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天没亮代战骁就醒了,实在是太心急,他想着公主昨晚肯定睡不好,他早点过去跟公主说一说,公主就能睡安稳了。
洗漱完,也没吃饭,代战骁揣上昨晚写好的那几张纸就出门了。
老正君的房里,同样早早起来的老将军也知道代战骁出门了。
老正君对老将军说:“战骁为难也正常,等他回来,你再好好跟他说说。
公主毕竟是大山部落的公主,会想着自己的家国与百姓,这才是一国公主的所为。”
老将军叹道:“他昨晚从我这儿离开后又去找了安哥儿。
安哥儿与千岁再亲近,这玉米一事也不能随意开口,战骁这样不是让安哥儿跟着一道为难么。”
老正君却是笑笑,说:“战骁疼媳妇儿,作为长辈咱们应当欣慰。
若他明明看到公主在失落却当没看到,这才不是我代家男儿的担当。
而且,战骁也肯定不会让安哥儿去跟千岁提,他最多就是让安哥儿给他出出主意。”
老将军:“等战骁回来,我再问问他可有想通。”
行馆,这一晚睡得很不踏实的乌甀公主也早早起来了,睡不着就不勉强一直躺着了,不如起来耍耍刀。
洗漱完的乌甀公主正要去行馆后院耍刀,下人通禀说武威将军来了,乌甀公主抬脚就跑。
虽然已经是公主的“准驸马”,代战骁也没有直接就进行馆,而是让人通传。
看到跑出来的乌甀公主,代战骁露出阳光的笑容。
等到乌甀公主来到近前,代战骁说:“怎么也起这么早?”
见代战骁的心情似乎不错,乌甀公主也笑了:“你不也起得早吗,可用过早食了?”
“没有,起来我就过来了。”
“那一起。”
乌甀公主抓住代战骁的胳膊就往里走,代战骁乐呵呵地跟着她进去。
进了屋,乌甀公主让下人去提膳。代战骁也不是头一回来行馆了,当然是在两人的婚事定下后。
等到早饭提来,乌甀公主也没问代战骁昨晚回去后可有做“傻事”,而是先吃饭。
代战骁主动说:“乌甀,吃完饭我有事跟你谈,你泡壶茶,泡那个‘大红袍’。”
乌甀公主倒抽一口气,抬手就打了代战骁一下:“你昨晚回去后不会真的跟长辈提了吧!”
乌甀公主打得一点都不疼,代战骁呵呵笑:“先吃饭,吃饭。”
乌甀公主想说“不许吃”,又心疼代战骁饿肚子,最后还是又打了他一下。
两人很快吃完,乌甀公主去泡了代战骁指名要的“大红袍”。
说来也是可怜,作为邵云安的亲哥,代战骁手里却没有“大红袍”。
别问,问就是早就被边关的一众虎狼叔伯潜入他的军帐给偷走了。
乌甀公主手里的还是邵云安给她的,她一直没舍得喝,好不容易存下来的。
邵云安两年没制茶,这“大红袍”是当真喝一点少一点。
今年的“大红袍”也要年底才有了,毕竟对外邵云安和王石井都说国公府也没存货了。
不然宫里的某个早就喝完的人肯定会拿他们两夫夫是问。
喝了口茶,代战骁舒服地吐了口气,然后在乌甀公主的“怒瞪”下从怀里摸出那几张宝贝纸,递过去。
乌甀公主一脸狐疑地接过来,打开。
代战骁道:“我昨晚回去后找祖父了,此事我也确实做的鲁莽,后来我去找了云安。
跟云安谈完我是醍醐灌顶,果然我还是只适合打仗。
这上面写着的就是昨晚云安跟我说的,我怕忘记或记不全,回房后赶紧记下。”
代战骁写得有些乱,乌甀公主看了之后还是不大明白,代战骁就开始给她讲。
半上午的时候,代战骁带着乌甀公主来了将军府,将军府也习惯公主几乎每天都会过来。
昨天是将军府的厨子做的菜,今天邵云安要做几道大菜孝顺长辈,顺便给代战擎等孩子们解解馋。
邵云安出宫自然又是大包小包地进货归来,昨天“佛跳墙”的食材就泡上了,今天必须得有这道大菜。
代战骁带着公主回来后直接去见祖父,直到中午邵云安那边派人来催过去用饭,三人才从书房出来。
工部衙门,中午不能回家吃饭的蒋沫熙在自己的单独“办公室”办公。
衙门的官员大多一天两顿外加两顿点心,蒋沫熙的习惯是早中午三餐加上下午两顿间餐。
京中的官员早上很早就要来衙门点卯,蒋沫熙因为还年幼,被皇上特批可以比别的官员晚一个时辰上班。
但也要早上7点就得到衙门,着实辛苦,所以他晚上如果没什么事,很早就要上床睡觉了。
不过蒋沫熙这位工部侍郎经常不来,不来的原因是皇上有事派他办,具体办什么那就不能对外人道也了。
蒋沫熙还有一个“私务坊”坊主的身份,那边有事需要他过去的时候他就不来工部衙门了。
蒋沫熙喜欢去“私务坊”,因为那边上班没有严格的上下班打卡时间,比较自由。
工部的官员们也都体谅他毕竟还年幼。
加上他们也觉得蒋沫熙的身份挺神秘的,不然一个工部的官员怎么可能常常被皇上委派任务,工部尚书都没这份殊荣。
但不管怎么说,蒋沫熙这孩子确实是有几分能耐的,他来了工部之后,工部好几个技术难题都是他解决的。
所以蒋沫熙不来也就不来了,他不来也不会把属于他的活丢给别人去做,相反,蒋沫熙是工部衙门里办事效率最高的。
这不,蒋沫熙去了一趟永修县,原本工部要派去永修县的官员也不用再过去了。
那边码头扩建的图纸和工程标注,蒋沫熙做完了。
敕南府知府上折子说永修县码头扩建顺利,蒋侍郎已经把需要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
这巳时已过,和蒋沫熙在一个堂屋办差的几名官员以工部尚书为首都开始翘首以盼。
蒋沫熙在工部当值时从不吃“堂餐”,都是国公府给他送饭,有时候蒋内官也会派人来给他送。
若是送的餐食多了,蒋沫熙会分给大家一些,这就是几人最盼着的时候了。
昨日休沐,今日听说瑞郡郎出宫了,不知会否亲自下厨给蒋侍郎做菜,若能混上一口就更好不过了。
几个人正猜着呢,外头有人喊:“蒋侍郎,将军府来人,给您送餐食了。”
刚好肚子开始咕咕叫的蒋沫熙从“办公室”里出来,工部尚书比他先开口:“把人带进来吧,小心门槛啊。”
将军府来人,那肯定是瑞郡郎的手艺了!
