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前夫们,抉择吧 > 番外 赵明远·齐司礼1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个认知并没有让他感到恐慌或抗拒,反而有一种“原来如此”的释然。

如果注定无法像“正常人”一样与女性组建家庭,如果婚姻注定要变成父母那样充满欺骗和痛苦的牢笼,那么……

他的目光重新落回齐司礼沉静的睡颜上,眼神渐渐变了,不再是弟弟对兄长的依赖,而是带上了一种炽热的、坚定的占有欲,要和他过一辈子。

这个想法一旦出现,就像野草般疯狂滋长,瞬间填满了他的胸腔。

想想未来几十年都能和这个人在一起,生活在有他的气息的小洋楼里,看他作画,被他管着,甚至……像昨晚那样更亲密的接触……那简直是无法想象的美好。

而想想母亲试图引导他走的正轨和一个陌生的女人结婚、生子,应付繁琐的婆媳关系,重复父母那样貌合神离、同床异梦的生活……他只想逃避,离得越远越好。

内心的渴望驱使着他。

他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极慢地撑起还有些虚软的身体,像只靠近珍稀蝴蝶的猫,一点点地凑近齐司礼。

他凝视着那双紧闭的、形状优美的薄唇,心跳如擂鼓。

最终,他低下头,带着一种探索和确认的心情,极其轻柔地、快速地用自己的唇碰了一下齐司礼的。

触感比想象中更软,带着温热的体温,还有一种淡淡的、属于齐司礼特有的清冽气息。

一触即分。

赵明远迅速躺回原位,心脏砰砰直跳,脸颊发烫,嘴角却控制不住地向上扬起,勾起一个傻乎乎又心满意足的弧度。

嗯,感觉……不赖。

非常不赖。

他侧躺着,目光一瞬不瞬地描摹着齐司礼的睡颜,心里那个“要和他过一辈子”的念头,如同被浇灌的树苗,开始扎根,生长,变得无比坚定。

风暴终究还是降临了。齐奶奶和赵母几乎同时采取了行动,试图将两人拉回她们所认为的“正轨”。

齐奶奶无法接受自己最引以为傲的孙子走上“歧途”。

她开始频繁地给齐司礼安排相亲,对象都是她精挑细选的,家世清白、性格温婉的大家闺秀或才女。

起初,齐司礼还会以工作忙、要带学生写生等理由婉拒,或者干脆爽约。

几次之后,齐奶奶动了真怒。她不再电话通知,而是直接带着一位她十分中意的女孩,亲自来到了齐司礼任教的美院,在他的画室里“偶遇”。

老太太拄着拐杖,笑容慈祥却不容置疑:“司礼啊,这是林厅长的千金,刚从巴黎留学回来,对国画很有兴趣,你们年轻人多交流交流。”

齐司礼看着奶奶身边那位妆容精致、眼神好奇地打量着他和画室的女孩,又看看奶奶眼中深藏的忧虑与强势,只觉得一阵深深的疲惫。

他无法在公开场合驳奶奶的面子,只能勉强维持着礼貌,与那位林小姐客套了几句,以还要备课为由,匆匆离开了画室。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以后在齐家,在商场,在咖啡厅,在庄园,在……烦不胜烦。

赵父赵母也使出了浑身解数。赵父的方式简单粗暴,他试图“以毒攻毒”,继续带着赵明远出入一些场合,甚至故意安排一些他投资的小明星、“模特”在赵明远面前晃悠,希望能勾起儿子对异性的兴趣。

结果可想而知,赵明远要么冷着脸无视,要么直接离席,父子关系降至冰点。

赵母则更讲究策略。她不再提那些不堪的流言,而是以“拓展社交圈”、“多认识些朋友”为由,带着赵明远参加各种高端沙龙、慈善晚宴,将他引荐给众多家世优越、教养良好的名门淑女。

她希望儿子能在更健康、更“门当户对”的环境里,发现女性的美好。

然而,赵明远对所有这些精心安排的“邂逅”都无动于衷。

他礼貌而疏离,像一尊俊美却冰冷的雕塑,任凭那些女孩如何示好,他的眼神里都没有丝毫波澜,甚至在不经意间的靠近时,会微不可察地蹙眉后退。

眼见各种方法收效甚微,赵母几乎陷入了绝望。

她开始病急乱投医,带着赵明远去了香火鼎盛的寺庙,祈求佛祖保佑儿子“回归正常”;

去了道观,请道长做法事,想驱散他身上的“邪祟”;

甚至……私下里找了一些所谓的“心理大师”,试图进行干预,结果自然是徒劳无功,反而让赵明远更加反感,与母亲的隔阂也越来越深。

在这场由至亲之人发起的“围剿”中,赵明远和齐司礼仿佛两座孤岛,承受着来自各自家庭的巨大压力。

他们见面的机会被大幅压缩,通话也常常被各种“巧合”打断。

但外界的阻力,非但没有让他们退缩,反而像淬火的钢铁,让赵明远内心的决心更加坚定。

也让齐司礼在沉默中,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赵明远之间,那早已超越寻常界限的感情。

他们像是在暴风雨中紧紧抓住彼此的藤蔓,在各自家族的围城里,进行着一场无声却异常坚定的坚守。

双方父母见之前的“温和”手段全然无效,焦虑与日俱增,甚至开始私下通气。

一番沟通下来,他们震惊又无力地发现了一个更让他们恐慌的事实——这两个孩子,似乎从未对任何异性表现出过兴趣,赵明远甚至可能因为父亲的阴影产生了心理障碍,而齐司礼更是清心寡欲得像个出家人。

这意味着,他们不仅现在是“同性恋”,而且很可能从未“正常”过。

巨大的恐慌笼罩了两家人。在传宗接代这个根深蒂固的观念面前,什么爱情、取向都显得微不足道。

他们开始病急乱投医,陡然降低了要求:

“不要求结婚恋爱了,只要留下个后代就行!

找个合适的女人,试管也好,其他方式也罢,给我们两家留个后,之后你们爱怎么样我们都不管了!”

这几乎是赵母和齐奶奶在绝望中达成的共识和最后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