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蓝启仁再次将蓝忘机唤至松风水月堂。
与上次的剑拔弩张不同,此次堂内气氛平和了许多。
蓝启仁看着眼前风姿更胜从前、眉宇间沉稳与锐气并存的侄儿,心中百感交集。
这半年来,他冷眼旁观,见证了魏无羡的蜕变与付出,也看到了他们二人之间那份不容外人插足的默契与深情。
他不得不承认,或许……是他太过固执于世俗礼法了。
想到兄长也劝他看开点,孩子们能找到心仪的另一半已经很不错了,蓝家往前又不是没有同性道侣,这两孩子只是恰好喜欢彼此,恰好是同性罢了。
“忘机,”蓝启仁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也多了一份释然,“你与魏婴之事……这半年来,我思虑良久。”
蓝忘机心中一紧,屏息凝神。
“魏婴此子,”蓝启仁顿了顿,继续道,“虽出身有疑,然心性坚韧,天赋异禀,于宗门亦有大功。他待你……确是真心。”
他抬起眼,目光复杂地看着蓝忘机:“你既心意已决,非他不可……叔父……也不再做那棒打鸳鸯的恶人了。”
蓝忘机瞳孔微缩,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猛地抬头,一向清冷的眸子里迸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喜:“叔父!您……您答应了?!”
蓝启仁看着他难得失态的模样,心中最后那点不甘也烟消云散。
他摆了摆手,语气带着一种认命般的无奈,却又隐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只是,你需记住,既选择了这条路,日后便需更加谨言慎行,莫要授人以柄,堕了我蓝氏清誉。
还有……既为道侣,便当相互扶持,共担风雨,不可因私情废了修行与责任。”
“是!侄儿谨记叔父教诲!定不负叔父期望,亦不负魏婴!”
蓝忘机压下心中的狂喜,郑重行礼,声音因激动而带着一丝微颤。
当蓝忘机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带给魏无羡时,魏无羡正对着一炉即将成型的护身法器凝神操控灵力。
听到消息的瞬间,他手一抖,炉内灵力险些失控,还是蓝忘机眼疾手快,一道温和的灵力注入,才稳住了炉火。
魏无羡却顾不得那炉法器了,他猛地转身,抓住蓝忘机的双臂,眼睛瞪得圆圆的,声音都在发颤:“蓝湛!你……你说的是真的?!先生他真的……真的同意了?!”
“嗯。”蓝忘机看着他惊喜到近乎傻气的模样,眼中漾开温柔的笑意,肯定地点头,“叔父答应了,还有,该交叔父了。”
“好好好,太好了!太好了!蓝湛!”魏无羡欢呼一声,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猛地扑向蓝忘机,紧紧抱住了他,将脸埋在他颈间,声音闷闷的,却带着哭腔,“我们……我们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在一起了!”
蓝忘机回抱住他,感受着怀中人因极度喜悦而微微颤抖的身体,心中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圆满与安宁填满。
他轻轻拍着魏无羡的后背,低声道:“嗯,光明正大。”
至此,横亘在两人之间最大的阻碍,终于彻底消除。
消息虽未正式公布,但青蘅君的默许与蓝启仁的点头,已然足够。
云深不知处核心层的人们,都心照不宣地接受了这位即将与二公子结为道侣的“三公子”。
又过了数月,在一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吉日。
云深不知处并未大肆铺张,只在寒室内,举行了一场简单却极为郑重的仪式。
青蘅君与蓝启仁端坐上位,蓝曦臣作为兄长与见证人立于一侧。
堂内红烛高燃,虽无世俗的凤冠霞帔、锣鼓喧天,却自有一股庄严肃穆之气。
魏无羡与蓝忘机皆身着蓝氏最高规格的礼服,素白如雪,银线绣着精致的卷云纹,更衬得二人风姿清绝,宛如一对璧人。
他们并肩跪在蒲团之上,在长辈与兄长的见证下,焚香告天,歃血为盟,立下神魂契约:
“皇天在上,后土为证。弟子蓝忘机\/魏无羡,今日愿结为道侣,从此性命相托,荣辱与共,生死不离。若违此誓,天地共弃!”
清朗与低沉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回荡在寂静的寒室之中。
礼成。
蓝曦臣微笑着上前,将代表蓝氏道侣身份的、一对镌刻着彼此名字与云纹的同心玉佩,分别赠与二人。
魏无羡接过那温润的玉佩,紧紧攥在手心,抬头望向身旁的蓝忘机。
恰逢蓝忘机也正看向他,两人目光相触,无需言语,已胜千言万语。从此,山河岁月,红尘万丈,他们都将携手同行。
青蘅君看着台下这对历经坎坷终成眷属的佳偶,眼中满是欣慰。
蓝启仁虽依旧板着脸,但在两人行礼时,还是微微颔首,算是全了礼数。
仪式结束后,两人携手走出寒室。夕阳正好,将云深不知处的亭台楼阁染上一层温暖的金色。
魏无羡看着身侧之人被夕阳勾勒出的完美侧脸,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激与幸福。
他轻轻晃了晃两人交握的手,低声道:“蓝湛,遇见你,是我此生最大的幸运。”
蓝忘机停下脚步,转头看他,琉璃色的眸子里映着天边绚烂的晚霞,也映着魏无羡带着笑意的、无比认真的脸。
他微微倾身,在魏无羡光洁的额头上,印下了一个轻柔而郑重的吻。
“亦然。”
清风拂过,带来玉兰花的清香。
云深不知处静默地伫立在暮色中,见证了这一对少年道侣的誓言,也将继续守护他们未来漫长而幸福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