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洞穴深处的空气愈发阴冷,石壁上渗出的水珠滴答作响,在空旷中回荡,更添了几分诡异。石兽倒地的地方,地面裂开一道细缝,隐约有流光溢彩。两人绕过石兽庞大的身躯,小心翼翼地靠近那处异动。

“这裂缝……似乎通向更深的地方。”林见雪手持佩剑,剑尖轻挑,拨开一缕弥漫的薄雾。

莫子砚蹲下身,用匕首轻轻敲击裂缝边缘的岩石,沉声道:“岩石很新,像是刚刚裂开的。这石兽恐怕只是个守门的,真正的秘密,或许就在下面。”

他尝试着将匕首插入裂缝,用力一撬,只听“咔嚓”一声,裂缝竟缓缓扩大,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通道,一股混合着泥土与某种奇异香料的气息扑面而来。通道下方,隐约传来潺潺水声。

“我先下去探探路。”莫子砚说罢,将匕首衔在口中,双手扣住岩石边缘,缓缓向下攀爬。林见雪紧随其后,两人借着水晶折射进来的微弱光芒,艰难地向下挪动。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双脚终于踏上了实地。这里似乎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溶洞,钟乳石千奇百怪,形态各异,有的如利剑倒悬,有的如仙女下凡。地面不再是青苔遍布,而是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色粉末,踩上去悄无声息。

“滴答……滴答……”水声越来越清晰。他们循声走去,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巨大的地下湖出现在眼前,湖水碧绿幽深,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溶洞之中。湖中央有一座小岛,岛上矗立着一座古朴的石台,石台上,赫然摆放着一个半人高的黑色匣子,匣子上刻满了与之前水晶和石兽脖颈处相似的符文,正散发着淡淡的幽光。

“那是什么?”林见雪指着黑色匣子,眼中充满了好奇与警惕。

莫子砚眉头微皱,沉声道:“不知道,但直觉告诉我,那东西不简单。我们小心行事。”

湖面上没有船,只有一根根粗壮的石笋从水中伸出,间距不一,似乎可以充当临时的桥梁。两人对视一眼,决定冒险过去。

莫子砚率先踏上一根石笋,石笋湿滑,他稳住身形,向林见雪伸出手。林见雪握住他的手,轻盈地跃了过来。两人就这样,一前一后,在石笋之间跳跃前进。

就在他们即将踏上小岛的时候,平静的湖面突然泛起一阵涟漪,紧接着,湖水开始剧烈地翻腾起来,一股腥臭味弥漫开来。

“不好!”莫子砚脸色一变。

只见湖水之中,数条巨大的黑色触手猛地破水而出,带着呼啸的风声,朝着他们横扫过来!那些触手表面布满了粘稠的粘液和尖锐的倒刺,一看就蕴含着剧毒。

“是水怪!”林见雪惊呼一声,挥剑斩断一条袭来的触手。触手被斩断处,喷出墨绿色的血液,发出“滋滋”的腐蚀声,滴落在石笋上,竟冒出阵阵白烟。

更多的触手从四面八方涌来,将他们团团围住。两人背靠背,奋力抵挡。莫子砚的匕首刁钻狠辣,专刺触手的关节处;林见雪的剑法灵动飘逸,剑光如网,护住周身。但触手数量实在太多,且力大无穷,他们渐渐有些不支。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林见雪喘息道,“这些触手似乎无穷无尽!”

莫子砚目光如炬,扫视着湖面,突然,他注意到湖底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闪烁。“见雪,看到湖底的光点了吗?攻击那里!”

林见雪依言望去,果然看到湖底深处有几点微弱的红光在闪烁,与触手的颜色相似。“好!”

她深吸一口气,内力灌注剑身,剑尖直指湖底的一个红点,大喝一声:“破!”一道凌厉的剑气脱剑而出,如一道银色闪电,刺入湖水中。

“嗷——!”一声凄厉的惨叫从湖底传来,震得整个溶洞都在嗡嗡作响。紧接着,所有的触手都停止了攻击,开始剧烈地抽搐,然后缓缓沉入湖底,湖面上的血水也渐渐消散。

两人趁机跃上小岛,瘫坐在石台上,大口喘着粗气。

“总算……解决了。”林见雪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莫子砚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了那个黑色匣子上。“现在,该看看这到底是什么了。”

