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谶龙 > 第440章 常十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秦,皇极殿。

晨曦透过高大的殿门,洒在光洁入镜的金砖地面上,映照着满朝文武百官肃穆的身影。龙椅之上,萧照渊冕旒垂面,威仪天成。

郭嘉出列朗声奏报:“启奏陛下,东境军改事宜,依陛下既定方略,正稳步推进。原第二军团、东境边军与各地镇守军总计三十五万之众,经初步筛选、考核,已裁撤老弱冗原近十万,发放田亩、抚恤,令其归乡。剩余二十五万,其中十五万将按‘驻防’与‘屯田’之分,进行考核。剩余十万最精锐士卒,等待最终编入各大军团。”

他顿了顿,继续道:“南境方面,据静公主殿下呈报,整军方案已拟定。将原第一军团及其他各部,总计二十五万主力,十五万三州驻防军,进行彻底整合、筛选。最终目标,与东境相同,汰弱留强,精简为十五万地方军,以及十万最精锐的士卒。”

此言一出,殿内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

虽然大家都知道军改势在必行,但听到具体数字,尤其是大楚那两支闻名天下的王牌军团也要进行裁撤,依旧感到震撼。这相当于将原大楚最锋利的两把尖刀回炉重铸,取其精华的部分,锻造成一柄完全属于大秦,更加趁手的新利刃。

更意味着,两境五州无数经验丰富的士卒将被解除武装,回归民间。这其中牵扯的利益,可能引发的动荡,非同小可。

有保守的老臣出列,面带忧色:“陛下,如此大规模裁军,虽利于国库节省,但被裁士卒安置若有不妥,恐生祸乱。且南境新附,如此急切,是否会令其军民新生不安?”

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陛下,第一、第二军团,乃百战精锐,如此裁撤,是否太过可惜?”

面对质疑,萧照渊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决断:“大秦统一天下,非为广拥冗兵,而是为开创盛世。冗兵不除,民负难减,非长治久安之道。至于精锐......”

他微微停顿,语气加重:“真正的精锐,在于其魂,而非其名!凝聚精锐,便是一支无坚不摧的铁拳!朕要的,是绝对忠诚于大秦的军队!”

他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房玄龄和郭嘉身上:“安置事宜,户部、兵部需协同办理,务必使解甲将士得以温饱,有功者赏,伤残者抚,不得有误!”

“整编操练,由兵部全权负责,按大秦军制严格执行!朕要看到的是战斗力,而非空耗粮饷的数字!”

“至于南境,既然朕将此事交由司徒静,便信她能处理好。若有差池,朕自会问责。”

命令清晰,意志坚决。群臣在无异议,齐声应道:“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萧照渊微微颔首。他知道,这场军改是消化新土,强化中央集权至关重要的一步,虽有阵痛,却必须坚定推行。

“如此,当下还有最后一件大事。两境最终的二十万精锐,由谁前往训练,考核?”萧照渊微微蹙眉,缓缓道出这道难题。

“陛下!武安君白起用兵如神,足以震慑任何骄兵悍将!由他前往整训,必能练出一支虎狼之师!”一位武将出列,力荐白起。

“不可!”房玄龄反驳道,“武安君刚刚平定西境,民心未附,急需他坐镇弹压,以防生变。且其风格过于酷烈,用于整编新附之军,恐适得其反,激起兵变!”

“那李靖元帅呢?他沉稳持重,善于治军,如今淮州一线有龙骧营驻防,其压力骤减,或可抽调。”

郭嘉缓缓摇头:“李靖麾下驻防原大楚扬、淮、帝三州。帝州更是旧楚腹地,士族林立,关系盘根错节,不可轻动。”

“卫青将军如何?”

贾诩沉吟道:“卫青将军镇守黑水,直面大周精锐,关乎帝国青州一带安宁,亦是重任在肩,不宜调动。”

一时间,帝国几位最顶尖的统帅都因各有重任而无法分身。殿内陷入短暂的沉寂,这二十万新编军团的训练人选,竟一时难产。这支军队未来是帝国重要的后备力量,人选关乎忠诚,更关乎战力。

就在这时,工部尚书魏征迈步出列,声音清朗:“陛下,臣有一人选,或可胜任。”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

魏征不慌不忙,沉声道:“臣举荐,孟珙将军麾下,常遇春!”

常遇春?

这个名字让郭嘉等熟悉之人微微颔首。而更多的大臣却不知其名,一时间都面露思索之色。

“常遇春,常十万。”萧照渊低沉而威严的声音在殿中回荡,“确是一头善攻的猛虎。”

他脑海中浮现出常遇春的履历:常遇春,出身贫寒,却以无双勇武名震天下;他未读兵书,却用兵如神未尝一败;更豪言给他十万兵马,他能横行天下!更重要的是,他是因六芒星而来的华夏先贤,忠诚更是毋庸置疑!

魏征趁热打铁,补充道:“陛下明鉴。孟珙将军善于构筑防线,稳如磐石,有他坐镇云州,耶律牧野纵有千般计谋,也难越雷池半步。而常遇春将军这头猛虎,放在云州防线,其攻坚之才反倒难以尽情施展。如今调其整训新军,正是人尽其才!”

“此二十万新军精锐,皆是大楚百战锐士,骨子里带着桀骜与血性。若派一温和之将,恐难以慑服。唯有常遇春这般勇冠三军,煞气凛然之将,方能以绝对的实力和气势,压服众人,尽收其心,令行禁止!”

这番分析,彻底打消了殿中可能存在的最后一丝疑虑。

“好。”萧照渊不再犹豫,决断道,“就依魏征所言!传朕旨意:擢升常遇春为平南将军,总领整训事宜,并赋予其生杀大权。”

这项任命,如同精准投下的棋子,瞬间盘活了帝国的整盘大棋。

云州防线有孟珙这块磐石,稳如泰山。新附之地则有常遇春这头猛虎前去梳理、锤炼那二十万降卒,将其野性驯服,并牢牢打上大秦的烙印。

让善守者继续坚守,让善攻者前去打造新的利刃,各得其所,相得益彰。而常遇春的南下,也标志着大秦对新地的消化与整合,进入了最实质的军事掌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