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 第864章 陶俑守墓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汉朝年间,关中一带有个叫赵三的盗墓贼头子,祖上世代都干这挖坟掘墓的营生。要说这赵三,四十出头,一脸横肉,手下带着七八个亡命之徒,专找那些深埋地下的古墓下手。

这一日,赵三一伙人摸到了秦岭脚下的一处荒坡。有个叫猴六的手下兴奋地跑来报告:“三爷,找着了!底下准是个大墓,我探过了,少说也是侯爵级别的汉墓!”

赵三眯着眼打量四周山势,点了点头:“嗯,这地方藏风聚气,是块风水宝地。准备家伙,今晚动手!”

月上中天时,这伙人已经挖开了墓道。赵三举着火把第一个钻了进去,只见墓室宽阔,陪葬品琳琅满目,正中摆着一具黑漆棺椁。最奇的是,墓室两侧整齐排列着数百个陶俑武士,个个手持兵器,栩栩如生。

“发财了!发财了!”猴六眼睛发亮,伸手就要去拿架子上的一件青铜器。

“慢着!”赵三突然喝道,他注意到这些陶俑的排列暗合阵法,而且陶俑的眼睛似乎在火光下泛着微弱的光芒。

赵三的曾祖父曾是这一带最有名的盗墓贼,临终前留下过一句话:“遇俑莫轻动,守魂需血偿。”赵三一直不明白这话什么意思,如今看到这些陶俑,心里突然有些发毛。

“三爷,您也太小心了,不就是些泥人儿吗?”猴六不以为然,径直朝一尊将军模样的陶俑走去,伸手想拿走陶俑手中的青铜剑。

就在猴六触碰到青铜剑的瞬间,墓室中突然响起一阵细微的“咔嚓”声。赵三警觉地回头,只见那将军陶俑的眼珠竟然转动了一下!

“不好!快退!”赵三大喊。

但为时已晚,墓室中数百陶俑表面开始龟裂,泥土簌簌落下,露出里面青黑色的陶身。这些陶俑关节发出刺耳的摩擦声,竟然一个个活动起来,将盗墓贼们团团围住。

“鬼啊!”盗墓贼们吓得魂飞魄散,想要逃跑,但墓室出口已被陶俑堵死。

这时,那尊将军陶俑完全苏醒,它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向赵三,陶制的嘴巴一张一合,发出沙哑低沉的声音:“扰陵寝者...死...”

赵三强作镇定,拱手道:“我等不知尊驾在此,冒犯之处,还请见谅。”

陶俑将军眼中幽光闪烁:“吾等受工匠注入‘护墓魂’,守护陵墓千年。今魂力将尽,尔等却来侵扰,合该命绝于此!”

话音刚落,陶俑武士们齐步向前,手中兵器直指众贼。

赵三脑中突然闪过祖上传下的一本密册,上面似乎提到过“护墓魂”之说。他急忙道:“将军且慢!我祖上曾参与修筑此墓,或许有续魂之法!”

陶俑将军闻言,抬手止住了手下:“汝是何人之后?”

“小人赵三,祖上赵无咎曾是修筑此墓的工匠之一。”赵三赶紧回答。

陶俑将军沉默片刻,眼中幽光闪烁:“赵无咎...确有此人。若非他以秘法注魂,吾等亦不得守护此墓。然千年过去,魂力衰竭,吾等即将重归尘土。”

赵三想起密册中记载,护墓魂需以特殊方法延续,否则陶俑将失去守护之力。他试探着问:“不知可有续魂之法?”

陶俑将军道:“唯有注入新的魂力,吾等方能继续守护。然此法需自愿,强取无用。”

盗墓贼们面面相觑,猴六小声嘀咕:“三爷,咱们快想办法逃吧,跟这些鬼东西啰嗦什么!”

赵三却另有打算。他心想,若是能控制这些陶俑,岂不是能得无数不死不灭的手下?到时候何须再干这盗墓的勾当,直接占山为王都不是问题!

“将军,小人愿助诸位续魂!”赵三拱手道。

陶俑将军眼中幽光大盛:“汝可知续魂需以何物为引?”

“小人略知一二,可是需要...活人血?”赵三回忆着密册上的记载。

“正是。然非寻常血液,需心甘情愿奉献自身精血,方可转化为魂力。”陶俑将军道。

赵三心想,滴几滴血就能换来这么多强力手下,这买卖划算!便爽快答应:“小人愿意!”

猴六急忙拉住赵三:“三爷,使不得啊!这些鬼物的话怎能轻信?”