他伸出手,缓缓靠近匣子。就在他的手指即将触碰到匣子的瞬间,匣子上的符文突然光芒大盛,一道无形的屏障将他弹开。同时,整个小岛开始轻微地晃动起来,石台上的符文也一一亮起,与匣子上的符文遥相呼应。

“怎么回事?”林见雪警惕地站起身。

莫子砚沉声道:“看来,打开这个匣子,还需要特定的方法。这些符文……似乎在形成某种阵法。”

他仔细观察着石台上的符文,又看了看匣子上的符文,若有所思。“这些符文的排列……好像与星象有关。见雪,你还记得我们在古籍上看到的‘北斗七星阵’吗?”

林见雪闻言,也凑近观察,片刻后,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你是说……这些符文对应着北斗七星的位置?”

“很有可能。”莫子砚点了点头,“我们试着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依次激活石台上的符文看看。”

说罢,两人按照记忆中北斗七星的方位,分别站到对应的符文前,同时将内力注入符文之中。

“嗡——!”

当最后一颗符文被激活时,整个石台光芒大放,黑色匣子上的屏障也随之消失。匣子“咔嚓”一声,自动打开了。

匣子里并没有想象中的金银财宝,也没有什么神兵利器,只有一卷泛黄的羊皮卷静静地躺在里面。

莫子砚小心翼翼地拿起羊皮卷,展开一看,上面用古老的文字记载着一些内容,还有一幅复杂的地图。

“这是……”林见雪凑过来,仔细辨认着上面的文字,“这好像是关于‘上古秘宝’的记载!还有一张藏宝图!”

莫子砚眼神一凝:“上古秘宝?难道就是传说中拥有毁天灭地之力的那件神器?”

羊皮卷上记载,上古时期,天地间曾出现一件神器,名为“混沌珠”,拥有开天辟地、重塑乾坤之能。后来,神器遗失,不知所踪。而这张地图,标记的正是混沌珠可能存在的位置——位于西域的昆仑雪山深处。

“昆仑雪山……”林见雪喃喃道,“那可是人间绝境,终年积雪,气候恶劣,更有无数未知的危险……”

莫子砚合上羊皮卷,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无论前路有多少危险,我们都必须去看一看。这件神器若是落入恶人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这时,整个溶洞再次剧烈地晃动起来,头顶的钟乳石开始纷纷坠落,湖面上也掀起了惊涛骇浪。

“不好!这里要塌了!”林见雪惊呼。

莫子砚迅速将羊皮卷收好,拉起林见雪的手:“快走!”

两人来不及多想,转身朝着来时的通道飞奔而去。身后,石台轰然倒塌,黑色匣子坠入湖中,激起巨大的水花。整个溶洞都在分崩离析,碎石如雨点般落下。

他们拼尽全力,在溶洞彻底坍塌之前,终于冲出了地下湖,沿着原路返回。当他们狼狈不堪地爬出那个狭窄的通道,回到之前发现水晶的洞穴时,身后传来一声巨响,整个地下溶洞彻底被掩埋。

两人瘫坐在地上,惊魂未定。

“总算是……逃出来了。”林见雪拍着胸口,心有余悸。

莫子砚看着手中的羊皮卷,神色凝重:“看来,真正的冒险,才刚刚开始。昆仑雪山……我们必须尽快出发。”

林见雪闻言,喘着粗气的动作一顿,看向莫子砚手中的羊皮卷,那卷古老的东西此刻仿佛有了生命,散发着神秘的光芒。她抹了把脸上的泥污和水珠,眉头微蹙:“昆仑雪山?就是我们之前查阅资料时,提到的那座万山之祖?那里环境恶劣,终年积雪,而且……我们对那里一无所知,甚至连羊皮卷上的线索具体指向哪里都不清楚。”

莫子砚将羊皮卷小心翼翼地收好,放进贴身的防水袋中,抬头看向林见雪,眼神坚定:“正因为一无所知,才更要去。你想想,那溶洞里的水晶,还有守护水晶的那些……东西,以及这羊皮卷的出现,绝非偶然。这羊皮卷是我们从那具疑似古代探险家的遗骸旁找到的,他能深入那样的绝境,最终却没能走出来,他留下的线索,一定至关重要。”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刚才溶洞坍塌前,你有没有注意到,湖底深处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发光?那光芒,和羊皮卷上某些符号隐隐呼应。我怀疑,那溶洞只是一个开始,或者说,是一个守护着某个更大秘密的屏障。现在屏障塌了,无论里面的秘密是好是坏,都可能引起某些人的注意。我们必须抢在前面。”

