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口棺材是空的!”
“里面的东西要么跑了,要么…已经不在了!”
“最好不在了,否则接下来,咱们就麻烦了!”
几人一边交流,一边神识扩散出去。
尽可能将这里的一切动静,全都捕捉清楚。
徐长青用观灵镜对准空棺照射,能看到棺材上有几道残留刻痕,与之前两口棺材上的刻痕颇为相似:“看磨损程度,这口棺材至少存在上千年,里面的东西估计不在了。”
继续前行不过三里,众人陷入了一片“棺材海”。
水面上漂浮着大大小小的棺材。
有的完好无损。
有的残破不堪。
有的竖立。
有的横躺。
总之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头。
两岸岩壁更是夸张,无数棺材嵌入其中,层层叠叠,从水面一直延伸到岩壁顶端,如同蜂巢般密集。
尤其阴煞之气,已经浓郁到极致。
再结合阴河产生的太阴之力,冰晶不再是细小的白色颗粒,而是凝成拇指大的冰锥,不停砸在摆渡船和水面上。
“噼里啪啦”的声音不绝于耳。
净煞纹全力运转,幽蓝灵光形成一层厚厚的护盾,勉强抵御住阴煞的侵蚀,高品灵石的消耗速度陡然翻倍。
让大家惊讶的是,棺材上的灵符不再只有锁阴符和镇煞符。
不少棺材的棺盖或棺身两侧,贴着一种散发淡淡金光的灵符,符文比镇煞符、锁阴符更加繁复,整体螺旋状,与周围的阴煞之气、太阴之力形成强烈对冲。
徐长青瞳孔微缩:“这种灵符从未见过!”
它的气息比镇煞符更纯净,似乎专门用来镇压阴煞本源。
女土凑近观灵镜:“这似乎是比镇煞符更高级的镇元符,来源于上古时期的阵法师或寻龙宗师。
那时候,这类人走穴、探脉,总会受到地下阴煞之气侵蚀,因此创造出这种克制灵符。”
镇元符的数量不多,甚至相当稀有。
而且,已经失传了几千年。
当下只存在于传说中,外面基本见不到。
万万没想到,居然能在阴河中亲眼看见,真是不可思议。
而且,贴了镇元符的棺材也不一样。
有的是通体漆黑的玄铁棺。
有的是泛着玉光的墨玉棺。
还有不知名兽骨拼接而成的骨棺。
这些棺材上的镇元符光芒明亮,明显还在发挥作用,甚至让周围的阴煞之气都稀薄了许多。
祝融忍不住发问:“太阴居士的闭关处,怎么会有这么多棺材?
这些棺材里镇压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然而,谁都没有办法回答。
大家都一样,第一次来这里。
事实上,此地到底是不是太阴居士的闭关处,还得打个问号。
出于安全考虑,按理说这时应该操控摆渡船转身就走。
然而,徐长青终究迟疑了。
且不说,朔月之夜要等很久。
关键是,好不容易来到这里,如果一点收获都没有,那岂不是白来了,到时又要浪费时间、机会。
因此,徐长青死死盯着观灵镜,不断查看周围情况。
就这样,又往前了一段距离后,几人震惊发现,太阴之力与阴煞之气在浑厚地气的干预下,竟形成一种诡异的平衡。
甚至在半空中,凝聚成一道黑白交织的光柱。
由此可见,这里是地气、太阴之力、阴煞之气的交汇处。
……
……
黑白交织的光柱,如同阴阳分割的界标,将周围的阴煞之气与太阴之力牢牢锁定在平衡状态。
徐长青操控摆渡船靠近,观灵镜的探查范围虽然依旧受到限制,却足以看清光柱下方的景象。
那是一片相对平整的水域,可两侧的岩壁中,竟然矗立着数十尊形态狰狞的石像与铜像。
而且无一例外,要么受损,要么锈迹斑斑。
每一尊都高达三丈,浑身缠绕着拇指粗的锁链,锁链一端嵌入岩壁,另一端深深钉入石像、铜像的体内。
它们姿态各异,有的手持巨斧,怒目圆睁。
有的双手结印,神色肃穆。
还有的匍匐在地,像是在承受某种刑罚。
太白收起烟枪,神色震撼道:“这些是…用来镇物的?”
徐长青看到这些石像、铜像的第一反应,竟联想到了地脉渊主,也就是竹师兄的那位师弟。
对方每次出场,或者说但凡进入地渊中的土灵根修士,几乎都用投影的方式现身。
而且无一例外,身上都有锁链。
起初,还以为是法器之类的道具。
如今看来,更像是某种恐怖的“诅咒”。
难不成,这些石像、铜像们生前都是活生生的人!
想到这里,徐长青操控摆渡船靠近其中一尊石像。
借助观灵镜映照,能清晰看到石像裂缝中嵌着的灰色朽骨。
见此一幕,大家瞬间明白了。
这些石像、铜像是用来镇压棺材里的东西。
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目前犹未可知。
毕竟,他们几个到现在为止,一口棺材都没打开过。
女土伸手触摸石像表面,指尖传来冰冷的触感,还有微弱的阴煞波动:“它们在这里至少镇压了上千年,锁链都快被阴煞之气腐蚀殆尽了。
若不是有那道黑白光柱维持平衡,恐怕早就……”
虽然欲言又止,大家却知道什么意思。
这阴河中危机四伏,果然不是“人”来的地方。
祝融打量着另一座断臂石像,感慨道:“能用这么大阵仗镇压,棺材里的东西,当年肯定掀起过不小的风浪。”
穿过石像群,前方豁然开朗。
黑白光柱的源头,是一处嵌在岩壁中的洞府。
入口高五丈,宽三丈。
外面被一层幽蓝灵光笼罩,灵光与摆渡船的灵纹隐隐呼应。
这里没有阴煞之气,也没有漫天棺材,甚至空气清新,就连灵气都格外精纯。
对比起来,与刚才的棺材海判若两个世界。
徐长青眼中一亮:“想必,这就是太阴居士的闭关处!”
当即,他操控摆渡船穿过灵光屏障,稳稳停在码头。
而后大家抬眼看去,只见内部宽敞明亮,岩壁上嵌着一颗颗硕大的夜明珠。
地面铺着光滑的白玉砖,尽头石壁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字迹。
不出意外,应该又是太阴居士留下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