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华夏龙脉 > 第392章 风水新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昆仑山脚下的守脉人木屋透着暖光,炉子里的柴火噼啪作响,把窗外的寒气挡得严严实实。陆寻刚用共生纹探完附近的地脉,回到屋里就见秦小虎捧着本翻得卷边的《青乌秘录》,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嘴里还嘟囔:“这上面说‘山环水抱为吉宅’,可俺老家后山那片,明明是山环水抱,去年还不是被煞水淹了?”

王胖子正蹲在炉边烤红薯,闻言凑过去瞅了眼:“这老书说不定是骗人的!胖爷看啊,能挡住煞水的才是好地方,管它山环山不环!”

陆寻走过去拿起《青乌秘录》,指尖拂过泛黄的纸页 —— 这是之前从归墟谷石屋找到的孤本,里面记载的多是上古风水要义,侧重地脉走势、灵气聚散,却少见 “人与地脉互动” 的记载。他突然想起洞庭湖的经历:湖边百姓之前建房,为了方便硬是填了半片浅滩,断了水脉的 “呼吸口”,后来煞水才趁机淹村,直到重新疏通浅滩、按 “水脉流转” 调整房址,才算安稳。

“不是书错了,是少了层意思。” 陆寻坐在木桌旁,掏出纸笔,“《青乌秘录》讲的是‘地脉之吉’,却没说‘人护地脉,地脉才护人’。山环水抱是吉,但人要是毁了山水,吉地也能变凶地。”

林婉儿端着刚煮好的草药茶走过来,闻言点头:“之前在清溪镇,茶馆老板说他家祖上在河边建房,特意留了三尺宽的‘水脉道’,不砌墙不堆物,这么多年不管发多大的水,都淹不到他家 —— 这不就是‘人与水共生’吗?”

陆寻眼睛一亮,笔尖在纸上落下 “共生” 二字:“就是这个理!之前护玄牝门、归位三珠,说到底都是‘天地人共生’,风水也该是这个道。我想把《青乌秘录》的旧义,再加上这些年护脉的经历,写本新的风水书,让后世守脉人、百姓都知道,风水不是只看地脉,更要兼顾人和天地的平衡。”

王胖子啃着烤红薯,含糊不清地说:“行啊!寻哥你学问高,写出来肯定比老书管用!以后胖爷再跟人说风水,也能拽两句新词,比如‘胖爷的火能护地脉,地脉能养胖爷’!”

众人都笑了,秦小虎赶紧把《青乌秘录》摊开在桌上:“寻哥,俺帮你抄录旧义!之前爷爷教过俺认古字,秘录里的生僻字俺都认识!” 林婉儿也拿出听石符:“我帮你整理经历,洞庭湖、嵩山、玄牝门的事,我都记在符的虚影里,随时能调出来。”

接下来的几日,陆寻他们一边在木屋休整,一边完善书稿。每天清晨,他先去附近的地脉节点探察,用共生纹感受灵气流转,回来就结合《青乌秘录》里 “龙脉走向” 的记载,写下新解 —— 比如秘录说 “龙脉如脊,不可断”,陆寻补充:“断脉非独天灾,亦有人祸,修路架桥当用‘引脉符’导气,而非硬挖强填,如昆仑山修路,我们用符咒引灵气绕开路基,既不碍交通,又护了龙脉。”

晌午时分,众人围坐讨论,常为一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比如说到 “宅与山和谐”,王胖子说:“山里建房就得离崖远点,免得落石!” 陆寻却摇头:“不止,还要看山的‘气口’,去年在龙祖洞附近,有牧民在山的‘呼气口’建房,冬天冷得刺骨,后来挪到‘吸气口’旁,又用艾草编帘挡煞,不仅暖和,牛羊也少生病 —— 这就是宅顺山气,山护宅人。”

秦小虎突然想起件事:“寻哥,俺爷爷说过‘水忌直冲’,可俺们之前在黄河边帮百姓改水渠,故意让水流绕了个弯,不仅没冲坏田地,还把煞气引到了芦苇荡里,这是不是就是‘人导水势,水养人’?”

“对!” 陆寻立刻把这点记下来,“水为财,亦为煞,关键在人怎么待它。硬堵不如疏导,破坏不如守护,就像百姓在水渠边种柳树,树根固土,柳条挡煞,既护了水脉,又得了阴凉,这才是‘人与水共生’的真义。”

书稿越写越厚,陆寻把它命名为《共生风水经》,分 “地脉篇”“人居篇”“护脉篇” 三卷。地脉篇讲如何辨识地脉、护持灵气;人居篇说建房、种田如何顺地脉、合人气;护脉篇则记录了三珠归位、玄牝门之战的经验,教后世守脉人如何平衡地脉守护与百姓生计。

写完最后一页时,木屋外突然传来马蹄声 —— 是玄真道长派来的守脉人,带来了北方清煞隙的消息:“清风道长他们用《共生风水经》里的法子,在煞隙旁指导百姓种‘护脉草’,草吸煞气,地脉灵气也顺了,不少小煞隙都自己合了!”

陆寻接过传讯符,心里又暖又亮。他把《共生风水经》交给秦小虎,让他抄录几份,分送嵩山、曲阜、茅山的守脉人:“这书不是我一个人的,是所有护脉人的经验,要让后世的人都知道,风水的根本是‘共生’—— 人护天地,天地养人,这样九州地脉才能永远安稳。”

守脉人刚走,陆寻胸口的共生纹突然剧烈跳动 —— 不是之前的微弱凶气,是股浓得化不开的煞意,从昆仑山深处传来,还带着股熟悉的气息,像是之前玄牝门后那只煞爪的余孽,正在聚集煞气,想破坏附近的地脉节点!

“看来,那煞物等不及要动手了。” 陆寻把《共生风水经》收好,塞进背包,“书已经成了,接下来该解决咱们的老对手了!”

王胖子立刻站起来,离火珠的青焰烧得旺了:“早等着呢!胖爷的火早就憋坏了,这次定要把那煞物烧得连灰都不剩!” 林婉儿也掏出听石符,开始探察煞物的具体位置:“听石符感应到,它在昆仑山的‘煞风谷’,那里是地脉的薄弱点,它想在那儿炸开新的煞隙!”

众人收拾好东西,往煞风谷赶。路上,秦小虎捧着抄录好的《共生风水经》,小心翼翼地护在怀里:“寻哥,以后这书会不会变成老书,像《青乌秘录》那样,被后世的人翻得卷边?”

陆寻笑着点头,望向远处的雪山:“会的。但不管过多少年,‘共生’的道不会变。后世的人看着这本书,就知道咱们当年是怎么护地脉、怎么和百姓一起守着这片天地的 —— 这才是这本书真正的用处。”

寒风裹着雪沫子吹过来,却吹不散众人的士气。《共生风水经》的纸页在背包里轻轻作响,像是在为他们鼓劲。煞风谷的方向越来越近,那里的煞气也越来越浓,一场围绕地脉与共生之道的最终决战,即将在昆仑山的风雪中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