林见雪沉默了。莫子砚的话不无道理。这次死里逃生,让她对未知既感到恐惧,又隐隐生出一丝莫名的兴奋。那种在绝境中激发的潜能,以及对古老秘密的探寻欲望,像一颗种子在她心底悄然发芽。

“可是,”她还是有些顾虑,“我们的装备几乎都在逃亡中遗失了,食物和水也所剩无几。直接去昆仑雪山,无异于自杀。”

“这点我当然考虑到了。”莫子砚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虽然依旧狼狈,但眼神中的疲惫已被一种新的斗志取代,“我们需要先返回最近的城镇,补充给养,购置专业的登山和探险装备。同时,我要利用这段时间,找我的一位老朋友,他是研究古代文字和西域历史的专家,或许能从羊皮卷上解读出更多具体的信息,比如我们此行的精确目的地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他伸出手,递给林见雪:“怎么样?林大小姐,是打算就此打道回府,还是跟我继续这场‘真正的冒险’?”

林见雪看着莫子砚伸出的手,那只手虽然沾染了污渍,却稳定而有力。她想起了刚才在地下湖中,正是这只手紧紧拉着她,一次次冲破险境。她深吸一口气,露出了一个略带疲惫却同样坚定的笑容,握住了莫子砚的手:“哼,都走到这一步了,半途而废可不是我的风格。不过,莫大教授,这次的装备和经费,可得你想办法了!”

莫子砚笑了笑,用力回握了她一下:“没问题。不过,到了昆仑雪山,一切行动可得听我指挥,那里的危险,比我们刚刚经历的,只多不少。”

“一言为定!”

两人相视一笑,之前因地下湖惊险逃生而紧绷的气氛顿时消散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默契与即将面对未知挑战的兴奋。

莫子砚松开手,从背包里翻出一张略显陈旧的羊皮地图,在一块相对平整的岩石上摊开。“你看,”他指着地图上一处被红圈圈住的标记,“根据我们从那座水下遗址找到的线索,以及我导师留下的笔记,传说中的‘昆仑之眼’,极有可能就隐藏在昆仑山脉西段的这片无人区。”

林见雪凑近了些,地图上的线条和符号颇为古老晦涩,但她还是能大致辨认出山脉、冰川和一些用特殊符号标注的地点。“昆仑之眼……究竟是什么?你一直说它是‘真正的冒险’,总该给我透个底了吧?”她好奇地问,眼神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莫子砚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他望着地图,缓缓道:“古籍记载,昆仑之眼是上古时期沟通天地的门户,也有人说,那是一处蕴藏着无尽能源或是长生秘密的秘境。但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个失落的史前文明遗迹,一个足以改写我们现有认知的宝库。我导师毕生都在追寻它的踪迹,最后留下的线索就指向了这里。”

林见雪点点头,她知道莫子砚对于古文明的痴迷,也正是这份痴迷,让他们一次次踏上惊心动魄的旅程。“好吧,既然是教授的执念,那我这个助手自然要奉陪到底。”她调侃道,“不过,装备和经费,你可得尽快搞定,我可不想穿着这身湿衣服去爬雪山。”

莫子砚收起地图,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放心,我已经联系好了老朋友,他在西宁有个户外探险装备店,我们需要的东西他那里基本都能弄到。至于经费……”他神秘地笑了笑,“这次的发现,如果成功,价值连城,自然有人愿意投资。”

林见雪撇撇嘴,她才不管什么投资,她享受的是这个过程。“行吧,那我们下一步去哪?”

