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李建国是老京市人,以前在京市积攒下了不少的人脉。
不管是生意上的还是政府机关上的,他多方走动,销售渠道很快就打开了。
时至今日,好多人都佩服起了李建国的魄力,也眼馋他手里的钱财。
只是后来厂子效益好了,眼红的人也多了。
不管是家里人还是好久未曾走动的亲戚以及镇里领导的亲戚,都要挤破头往里面钻。
好在李建国在时,就已经和镇长签好了协议。
厂里的用人权利以及运行权利都由李建国说了算。
所以那些年,李建国得罪了不少人,但也保住了厂里的正常运作。
但是在他的身体出现病恙后,一切,就有点乱了。
首先起了贪念的就是他的弟弟,李建林。
李建国已经把借来的钱全都还清了,而且家里的存款估计也有不少呢。
一看这厂子都很挣钱。
所以李建国当初让他管理厂子,他就心里乐开了花。
这不是刚觉瞌睡就递来了枕头吗?
在他接手厂子后,他就把自己的亲戚都安排进了厂子里的重要岗位里。
不光是他家的亲戚,镇领导的亲戚也都进入了厂子,还成了厂里的大小领导。
因为镇里领导也很眼热镇上的这块肥肉。
他们也没想到李建国能将这厂子建的风生水起。
现在被李建林接手,也不是啥坏事。
比起李建国,李建林更懂得变通。
李建林走出去,谁不夸他是一个有魄力,有人情味的好厂长?
李建林一夜之间收获了大量的赞誉,整个人也飘飘然了。
全然将李建国的嘱托给抛到了一边。
他现在心里根本就没有厂子的发展,只是一心排除异己,又满心算计着怎么才能将厂子据为己有。
现在整个厂子乌烟瘴气,怨声一片。
真正有手艺的人得不到公平待遇,一无是处的人却成天颐指气使,吆五喝六。
已经有好几个老员工都辞职了。
李建国本就身体不好,听闻厂里的这些事,他就更加难受了。
心里想着,卖了吧。
自己的病情日益严重,卖了还可以给闺女攒下一点嫁妆钱。
要是自己真的走了,那闺女,可怎么办?
“那厂子现在近乎一半儿的人不是李家的就是李建林老婆娘家的人,还有好多事关系户。
你说,这样的厂子还怎么发展?
要是能发展,那还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这些事情,都是胡三妹这几天通过厂子里几个辞职的人打听过来的。
“只是这厂子要卖的消息已经放出去了好几天,但依旧无人问津。
因为所有人都不是傻子。
即便李建国才是厂子的法人,但他现在已经病入膏肓,对厂子已经失去了控制权。
哪怕这个厂子设施不错,面积不小,售价不高,但只要是谁接手,就要给镇政府还有李家张家等七大姑八大姨一个交代。
一个人一个立场。
只要有人出头,就得面对几十张喷着唾沫星子的大口,就等着天天扯皮吧。
而且听说李清彤的后妈也不是个好相与的。
李清彤即便考场失意了好几次,但那个姑娘说起来是个很不错的人。
她在厂里任会计,每天也是坚持学习,想要再次冲刺一把高考。
可她后妈硬是逼着她成天相亲,根本就不想李清彤出人头地。
她也很是心疼自己的父亲。
但李清彤的后妈把持着家里。
李清彤的父亲都很是病重了,她也不愿送李建国去医院,说家里没钱。
这几个月,李清彤既看着厂子的现状而感到心痛,又因为孤立无援帮不到父亲而心力交瘁。
表弟那人又是个经历过人情冷暖的,很能共情李清彤的痛苦。
所以他就找了红亮,想要让你和红亮想想办法,帮帮李清彤。”
沐小草听完了胡三妹的讲述,心里对此事已经了解了一个大概。
她想了想隔壁那个厂子。
要是真能买过来,哪怕不用再做别的生意,就是用来扩大二哥修理厂的门面也是极其不错的。
就是这件事,有点棘手,需徐徐图之。
“二嫂,我有个化学比赛,最近有点走不开。
你找两个机灵一点的人,一个人跟着李清彤的后妈,一个人跟着李建林。”
她感觉,李清彤的后妈有很大的问题。
据二嫂打听来的消息分析,那李建国的身体是突然之间就垮了的。
但奇怪的是,不管李清彤如何吵闹,她后妈也不愿让李清彤去见自己的父亲。
还有,李建林作为李建国的弟弟,要是没人在后面支持,他是不敢这么明目张胆做这些事情的。
“这件事我本来是不想管的。
但电扇厂就在咱家隔壁,要是那边闹起来了,咱们这边也不得安宁。
先跟着看看。
给那两人配备两台照相机。
告诉他们,不用节省胶卷,看见可以的人就抓拍下来。
告诉表弟,别太频繁接触李清彤,我怕会打草惊蛇。
既然已经决定帮他们了,我就不会半途而废。
也告诉我二哥,最近不要去碰这个厂子,也不要跟任何人提及咱们有卖厂子的意图。”
李清彤的后妈是乡里人。
不是沐小草看不起乡里人,而是好多乡里人法律意识淡薄,做事冲动不经过大脑。
要是听见二哥想买厂子,怕是会引起那些人的注意和报复。
买厂子是李建国的主意。
但李建林等人一定会想办法阻止的。
李建林那些人的目的就是想要将厂子据为己有,然后可以满足他们称霸一方的愿望。
看看以后的调查结果吧。
若有必要,就让警察介入去帮帮李建国吧。
“这个厂子牵扯太多,告诉我二哥,一定要慎之又慎。
那样的牵扯,对我们两个厂子都不利。
我只是一个生意人。
生意人重利。
我不能为了拯救他人而让咱们陷入危险境地。”
这是个遍地黄金的年代,但也有人铤而走险,最后落得了一个妻离子散的下场。
能被人记住的,永远都是那些成功者。
可被人踩进泥沼里的,永远都是那些成为炮灰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