在工部当差的大小官员都出来了,蒋沫熙看看那一个个的,原本面无表情的脸上更无表情了。
“咕咚”、“咕咚”,有人在咽口水。
不一会儿,将军府来给蒋沫熙送饭的人进来了,众人一看,哟嚯!有3个人!
再看那食盒!
6个!
有了有了!今天蒋侍郎的这顿饭他们绝对有份儿了!
工部尚书一个箭步越过蒋沫熙,笑脸相迎:“哎呀呀,今儿给熙哥儿送了这么多啊。”
蒋沫熙的视线转到了工部尚书这位伯伯的身上,上午还喊他“蒋侍郎”的。
前来的三人中,为首的一人笑着说:“今日郡郎在府中做了几道平日里不常做的菜肴,要小的顺便给几位大人也带来尝尝。”
“哎呀呀!瑞郡郎如此忙碌还想着下官,下官羞愧,羞愧。”
蒋沫熙更加面无表情:【既然羞愧那你伸手做什么。】
工部尚书、工部另一位侍郎、工部的员外郎……大家眉开眼笑地把两人手里的4个食盒接走了。
最后一人把属于蒋沫熙的两个沉甸甸的食盒提进了他的值房。
送了饭,为首的人又道:“诸位大人尝尝看,小的这就先回去了。”
“辛苦辛苦,还请代我等感谢郡郎和公爷的关心,下官羞愧羞愧。”
工部尚书不动声色地塞了个荷包到对方手里,那人笑着收下,行礼后就带着另外两人走了。
蒋沫熙:【既然羞愧,为什么每次你都最积极。】
听不见蒋沫熙心声的工部尚书十分慈爱地对他说:“熙哥儿,你快去用饭吧,你年纪小,可不能饿肚子。”
蒋沫熙略一颔首,行礼,回去吃饭了。
门刚关上,他就听到门外一片惊呼:“哇!真香!哎呀呀,咱们当真是有口福了!”
“这是‘佛跳墙’吧!难怪这么香!”
“快快快,来人,去‘餐堂’端一盆饭,不!两盆,两盆!快去快去!”
“李侍郎,你别先动筷啊!”
蒋沫熙走到桌前,打开两个食盒,先取出一份热腾腾的砂锅。
蒋沫熙的“办公室”里有一张小圆桌,那是他平时吃饭的地方,毕竟他的办公桌上很多纸张、资料什么的,吃饭不方便。
此刻,他这一张小圆桌摆满了,最中间的小砂锅里是满满的一锅佛跳墙,肉菜还有一小碟叉烧、两块香煎鱼饼。
素菜有凉拌腐皮黄瓜丝、凉拌西葫芦丝、爽口酸萝卜,不能只吃肉不吃菜。
还有两小碟点心,是给蒋沫熙下午茶用的,一碟红豆酥、一碟小麻花。
汤是冬瓜海带汤。
天热了,肉菜香,素菜淡,绝对的荤素搭配,清爽可口。
冰盆里的冰在慢慢融化,值房内十分的凉爽。
自从蒋沫熙来了工部上班后,工部的这间堂屋里冬天没缺过炭,天热之后也不缺冰。
所以蒋沫熙哪怕每天都迟到早退,工部尚书都会亲自为他遮掩。
外头闹哄哄的,蒋沫熙安静地吃他的饭,他的饭只有一碗,吃了佛跳墙和其他菜就足够了。
“刘大人,你这就过分了,满共就这么几个鲍鱼,你都吃第二个了!”
“赵大人,你鱿鱼卷也多夹了两个啊!你怎么不说?”
一个个成年人为了口吃的互不相让,专心吃饭的蒋沫熙:【幼稚。】
一碗饭吃完了,菜也吃的七七八八了,蒋沫熙饱了。
砂锅里还剩了个底,素菜也没吃完,叉烧和鱼饼吃完了。
蒋沫熙喝汤,有点喝不下了。
“叩叩叩”,有人敲门。
“熙哥儿,你吃完了吗?”
蒋沫熙还没出声,门被推开了,好几个人的脑袋探了进来。
还是工部尚书:“熙哥儿,喝汤呐?吃完了吗?我们也吃完了,叫人一起拿下去洗。”
“熙哥儿,你这砂锅里的不吃了?”
“熙哥儿,你这儿有酸萝卜啊。”
蒋沫熙:【我有不好的预感。】