“先回格尔木休整两天,补充给养,然后从西宁出发,正式进入昆仑山脉。”莫子砚站起身,眺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山峦,“昆仑山,万山之祖,我们来了。”

林见雪也站起身,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夕阳的余晖洒在远处的雪峰上,勾勒出金色的轮廓,壮丽而神秘。空气中弥漫着雨后泥土的清新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寒意。

“昆仑山……”她轻声重复了一遍,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与期待,“希望这次,教授的执念能带我见识到真正的奇迹。”

莫子砚转过头,看着她被风吹起的发丝和眼中闪烁的光芒,微微一笑:“放心,见雪,昆仑山从不会让真正渴望它的人失望。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得先解决眼前的麻烦。”他指了指两人身上还未干透的衣服,“格尔木的热水澡和干净衣服,想想都觉得是人间极乐。”

林见雪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是啊,再不吃顿热乎的,我这条小命就要交代在这戈壁滩了。走吧,教授,你的‘人间极乐’还在等着我们呢。”

两人相视一笑,先前因长途跋涉和未知前路带来的些许凝重,似乎都消散在了这几句轻松的对话中。莫子砚率先迈开步子,朝着远处依稀可见的格尔木市轮廓走去,步履稳健。林见雪紧随其后,脚下的碎石被踩得沙沙作响,戈壁的风依旧凛冽,却仿佛不再那么刺骨。

“说起来,教授,”林见雪快走几步,与莫子砚并肩,“您当年第一次进昆仑,也是从格尔木出发的吗?”

莫子砚望着远方,眼神有些悠远:“嗯,一晃快二十年了。那时候比你们现在可艰苦多了,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工具也简陋得很。”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回忆的笑意,“但那份初见昆仑的震撼,至今记忆犹新。仿佛天地间的一切,都在那座山脉面前变得渺小而清晰。”

“我读过您早年的笔记,”林见雪眼中充满了好奇,“里面提到一种会发光的苔藓,还有能指引方向的奇异鸟类,是真的存在吗?还是您为了让笔记更生动的艺术加工?”

莫子砚莞尔:“昆仑山之大,无奇不有。很多现象,科学暂时无法完全解释,但不代表它不存在。我记录的,都是我亲眼所见,或亲耳所闻于当地的老牧民。至于这次能不能遇到……就看我们的缘分了。”他话锋一转,“不过,比起那些奇闻异事,我们此行的首要目标,你可别忘了。”

林见雪脸上的笑容收敛了几分,郑重地点点头:“我记得,寻找‘昆仑之眼’,解开您老师当年留下的谜团。”她眼中再次燃起坚定的光芒,“教授,我明白这次任务的重要性,绝不会掉以轻心。”

莫子砚满意地点点头:“好。格尔木是我们进入昆仑前的最后补给点,好好休整,接下来的路,会比我们想象的更难走。”

林见雪应了声“是”,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窗外。车窗外,格尔木这座戈壁边缘的小城正缓缓向后退去,远处,连绵的昆仑山山脉在天际线上勾勒出雄浑苍劲的轮廓,峰顶隐约可见皑皑白雪,在午后的阳光下反射着清冷的光。那就是他们即将踏入的未知之地,充满了神秘,也潜藏着未知的危险。

“教授,”林见雪收回目光,看向莫子砚,“关于‘昆仑之眼’,除了老师留下的那几句隐晦的诗和一张残缺的地图,我们还有其他线索吗?”

莫子砚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沉吟道:“你老师,也就是我的恩师,当年性格孤僻,行事更是天马行空。他留下的线索,向来如此。那几句诗——‘九天之上,瑶池之滨,有眼窥世,藏于昆仑心’——我们研究了多年,结合那张残缺的地图,大致推断‘昆仑之眼’应该位于昆仑山脉东段的某个冰川区域。但具体是哪一处,地图缺失的部分,正是关键。”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深邃:“不过,恩师当年失踪前,曾给我寄过一封信,信中除了一些日常琐事,最后莫名其妙地提了一句‘风蚀石语,当问牧羊人’。当时我以为只是他随口一提的感慨,现在想来,或许……这也是一条重要的线索。”

“风蚀石语,当问牧羊人?”林见雪喃喃重复着,眉头微蹙,“风蚀石,是指那些被风沙侵蚀形成奇特形状的岩石吗?问牧羊人……难道当地的牧羊人知道些什么?”

