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酿秋实 > 第四百零二章 帝都陷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陷落】二字,无论何时都不算好字。

况且,今日前面还加了‘帝都’二字。

这四字凑在一起,一时令余幼嘉只有一种空白的茫然感。

只有茫然,没有震惊。

谁都知道朝廷终有一日会沦丧,可先前一点儿打仗的消息也没有,某个云淡风轻的午后骤然便已是直接‘陷落’,当真......

只能让人升起茫然之感。

若是没记错的话——

朝廷不是一直号称兵强马壮?

淮南王的玄甲军前些日子才回淮南?

这天下,还有谁能一下子攻破到帝都?

......

余幼嘉脑内思绪纷飞,可也只有一瞬,便让出了通往书房的路:

“进书房细报。”

小九立马颔首称是,而另一旁的树伯则仍如游梦中一般,被小九推了一把,这才回过神来。

他的神色也是一等一的不佳,甚至更差,只是余幼嘉先前只关注小九,所以没有细看。

事到如今,说什么都是废话。

余幼嘉领着人重返书房,一进屋,便见袁老先生仍是一副十分严肃的模样,对他面前的清癯青年言语道:

“《礼记·曲礼》有云,‘毋不敬,俨若思’。读书人,当心存敬畏,容貌庄重!老朽原先观你形貌,隽秀有余而刚毅不足,服饰精洁近乎奢靡,步履闲适失之凝重,十分缺乏威仪......甚类前朝狎玩之男宠!”

‘男宠’二字炸响,一时令一旁的小朱载面色狂变。

原先袁老先生几番呵斥于他,他的脸色也没有如此变化过,少年登时上前一步,却被清癯青年拦了下来。

清癯青年不急不躁,微微摇头,果然,下一瞬,袁老先生那张宛如寒铁一般肃穆的神色裂开一丝波纹,虽只是难以窥见的一丝,可声音却明显温和下来:

“可如今看来,人不可貌相!”

“你这后生能与老朽对答如流,一瞧便是平日里勤勤恳恳,不曾懈怠,原先老朽一见你便觉投缘,如今一看,果然老朽眼光不假,来日你定然不是池中之物!”

果然还是点出了寄奴的着装问题。

余幼嘉:“......”

她早隐约察觉到老先生说话挺有意思。

可骂就骂,夸就夸,怎么连夸奖人之前,都要抑扬顿挫一下呢?

余幼嘉无言以对,而在她身后两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到头来,还是余幼嘉上前两步,打断了袁老先生想拉寄奴继续考验经典的举动,气沉丹田,吐字道:

“老先生,先缓一缓吧......旧朝帝都沦陷了。”

果然,余幼嘉此言一出,整个书房霎时一片寂静。

袁老先生大骇,脚下一个踉跄,便扑到了书桌上,桌沿的长柄竹制镇纸被他所牵动,一下掉落在地上,发出一连串令人牙酸的脆响声。

或许,也是好听,只是没有人在意。

小朱载的反应与余幼嘉先前十分相似,只是在茫然中掺杂着更多不解。

而寄奴倒是面色平淡,像是一早料准有今日:

“坐下慢慢谈.......”

许是因为看出小九与树伯两人的欲言又止,如今神色与先前大相径庭的温厚青年竟道:

“袁老先生不是外人,直说就好。”

主子发话,小九便也心安不少,正要开口,众人便听他身旁一直沉默的树伯抢话道:

“起义军,是起义军大破四十万大军,攻入了帝都。”

他言语简练,浑然不知自己的言语给寂静的书房投下了多大的石子,激起了多大的水花。

连余幼嘉这样,消息明显落后于旁人的人,都知道起义军打入帝都这件事有多‘荒谬’。

明眼人虽能看出朝廷是强弩之末,可余幼嘉经由张三提醒,早就知道起义军内部也纷乱不堪。

起义军到底只是一群流民,流民!

他们原本没有甲胄,没有兵器,甚至连粮草辎重都得靠朝廷求和而来......

如今,竟能靠着朝廷给的东西,反倒大败盈余颇丰,拥有足足四十万大军的朝廷?

这哪里是张三说的没有志向?

这可太有志向了!

不但是有志向,而且还得用兵如神,强攻速攻,才能在各方势力都没反应过来时,势如长龙,直捣黄龙......吧?

余幼嘉脑中思绪纷飞,却听小九忍无可忍,接话道:

“你这话说的,倒像是起义军多英武似的,我来我来。”

树伯幽幽叹了一口气,面上仍没有血色,可那模样,明显是应承。

余幼嘉此时才发现,两人的面色不善,似乎不全是她原先所想的那种‘震惊’‘扼腕’,而是......夹杂着一丝‘嫌弃’‘厌恶’?

为什么会是这种神情?

余幼嘉一时不解,但很快,她清楚了答案。

因为,小九开口便是:

“丢人,真是丢人!”

“起义军这段日子以来一直靠袭扰朝廷,来换取些许辎重,朝廷也一直默许。这回本来谁也没有准备攻破帝都,只是按惯例时节入秋后,得屯些粮草猫冬,所以起义军们便又去找了朝廷......”

“按理来说,要么便一次打怕起义军,要么已然默许,便不能破了规矩,可谁知这次镇北王不知是犯了什么浑,非得扣下给起义军的辎重,当真亲自率兵出征.......”

好笑的事情来了。

若是当真真刀真枪的干上一场。

没准那些手里拿菜刀棍棒的流民起义军也会当真怕上一场,就此退散。

但,镇北王居然,率兵到阵前后,驻扎,封山。

然后在两军对垒的前线阵地上——

卖!樵!鬻!水!

这还不是对百姓,而是对自己家的士兵!!!

秋日虽不至于寒冷彻骨,但多数地方晚间已经甚凉,兵卒们想要用柴火打水,居然还得向主帅交银钱!

如此一来,士气岂不大溃?

别说是四十万大军,就算是朝廷有四百万大军,也经不住如此折磨!

战都还没打,带出去的兵卒们就逃了一半,另一半眼见伙伴逃跑,也没了什么抵抗的心思。

起义军原本也就是想着‘这回闹一闹,猫冬的粮草给的更多’.......

结果倒好,越打越深入,越打越深入,一路犹如无人之境,径直就攻到皇城脚下了!!!

皇城的守卫本也有不少,起义军到了皇城脚下,面面相觑,犹豫着想要撤离,可也不等他们反应,城里的天潢贵胄跑了!跑了!

这不跑不要紧,一跑,守卫也溃散了!

原先一手遮天的周朝,如今连皇帝都不知道去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