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就是今年朔州旱灾的情况。”
葛栩说完朔州旱灾的情形后,两仪殿内很是安静。
元兴六年的开局,不是一个很好的开局,比如朔州大规模的春旱。
在元兴流年一月初八下了一场雪后,到现在四月十五,朔州北边五郡就再没有下过一场雪一滴雨,朔州南边七郡倒是还好一点,进入三月后下了些小雨。
“赈灾需要调集多少粮草?”沐津问道。
“陛下,根据户部的估算,需要粮食恐怕不下二十万石。”葛栩开口道。
“陛下,朔州春旱还是小事。”武橡道,“得小心高车汗国。”
“高车汗国不会来找麻烦的。”狄浔开口道,他曾经在朔州边军当过参军事,对草原大漠的情况很熟悉,“朔州春旱,往往意味着去年草原大漠深处发生了大白灾,草原上的牛羊马匹会大量冻死。所以,来年春天草原上的部族就要南下。
但现在不一样,互市。有了互市,冻死的牛羊马匹都能换来粮食,所以草原上算是安然。当然,这也有问题,那就是互市在南边,北边的部族互市可没有南方的部族方便。”
“人啊,不患寡而患不均。”葛栩放下手里的笔,伸了个懒腰,“南边安然度过白灾,那么,北边那些损失惨重的会怎么想呢,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那是伊力汗要考虑的事情,和我们无关。”沐津开口道,“狄相,这次赈灾,朕任命你为钦差。嗯,不止赈济我大虞灾民,兄弟家的灾民,也得好好抚慰抚慰。”
狄浔心领神会道:“遵陛下旨。”
“陛下,这是泸州请求在江水上修建铁索桥的奏章,您看要不要批准?”武橡开口道。
沐津接过奏章仔细看了起来,看完后点点头道:“修,必须修!这座铁索桥要是修好,通往雪域高原的路就又多了一条!
不管要付出多少钱粮,这条路国朝都必须修!这事,就交给武相你去办。”
“是,陛下。”
又商讨了一些事,一众宰相就出两仪殿离开了。
“狄相,此番去朔州赈灾,一定要注意高车人的动向。”回公廨的路上,葛栩开口道。
“某省得。”狄浔点头道,“对了,陛下有意让常素接任户部尚书并加为黄门参知政事,葛相怎么看?”
“很正常,老尚书年纪大了,已经跟不上了。”葛栩想了想才道,“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六月底陛下应该就会下诏书了,让老尚书升为二品的容职颐养天年了。”
“最可怜的是苏尚书,在尚书的位置上干了一年就给扔到西都尚书省了。”狄浔有点幸灾乐祸。
葛栩也笑了起来。
苏垅也是够惨的,在户部尚书那个位子上干得兢兢业业的,好不容易出了不少的成绩,就让沐津一脚踹到西都咸宁,当西都尚书省的尚书令兼西都留守。
不过,苏垅这个西都留守干得那是相当不错,不愧是当过户部尚书的人,西都咸宁的繁华程度比之天下之中的洛川都不遑多让。
苏垅之后,户部尚书换了好几个,除了一个是不称职被沐津撤了外,其余的简直是拿户部尚书当跳板,干一阵后就去其余几都当重臣。现任的户部尚书是老臣霍重,本事有,但太稳重了,而且年纪也过六十五了,已经力不从心了。
“明年就要对象同动刀兵了,希望打得快一点。”狄浔道。
“这点不用担心,鸿胪寺已经将象同的上下给渗透得很彻底。”葛栩笑道,但很快神色一肃,“现在麻烦的是,陛下对西边有很大的雄心壮志。”
“放心吧,陛下是能够控制他心中的雄心壮志的。”狄浔安慰道。
“这点我清楚,我担心的是以后。”葛栩略带忧愁道,“而且,太子在陛下的细心培养下,已经有仁宣之风了。”
狄浔有点磨牙,在大虞,仁宗和宣宗这两都是武功狂人,只不过是国内那群世家限制了他们两个的发挥。
虞仁宗,庙号仁,谥号孝明皇帝。
照临四方曰明;谮诉不行曰明;思虑果远曰明;保民耆艾曰明;任贤致远曰明;总集殊异曰明;独见先识曰明;能扬仄陋曰明;察色见情曰明;容义参美曰明;无幽不察曰明;圣能作则曰明;令闻不已曰明;奉若天道曰明;遏恶扬善曰明;视能致远曰明;内治和理曰明;诚身自知曰明;守静知常曰明;至诚先觉曰明;远虑防微曰明;懿行宣着曰明;智能晰理曰明;昭晰群性曰明。
其中容义参美曰明,意为包容大度,兼收并蓄。
仁宗时期的世家表示,去他娘的包容大度,兼收并蓄。
仁宗这王八犊子刀子砍人可是三族起步上不封顶!
就没见他有什么包容大度过。
虞宣宗,庙号宣,谥号孝襄皇帝。
襄这个谥号,一堆和军功有关的,就知道这位宣宗是个什么德行了。
可以说,太子有仁宣之风,意味着当今太子沐霆登基后,欢迎大虞的地方豪强们将迎来仁宗宣宗合为一体的打击。
不过,现在的大虞地方豪强们都很不错,已经开始完成了对地租经济的抛弃,大办大型的规模作业的雇佣工性质的农场以及大兴手工作坊。
可以说,不再是地主了,而是新型的农业产业主和工坊主。
随着商品经济的持续推进,大虞旧有的地主阶级,面对新兴的农场主和工坊主,压根就顶不住,尤其是朝廷还不遗余力打压地主及其附属的地租经济。
大虞的地租经济虽然还没有彻底消亡,但也消亡得快差不多了。
两人又走了一段路,讨论了一些时政。
葛栩最后道:“听说,有些朝臣又在讨论让陛下选秀的事情了。”
狄浔点点头道:“是啊,主要是陛下的后宫确实太少了。”
“某的性子不太适合说这些,苏相的也不适合。”葛栩开口道,“狄相,这件事麻烦你出下面,让朝臣们对于选秀这件事闭嘴。虽说陛下的家事也是国事,但这件事惹得陛下发火可就不好了。”
“好,这件事某会办好的。”狄浔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