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四国争霸 > 第739章 行刺吴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月黑风高,万籁俱寂。浓厚的乌云遮蔽了星月之光,正是潜行暗杀的绝佳时机。东瀛死士首领月诗,如同暗夜中魅影,率领着十余名身手矫健的死士,自南部山区的巢城悄然潜出,借着夜色的掩护,如同鬼魅般向着北汉军大营的方向疾行。他们的目标明确——刺杀北汉皇帝吴权,扭转乾坤!

相壹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次斩首行动上。而此刻,坐镇于邢马台城临时行辕的吴权,对这场即将到来的致命危机尚一无所知。连日来的征战与政务劳顿,让他已然在行军软榻上沉沉睡去。

行辕之外,近卫军士持戈而立,警惕地巡视着四周。他们的身影在火把摇曳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挺拔,忠实地履行着护卫之责。然而,他们面对的,是精通潜伏、暗杀、隐匿气息的东瀛死士,是行走于阴影中的专家。

月诗等人如同融入夜色的墨点,利用营寨阴影、巡逻间隙,悄无声息地接近。他们动作迅捷而诡异,时而贴地疾行,时而利用钩索翻越障碍,那独特的东瀛忍术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站岗的近卫士兵,往往只觉颈后微风拂过,或是黑暗中寒光一闪,便已被捂住口鼻,利刃割喉,无声无息地倒下,甚至连警示都未能发出。

不过片刻功夫,行辕外围的明哨、暗哨,竟被这十余名死士如同摘花拂叶般清理一空。月诗做了一个手势,留下几人在外警戒接应,自己则带着最得力的几名部下,如同滑腻的游鱼,悄无声息地潜入了那座最为显眼、守卫本应最森严的皇帝营帐。

帐内,烛火已熄,只有微弱的月光透过帐帘缝隙,勉强勾勒出内部的轮廓。吴权躺在软榻之上,呼吸平稳,似乎睡得正沉。

月诗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杀意与即将得手的兴奋。她屏住呼吸,纤足点地,未发出一丝声响,如同暗夜中的母豹,缓缓逼近榻前。手中那淬炼过、泛着幽蓝光泽的匕首已然举起,对准了吴权毫无防备的咽喉!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嗡——!”

一声低沉却充满力量的剑鸣骤然响起!营帐内一个极其隐蔽的、被厚重帷幕遮挡的角落,一道黑影如同蛰伏已久的苍鹰,猛然窜出!一道宽大的、带着无匹力量的剑光后发先至,精准无比地横亘在月诗的匕首与吴权的咽喉之间!

“铛!”

清脆的金铁交鸣之声在寂静的营帐内炸响!火星四溅!

月诗只觉一股巨力从匕首上传来,震得她手腕发麻,险些脱手!她心中大骇,疾退两步,定睛看去。

只见来人一身黑色劲装,看不出官职,看面容约莫五十余岁年纪,双鬓微霜,但面色红润,眼神锐利如鹰,身形挺拔如松,自有一股渊渟岳峙的宗师气度。他手中握着一柄造型古朴的阔剑,剑身远比寻常宝剑要宽、要厚,在微光下泛着暗沉的光泽,刚才那格挡一击,正是此剑所为。

月诗虽不识此剑来历,却能感受到那剑身蕴含的沉重与力量,以及持剑人身上那股深不可测的气息。她不知道,此剑名为“巨阙”,乃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代铸剑大师欧冶子倾力所铸的绝世名剑,钝重非常,非天生神力、剑法大家不能运用。而使剑之人,更是非同小可,乃是吴权的贴身侍卫长,出身华夏武林,曾是名震一方的南派武术宗师——祝公道(原名王越,归附吴权后更名)!他平日隐匿行迹,不显山露水,唯有在吴权面临真正危险时,才会如潜龙出渊!

“好胆鼠辈,安敢行刺圣驾!”祝公道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月诗心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敌,刺杀计划已然败露,必须速战速决!她反应极快,根本不答话,手腕一抖,竟将手中那柄淬毒匕首当作暗器,猛地掷向祝公道面门!同时身形向后飘退,试图拉开距离。

祝公道冷哼一声,巨阙剑看似笨重,在他手中却灵巧无比,只是微微一偏,宽大的剑身便如同盾牌般,“叮”的一声轻响,将那匕首磕飞,钉在了一旁的帐柱之上。

一击不中,月诗已然抽出了腰间的倭刀。她的刀法不同于战场厮杀,走的乃是诡异、迅疾、狠辣的路子,配合其灵活的身法,刀光如匹练,带着森森寒气,直袭祝公道周身要害!

“来得好!”祝公道低喝一声,巨阙剑猛然挥动。他的剑法大开大阖,势大力沉,看似朴实无华,却蕴含着精妙的劲力与变化。每一剑挥出,都带着一股磅礴的气劲,仿佛能搅动周遭的空气!

“铛!铛!铛!”

倭刀与巨阙剑不断碰撞,发出连串爆响!月诗的刀快如闪电,角度刁钻,专攻下盘、关节、咽喉等薄弱之处,身法更是如同鬼魅,忽左忽右,试图以巧破力。而祝公道则以不变应万变,巨阙剑舞动起来,仿佛在身前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任你千般变化,我自一力降十会!

剑风呼啸,气劲四溢,将营帐内的烛台、案几都震得东倒西歪。两人的身影在昏暗的帐内快速交错,刀光剑影,凶险异常。月诗虽凭借诡异身法和忍术技巧一时未败,但每一次兵刃相交,她都感到手臂酸麻,气血翻腾,心知久战之下,自己绝非这持巨剑的老者对手。

这场突如其来的刺客与护卫宗师之间的对决,就在北汉皇帝吴权的卧榻之侧,激烈上演!而帐外的厮杀声,也渐渐由远及近,显然是其他死士与闻讯赶来的北汉近卫交上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