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数朵,各表一枝。
说回到南宋定立北伐之策时。
临安城,孟夏,御书房内檀香缭绕。
宋孝宗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于龙椅上,案前摊着河南舆图,神色凝重却难掩振奋。
张浚身着绯色官袍,手持奏疏,躬身禀报,
“陛下,如今金国被辛弃疾义军牵制,河南兵力空虚,正是北伐良机!臣等已商议出北伐良策。李显忠、邵宏渊二位将军也已上书,恳请率军攻占虹县、灵璧,打通北伐通路,臣以为此策可行!还请陛下定夺!”
御座下,李显忠与邵宏渊肃立待命。
李显忠已年逾五十,身着玄色战袍,腰佩家传宝刀,面容刚毅,眼神中透着西军将士特有的悍勇 —— 他出身陕西李氏,世代为大宋边将,早年身陷金国,又辗转西夏,后千里归宋,收复淮西数郡,威名远播。
邵宏渊则身材魁梧,穿着亮银铠,脸上带着几分桀骜,早年跟随在韩世忠元帅麾下,他久镇建康,善水战,却与李显忠素来不和。
“陛下,虹县、灵璧乃金国河南防线的咽喉,拿下二城,便可直捣宿州,进而威逼汴梁,再向北进发数十里就能与汴梁城的守军连成一片!”
李显忠上前一步,声音洪亮,“臣愿率四万大军,出濠州,直趋灵璧,定能一举破城!”
邵宏渊紧随其后:“臣愿率四万大军,出泗州,攻打虹县,与李将军夹击金军,不负陛下厚望!”
宋孝宗看着二位将领,目光扫过舆图上的虹县、灵璧,重重点头,
“准奏!张浚为北伐主帅,节制全军,可诈称二十万大军,震慑金军!李显忠、邵宏渊各领四万兵马,兵分两路,务必速战速决,拿下二城!”
“遵旨!” 三人齐声应诺,躬身退下。
三日后,临安城外的演武场,八万大军列阵整齐,旗帜如林,铠甲鲜明。
张浚站在高台上,手持令旗:“弟兄们!北伐复土,在此一举!今日我等兵分两路,直捣虹县、灵璧,拿下金国的桥头堡,为收复中原铺平道路!”
“北伐复土!还我河山!” 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得天地都在颤动。
李显忠翻身上马,对着邵宏渊抱拳道:“邵将军,灵璧、虹县两地一衣带水,若遇危难,还望互相驰援!”
邵宏渊嘴角一撇,敷衍道:“李将军放心,各自珍重便是。”
说罢,率领本部兵马,朝着泗州方向疾驰而去。
李显忠看着他的背影,眉头微蹙,却也不多言,调转马头,率领四万大军,踏上前往濠州的征程。
行军途中,李显忠坐在中军大帐的舆图前,手指划过灵璧的位置,思绪不由得飘回了一年多前。
那时,金主完颜亮南侵,他率领一万宋军渡江作战,在横山涧与金国射雕军激战。
那一战,他身先士卒,手中刃连翻劈杀数十名金军,宋军士气大振,大败射雕军,尽复淮西州郡。
陕西李氏的威名,也因此在金营中轰动 —— 而当时,金军中路先锋官正是萧琦。
此萧琦,原是契丹人,虽在金国官至都统,深受重用,却始终心系故国。
横山涧之战后,萧琦曾暗中派人联络李显忠,密信中说:“完颜亮残暴,金国必乱。我契丹人与金人有亡国之恨,愿与将军里应外合,共破金国,恢复辽国。将军可渡淮入金,我愿为内应,助将军直取开封,通关陕,归故里!”
李显忠当时心中狂喜。
他的老家在鄜延,那里是陕西李氏的根基,百姓对他深信不疑。
若能回到鄜延,他振臂一呼,定能集结数万军力,尽复陕西五路,成就不世之功。
他当即回信应允,约定时机。
可就在他准备继续进兵之时,宋高宗赵构却忙着与金国和谈,下令禁止继续北伐,此事也就只能不了了之了。
“将军,前方已至濠州地界,再过三日,便可抵达灵璧外围的陡沟!” 副将岳霖走进大帐,打断了李显忠的回忆。
岳霖是岳飞第三子,年约三十余岁,身着黑色战袍,手持一杆长枪,英气逼人,颇有岳武穆遗风。
李显忠回过神,点头道:“岳将军,灵璧守将萧琦,你可知晓?”
“回将军话,末将自是知晓的。” 岳霖道,
“此人乃契丹名将,统领金军拐子马,当年还曾击败过邵宏渊将军,战力不弱。”
“他不仅战力不弱,还与我有过一段渊源。” 李显忠叹了口气,将当年与萧琦联络之事简略告知,
“只是如今,契丹大起义已被扑灭,契丹首领移剌窝斡也已归属于辛元帅的义军,那金伪帝完颜雍皇位已稳,金国也待他不薄,萧琦已无反金的理由,此次恐怕不会再守约了。”
岳霖眉头微蹙:“将军之意,萧琦会临战变卦?”
“大概率如此。” 李显忠眼神坚定,“时间已变,局势已变,人心也是会变的。咱们不能只寄望于他人,还要做好准备,靠自己的刀枪,拿下灵璧!”
他站起身,走到帐外,望着远处行军的士兵们,“传令下去,全军加快速度,抵达陡沟后,就地扎营,到时候某先与萧琦阵前相见!”
“遵令!” 岳霖躬身应诺,转身离去。
三日后,李显忠大军抵达陡沟。
陡沟是灵璧外围的必经之路,一条小河横亘其间,河上只有一座窄桥,地势险要。
金军早已在此列阵,萧琦骑着一匹黑色战马,身着金色铠甲,手持一柄弯刀,身后是数千名拐子马 —— 这些骑兵身着重甲,马腿裹着铁皮,手持长矛,是金军的王牌部队,冲击力极强。
萧琦当日率领骑兵在灵璧城内巡查时,已是自信满满 —— 灵壁守军多是常年跟着他的金军精锐骑兵拐子马,应对那些战力低下的宋军,显然绰绰有余。
所以他探听到宋军来攻时,选择了主动出击。
李显忠骑着马,与萧琦隔河相望。
他看着萧琦熟悉的身影,心中顿感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