱着个鼓鼓囊囊的书包——标签写着:“他说想看看路灯还亮不亮。”
第一天,只是零星几个人停下脚步。
有个老大爷戴着老花镜,颤巍巍地摸着其中一张脸:“这娃……是不是西坪村老周家的?”
第二天,人群开始聚集。
第三天,本地媒体来了。
记者扛着机器绕场一周,话筒伸到围观者嘴边:“您认识他们吗?”
没人回答,但有人哭了。
第五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一个女人跌跌撞撞冲进展览区。
她穿着洗得发白的羽绒服,头发乱糟糟地扎在脑后,手指剧烈颤抖着,抚上其中一张照片。
“小川……”她声音嘶哑,“你还活着?村里人说你被人贩子拐走,早死了……可你明明在这儿!这是去年拍的!”
她跪了下来,额头抵着冰冷的展板边缘,肩膀剧烈抽动。
保安想扶她,却被她一把抓住手腕:“同志,求你……帮我找到他!他是我儿子啊!”
那一刻,许念站在我身边,轻轻叹了口气。
“我们不是在展示悲剧。”她说,“我们在唤醒记忆。”
张评估师没来现场,但他昨晚打给我一句话:“真正的回声,从来不在展览馆里响起。”
凌晨三点,他上线了那个叫“灯塔回响”的小程序。
起初没人注意,直到二十四小时后,第一条评论跳出来:
“有,他给了我半块面包。”
接着是第二条:“有个大哥陪我坐了一夜。”
第三条:“我不知道他是谁,但我每年都来这儿等。”
七十二小时内,两千多条匿名留言堆满了虚拟墙。
没有头像,没有用户名,只有位置标记和一句简短回应。
有人在火车站收到提示,转身看见流浪汉正蜷缩在长椅上;有人在便利店门口停下脚步,想起十年前那个雨夜递来热奶茶的陌生人。
这些话不指向任何具体的人,却让无数人突然意识到——原来那束微弱的光,真的存在过。
刘培训师看到数据时,眼睛红了。
第二天,她发布了《创伤知情倡议书》。
视频里,她穿着素色毛衣,语气平静却锋利如刃:“当我们把一个人标记为‘无效响应’,我们其实是在说:你不值得被等待。但事实是,不是他们不想回家,是我们关灯太快。”
她说完这句话时,停顿了几秒,像是在克制某种情绪。
然后她轻声补了一句:“请记住,每一次拒绝,可能都是在确认——那扇门是否真的愿意为他开着。”
这条视频一夜刷屏。
多家公益组织公开响应,承诺重新审查内部术语体系。
有救助站负责人私信我说:“林致远,你们点燃的不只是展览,是一场认知革命。”
而我知道,真正可怕的,不是我们做了什么,而是他们终于感到了不安。
那天夜里,我回到临时办公室,许念正在核对最新一批家属联络表。
张评估师远程接入系统,调试新一轮信息推送节奏。
赵顾问靠在窗边抽烟,目光盯着对面楼顶的监控探头。
“不对劲。”他忽然开口。
我们都静了下来。
他弹了弹烟灰,声音压得很低:“陈世昌倒台之后,李维汉那边太安静了。按他的风格,这时候应该已经开始反向抹痕。”
“也许他怕了。”我说。
赵顾问冷笑一声:“怕的人不会沉默,会动。”
他打开笔记本,调出一组异常数据流——最近三天,省外办签证审批通道出现多次深夜操作记录,Ip归属地集中指向李维汉公司的法律顾问办公室。
更奇怪的是,几份家庭团聚类加急申请被悄然归类为“人道主义优先处理”,材料齐全得不像临时准备。
“他在铺退路。”赵顾问眯起眼,“而且不是为自己。”
房间里一片沉寂。
许念缓缓合上文件夹,抬头看我:“如果他要跑……说明他已经意识到,接下来的事,他兜不住了。”
我走到窗前,望向远处城市灯火。
十七张面孔还在b7区墙上静静凝视着这个世界。
两千条留言仍在“灯塔回响”墙上无声闪烁。
那份倡议书,正被转发至全国三百多个基层救助站点。
我们本只想找回几个被遗忘的名字。
但现在,我们撬开了一扇门。
门外,是庞大的黑暗机制,正因动摇而发出吱呀声响。
而我终于明白,这场战斗的意义,早已不再局限于我和父亲之间的那句“要有光”。
它属于每一个不敢敲门的人,属于每一盏曾被误判熄灭的灯。
手机又震了一下。
是张评估师发来的消息:
“系统监测到境外服务器频繁访问‘归途计划’数据库,来源加密。”
我握紧手机,没说话。
窗外,雨又开始下了。
这一次,我没有撑伞。雨还在下,冷得刺骨。
我盯着手机屏幕上的那条消息,指尖几乎要碾进金属边框里。
境外服务器持续扫描“归途计划”的数据库,像一群潜伏在深海的鲨鱼,悄无声息地围拢过来。
李维汉不是怕了——他是准备逃了,带着秘密走,把一切烂账甩给时间与遗忘。
可这一次,我们不会再让他得逞。
赵顾问掐灭烟头,动作干脆利落。
“我已经调取了他的家庭成员出入境记录。”他的声音低沉却清晰,“三个小时前,他妻子和女儿的护照被激活,紧急签证申请通过省外办绿色通道,目的地是苏拉瓦西——那个没有引渡条约、金融监管形同虚设的地方。”
许念猛地抬头:“他们要跑?”
“不是‘要’,是‘已经在动’。”赵顾问打开一个加密窗口,手指飞快敲击键盘,“更恶心的是,材料齐全得不像临时起意。房产抵押、资产转移、离岸账户预设……这些事早就在做了,只等最后一声枪响就开跑。”
我的心一点点沉下去。
这不只是逃避调查,而是一整套精心设计的溃退路线。
他们早就预料到会有今天,甚至可能,在我们点亮第一盏灯之前,他们就已经开始为黑暗铺后路。
“不能放他们走。”我说,嗓音哑得不像自己,“如果让他们走了,那些名字、那些话、那些哭着喊出‘他还活着’的母亲……都会变成一场笑话。”
赵顾问点头,眼神冷如刀锋。“我已经把所有证据包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