“很有可能。”莫子砚放下茶杯,“格尔木不仅是补给点,也是我们接触当地牧民,打探消息的好地方。明天,我们去市集逛逛,或许能遇到一些世代居住在此的老人,说不定能从他们口中听到些有用的东西。”

夜色渐浓,越野车驶入一家简陋但干净的旅馆。安排好住宿,林见雪简单洗漱后,便迫不及待地拿出那本莫子砚赠予她的,记录着昆仑山各种奇闻异事的笔记,以及那张泛黄的残缺地图。

灯光下,地图上的线条模糊而古老,标注的几个地名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她对照着笔记中关于昆仑山东段冰川的描述,试图找到哪怕一丝一毫的关联。然而,希望渺茫。

“昆仑之眼……到底会是什么呢?”林见雪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心中充满了疑问。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巨大湖泊?还是某种奇特的地质构造?亦或是……像笔记中某些章节描述的那样,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

她甩了甩头,将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驱逐出去。当务之急,是找到“风蚀石语”的秘密。

第二天一早,莫子砚和林见雪便出现在格尔木热闹的市集上。市集里人头攒动,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各种民族特色的商品琳琅满目,还有许多卖着当地土特产和畜牧产品的摊位。

他们穿梭在人群中,目光留意着那些上了年纪的牧民。莫子砚不时用半生不熟的藏语和他们打招呼,询问一些关于昆仑山深处的情况。大多数牧民只是友善地摇摇头,表示从未听说过什么“昆仑之眼”,对于“风蚀石语”更是一脸茫然。

眼看日头渐渐升高,两人有些失望地坐在一个卖酸奶的小摊旁。

“教授,难道我们猜错了?”林见雪有些气馁。

莫子砚没有说话,只是慢慢喝着碗里的酸奶,目光却投向了不远处一个正在售卖手工石刻的摊位。摊主是一位皮肤黝黑、满脸皱纹的老阿妈,正低头专注地打磨着一块石头。

突然,莫子砚眼睛一亮,他站起身,快步走到老阿妈摊位前,指着一块被风沙侵蚀得表面布满孔洞,形状酷似一张人脸的石头,用藏语问道:“阿妈啦,请问您见过这种石头吗?很大很大,上面好像有字的那种?”

老阿妈抬起头,浑浊的眼睛看了看莫子砚,又看了看他指的那块小石头,摇了摇头,操着不太流利的汉语说:“石头?很多。大大的,有字的……没见过。”

就在林见雪以为又要失望时,老阿妈旁边一个正在帮忙整理货物的年轻小伙子,约莫二十出头,听到他们的对话,好奇地插话道:“你们说的是‘说话石’吗?”

“说话石?”莫子砚和林见雪同时精神一振,“小伙子,你知道‘说话石’?”

小伙子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我阿爸说过,在很远很远的雪山那边,有一片很大的风蚀石林,里面有一块特别大的石头,风一吹过,就会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好像有人在说话一样。我们都叫它‘说话石’。”

林见雪心中一动:“那‘说话石’附近,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标记?或者,有没有牧羊人在那附近活动?”

小伙子想了想,道:“标记……好像没有。不过,我阿爸说,那块石头在一个很深的峡谷里,只有最勇敢的牧羊人,为了寻找丢失的羊群,才敢偶尔靠近那里。那里的风很大,也很冷。”

“风蚀石语,当问牧羊人!”莫子砚和林见雪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的光芒。

“小伙子,你知道那个峡谷大概在哪个方向吗?”莫子砚急切地问道。

小伙子指了指昆仑山的方向,比划着说:“从这里一直往南,翻过两座大坂,再往西走几天路程,穿过一片黑色的戈壁滩,就能看到那片风蚀石林了。具体的……我也没去过,都是听阿爸说的。”

虽然信息依然模糊,但这无疑是他们目前得到的最有价值的线索!

莫子砚当即从口袋里掏出一些钱,感谢了小伙子和老阿妈。

“太好了教授!我们有方向了!”回旅馆的路上,林见雪难掩激动之情。

莫子砚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是啊,有方向了。看来,我们和‘昆仑之眼’的缘分,不浅。”

回到旅馆,他们立刻根据小伙子的描述,结合地图和笔记,大致圈定了一个范围。

“接下来,我们需要找一位熟悉那片区域的向导。”莫子砚语气坚定,“而且,装备也要再仔细检查一遍,我们可能要深入到人迹罕至的无人区了。”

昆仑山的神秘面纱,似乎正随着他们的脚步,缓缓拉开了一角。而那隐藏在风雪深处的“昆仑之眼”,以及莫子砚老师失踪的谜团,正等待着他们去揭开。前路漫漫,挑战重重,但林见雪心中的那份坚定与好奇,却愈发强烈。她知道,真正的冒险,从现在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