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于是我想象那创世的第一日。

光,是第一个被唤醒的。它原本沉睡在混沌的腹地,与浓稠的黑暗搅拌在一起,不分彼此。那只手,或许只是轻轻一拂,像拂去镜面上的尘埃;又或许,是做了一个“分开”的手势,安详而决绝。光,那液态的、黄金般的光,便顺从地,带着一丝初生的羞涩,从黑暗的母体中剥离出来。那光不是我们日后所见的任何一种,它没有方向,没有来源,它本身就是存在。它弥漫着,充盈着,将自身献给那等待命名的虚空。我想,那手的动作里,必是含着一种极深的温柔与耐心,仿佛一位画师,在铺开第一抹底色时,心中已看见了整幅画卷的辉煌与幽微。这不是力的炫耀,而是“言”的呈现。他说要有光,于是那手便将这“言”化作了可触摸的实在。

这创造,是何其繁丽,又何其寂寞的工作。那手要度量深渊的尺度,要规划众水的疆域,要将日、月、星辰,一一安置在它们永恒的轨道上,像一位钟表匠,为宇宙这座最精密的时计,拧紧发条。它抚过荒芜的大地,青草便带着怯怯的绿意,钻出头来;它点过空旷的原野,林木便轰然作响,争着向天空伸展枝桠。这过程里,没有急促,没有犹疑,只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按着节律进行的庄严。

然而,这手的作品里,最教我心神震颤的,却并非这些恢弘的布景,而是那些微末的、寂静的所在。

我于是又想起那手的另一种姿态。它从云端垂下,指尖遥遥指向一片旷野。那里,躺着一位患大麻风的人,他的身体是溃败的国土,被病痛与世人的厌弃所分割。那手并未接触他,甚至没有投下可见的影子,但那从至高之处流淌下来的、清泉般的意志,已无声地抵达。那人的肌肤,便如久旱逢甘霖的土地,开始泛起新生的红润,溃烂处平复如初,仿佛时光倒流,将一切苦痛的痕迹都轻轻抹去。这治愈,是沉默的,却比任何惊雷更撼动心魄。它不炫耀,只是成全。

这沉默的治愈,与那庄严的创造,仿佛是那只手的一体两面。一面是开天辟地的伟力,一面是润物无声的慈悲。这其间,似乎蕴藏着一种深不可测的均衡。

然而,那最动人心魄的传说,却关乎这手的“缺席”。他们说,当上帝的道成肉身,那圣子,被钉在十字架上,在生命最深的痛苦与最黑的幽暗里,他曾发出那声撕裂天地的呼喊:“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在那一个瞬间,那只手,似乎真的收回了。它没有干预,没有阻止,任由罪恶与死亡,将它们的毒钩,刺入纯洁的躯体。这是最大的隐匿,最深的沉默。

我长久地思索着这“缺席”的奥秘。那全然的能力,为何选择了无能?那一直在抚慰的手,为何选择了收回?后来我似乎有些明白了。那或许不是收回,而是另一种形式的“给予”。他给予世界一样最宝贵的东西——自由。他若不隐藏,那迫近的、令人无法抗拒的临在,将吞噬一切选择的可能。我们的信、望、爱,若非在犹疑的暗夜中依然持守,在仿佛的“缺席”中依然寻觅,又何其珍贵呢?那十字架上的“离弃”,正是为了将那选择的权利,彻底地、完全地交还给我们自己。那手的隐匿,是其慈悲最深刻,也最令人心碎的表达。它宁愿自己承担被误解的痛楚,也要为我们留出一片可以自由呼吸、自由抉择的天空。

于是,我在这秋日的静默里,似乎终于触摸到那“上帝之手”的真实。它不在狂风的暴力中,不在烈火的威严里。风息火熄之后,那在宇宙深处、时间尽头,也在我心弦之上,轻轻拨动的,是一种极其微小的声音。这声音,比呼吸更轻,比思绪更柔,却带着塑造山河、定义光暗的权能。

我睁开眼,日光已微微西斜,给书房里的万物都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色的光辉。那光,落在书页上,落在我的手上。我看着自己这双平凡的手,它们会劳作,会书写,也会在寒夜里微微颤抖。它们与那想象中的“上帝之手”,隔着不可逾越的深渊。然而,在方才那片刻的出神里,我仿佛觉得,那伟大的、创造与治愈的手,其最深的意愿,或许并非要我们远远地仰望与崇拜,而是要将它的精神,它的仁爱、智慧与自由,注入我们这双渺小的、属于人的手中。

让我们这双手,去创造,而非毁灭;去抚慰,而非伤害;去传递薪火,而非点燃战火。那神圣的“言”,那太初的“道”,或许正希望藉由我们这有限而笨拙的双手,在这有限的尘世里,继续它那无穷无尽、爱与自由的创造。

风完全停了,万籁俱寂。那“上帝之手”,仿佛从未显现,又仿佛无处不在。它在我此刻写下的一笔一画里,在我下一次即将伸出的、或给予、或接纳的掌心中,沉默地,等待着。

我于是走到窗边,推开窗。晚风带着凉意,轻轻拂过我的面颊。园中那棵老槐树,叶子已落了大半,剩下的几片,在夕照里黄得透明,像些残存的古老记忆。一只灰雀,从光秃的枝桠上倏地飞起,投入渺远的天空里去。我的目光追随着它,直到它成了一个看不见的黑点。这自由的、无拘的飞翔,不也像是那沉默意志的一种流露么?它赋予羽翼以力量,赋予天空以广阔,而后便退隐了,只静静地观看。

风里似乎带来些微声息,不是耳朵听见的,是心魂感受到的。它说,那伟大的手,何曾真正离开过呢?它化作了万物运行的律则,化作了春去秋来的时序,也化作了你我心内那一点向善的、微弱的,却不肯熄灭的星火。我们用它来辨认美,用它来感知爱,也用它来在无尽的困惑中,为自己找寻一条道路。那神圣的创造,并未在第七日完结;它只是换了方式,交由这世间无数的、渺小的手来继续了。

我的目光,落在自己这双摊开的手掌上。掌心的纹路,错综着,像些干涸的河床,也像些未及写完的宿命。这双手,写过字,捧过饭,也在无边的暗夜里,徒然地握紧过。它们是如此的无力。然而此刻,在这沉静的夕光里,我忽然觉着,仿佛有另一种温度,另一种力量,正从那不可知的深处,缓缓地流注进来。它流经我的臂膀,充盈我的掌心。

我轻轻合拢手掌,仿佛握住了一缕无形无质的光。我不再追问那“上帝之手”在何方了。它不在辽远的天上,也不在缥缈的云间。它就在我合拢的掌心里,在我下一次的呼吸里,在我即将迈出的,平凡而又坚定的步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