赵三甩开猴六,低声道:“你懂什么!等我控制了它们,这天下还有谁是我们的对手?”

说罢,赵三取出随身匕首,在掌心划了一道口子,鲜血顿时涌出。他走到陶俑将军面前,将血滴在陶俑的脚上。

奇异的事情发生了,鲜血一接触陶俑,立刻被吸收不见,而陶俑身上的光泽明显亮了几分。

“有效果!”赵三心中一喜,继续滴血。随着血液不断被吸收,陶俑们眼中的幽光越来越亮,整个墓室都笼罩在一种诡异的青绿色光芒中。

当赵三滴下第七滴血时,陶俑将军突然抬手制止:“够了!”

赵三抬头,发现陶俑将军的身形似乎比之前高大许多,眼中幽光如炬,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多谢汝之精血,吾等重获守护之力。”陶俑将军的声音不再沙哑,变得洪亮有力。

赵三笑道:“将军不必客气,从今往后,咱们就是自己人了。不如随我出墓,共创一番事业如何?”

陶俑将军却一动不动,眼中幽光闪烁:“吾等使命乃是守墓,岂可离陵寝而去?”

赵三一愣:“那将军的意思是...”

陶俑将军道:“汝既续我命,便代我守墓百年。”

赵三大惊:“什么?这怎么可以!我有妻儿老小,怎能困守古墓百年?”

陶俑将军声音转冷:“护墓魂之力已入汝血,契约已成,由不得汝反悔。”

说罢,陶俑将军一挥手,其他陶俑立刻围了上来。赵三想要逃跑,却发现自己双脚如灌铅般沉重,竟无法移动分毫。

“兄弟们救我!”赵三向手下呼救。

但盗墓贼们早被眼前景象吓破了胆,猴六带头跪地求饶:“将军饶命!不关我们的事啊!”

陶俑将军不理他们,对赵三道:“守墓百年后,汝魂将得解脱,届时自有后来人接替。”

赵三惊恐地发现,自己的皮肤正在慢慢变成陶土般的青灰色,身体也逐渐僵硬。他哀求道:“将军开恩!小人知错了!小人愿将所有家财奉献,重修陵墓,只求将军放我一条生路!”

陶俑将军摇头:“护墓魂契一旦成立,无可逆转。汝贪婪之心招此果报,怨不得旁人。”

不过一炷香功夫,赵三已经完全变成了一尊陶俑,只有眼睛还能转动,流露出惊恐和悔恨的神情。

陶俑将军对吓瘫的盗墓贼们说:“尔等速离此地,将今日所见传于后人,以儆效尤。若有再敢扰此陵寝者,定杀不饶!”

盗墓贼们如蒙大赦,连滚爬爬地逃出了古墓。

陶俑将军又对已成陶俑的赵三说:“守墓人,汝今得长生之躯,当尽心守护陵寝。百年之后,自有新的守墓人接替汝职。”

赵三口不能言,心中悔恨交加。他终于明白祖上为何留下“遇俑莫轻动,守魂需血偿”的告诫,也明白了为何祖上后来金盆洗手,再也不干盗墓的勾当。

原来,赵无咎当年参与修墓时,不忍见自己精心制作的陶俑随岁月腐朽,便偷偷施以秘法,注入护墓魂。后来他意识到这种秘法会害了后人,于是留下警示,可惜赵三利令智昏,未能领悟其中深意。

自此,汉墓中多了一尊特别的守墓陶俑,它不像其他陶俑那样肃立不动,而是时常在墓中缓慢行走,眼中流露出复杂的情感。

偶尔有不知死活的盗墓贼闯入,总会看到一个陶俑突然活动起来,发出沙哑的警告声。若贼人不听劝阻,这陶俑甚至会展示墓中各种致命机关,将其逼退。

几十年后,一个少年在老人带领下来到墓前祭拜。老人对少年说:“这就是你曾祖父赵三的安息之处,他因贪念成了守墓陶俑,这是咱们赵家的耻辱,也是警示。你将来万万不可步他后尘。”

少年好奇地问:“太爷爷还要守墓多少年?”

老人叹息:“才过五十载,尚有半百年岁。记住,做人不可太贪心,否则求长生反成陶俑,求财宝反失自由。”

少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对着墓穴拜了三拜。

墓穴深处,一尊陶俑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的光芒,缓缓走回自己的位置,继续那漫长的守墓生涯。

而那句“遇俑莫轻动,守魂需血偿”的告诫,也在盗墓圈中代代流传,成为行业里最令人警醒的禁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